所有的青春都是在为中年做准备

分类:励志文章来源:励志网阅读:959

所有的青春都是在为中年做准备

读到一则故事,一个8岁的华裔女孩出了本书,记者问她:“你长大了要做什么?”她说:“我为什么要等到长大才做什么?这是很奇怪的观念,你们大人都假设孩子没有长大之前就什么都不是,而我现在就是一个作家。”

记者的问题循规蹈矩,而女孩的回答却相当出奇。那么问题来了,理想的实现与人的年龄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必然的联系?

对于故事中的小女孩来说,她在小小年纪便可以与自己的理想实现无缝对接。从她的回答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她已经基本具备了成为一名作家所需要的思考能力。因此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她在8岁时已经用稍显稚嫩的文笔实现了理想。

这个小女孩的回答,让我想起了前些年,曾经红遍网络的一封辞职信:“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短短10个字能够打动那么多人,正是因为它背后流露出来的对美的渴望,以及一种说走就走的果敢与洒脱。很多人都有畅游天下的愿望,但出于种种原因,这些愿望被无限期地延迟,最终成为生命中的遗憾。他们害怕平静的生活会被内心突然袭来的自我扰乱步伐,害怕未知世界带来的阴霾,却最终留下无尽的遗憾。就像童玲在《浮生物语》中所说的那样:“伤口不管多深,总有痊愈的一天,但遗憾不一样,它总会跟随你直到生命的结束。”因此,如果你有理想,并且拥有能够实现它的能力,你就应该立刻去实现它,而不是慢慢筹划或是一再等待最佳的时机,最终让愿望变成遗憾。

但更多的时候,我们并不具备立刻实现理想的能力。就好比8岁的我们还在外婆家的后院里玩泥巴,18岁的我们也只能在一沓沓的模拟试卷中来一场埋头的独行。年少时,我们的理想还模模糊糊。在这种情况下,我支持吴晓波的一个观点:“所有的青春都是在为中年作准备。”年轻时,我们就需要多吃苦,需要在学校里没日没夜地学习,需要在职场里加班加点地工作……为的是在人到中年后能够有一个稳定的生活,有一定的时间、阅历和金钱去实现年少时的理想,或者来一场随性的旅行。清理充沛的青春就应该消耗在学习和打拼上,以达到席慕蓉在《无怨的青春》中所说的那种境界:“在蓦然回首的刹那,没有怨恨的青春才会了无遗憾,如山冈上那轮静静的满月。”

上帝给我们青春,就是让我们为了理想做坚实的铺垫,让我们为未来厚积薄发。理想最终能否实现,达成理想需要多少时间,归根到底还是受一个人的能力的制约。没有能力时努力奋斗,为了实现理想蓄积能量;一旦有了能力,理想也就水到渠成。所以,理想的实现与一个人的年龄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转载文章请注明原创出处。
阅读更多励志文章请访问沃励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