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想与反驳读后感

分类:读后感来源:励志网阅读:1867

猜想与反驳读后感(一)

猜想与反驳读后感

《猜想与反驳》是著名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的著作。书中提出了判断理论(命题)是否科学的标准是:可证伪性。该书集中体现了波普尔思想的精华,它吸收了西方多种文化的精华;颇具辩证法大师的谦逊风度;深刻地掌握了逻辑分析与各领域科学技术并运用于哲学思考;创新跃迁的科学态度与对人类的深情之爱完善结合。

该书的重要价值在于它向我们提示出中国学术改造的当务之急——辩证法本质的还原,此书用重笔刻画这个问题。波普尔真诚地发问,辩证法是什么?然后自问自答,是试探和纠正错误的方法。他猛烈抨击了黑格尔的神秘主义辩证法,批判黑格尔滥用“斗争”、“矛盾”之类的隐喻,批评其排斥了逻辑思维的不矛盾律。波普尔甚至主张不要再用黑格尔意义上的辩证法这个词,可以用“试错法”取而代之。另一方面波普尔高度赞扬了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以对话、提问、讨论、反驳把知识和真理推陈出新的原初意义上的辩证法。,苏格拉底概念辩证法实质就是要打破任何人对真理的惟一性独断,用提问和反例来打破偏见以达到净化灵魂,在某种意义上讲,一问一答即为哲学。波普尔实质是要求用猜想与反驳法来复兴古代柏拉图意义上的辩证法-要求辩证法的本质还原。

如果,缺失了怀疑和批判的规范,理论学术和整个社会就必然会假货横溢,万屋倾复。当代中国是市场经济的原始阶段,物质产品假冒伪劣甚多,精神产品的状况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承认中国理论学术中也存在假冒伪劣,就必须看到没有哪一个领域像哲学领域的情况这样严峻了。哲学本来就是自由思维的学术,没有确定的对象、性质和方法。在别的学术中混不来的人却都可以到哲学中钻哲学软约束的空子,现在有了一大批不读而博,不学而论,只埋头构造自己的一、二、三,不管别人看不看和怎么看的哲学家。

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弊端就是两汉以来废黜百家独尊儒术所形成的专言独断。任何对权威与传统的怀疑和批判都被看成是对专制政权最大威胁而加以取缔。新中国建立了马克思主义文化,但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在斯大林搞了“联共(布)党史四章二节”之后也进了专言独断的死胡同。假冒伪劣与专言独断构成了当代中国的两大学术灾害,使得东方文明的千古摇篮如今却成为当代世界哲学智慧舞台上的“黑洞”与“隐形人”。只有本质还原了的辩证法重新统治,重新成为人文学术的规范时,伪劣和独断才会被清扫出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以反驳和批判为本质的哲学辩证法是排除谬误的照妖镜,两者结合才能为中国学术消灾解难。

猜想与反驳读后感(二)

《猜想与反驳》围绕着知识通过猜想与反驳、不断清除错误而增长这一主题展开论述,广泛涉猎知识论、科学论、真理论以及自然科学史和社会科学史等领域。卡尔·波普尔(Karl·R·Popper,1902-1994)是当代西方最着名的科学哲学家和社会哲学家之一。他继承德国爱因斯坦的批判精神和康德的唯理主义思想,形成“批判理性主义哲学”,建立同逻辑实证主义相对的科学知识观,提出反归纳主义和证伪主义的知识理论。

波普尔的错误在于把科学中的革命和批判加以绝对化,把整个科学及其历史发展归结为这样的局部方面和环节。这样,科学发展中的规律性就不见了。沿着这条路,他在社会领域中必然走向历史唯心主义。所以,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攻击和所谓‘批判’,是根本错误的。波普尔早年一度信仰马克思主义,但他始终坚持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立场,在社会哲学上又把他在科学哲学的基本观点上的错误极端的加以发挥,终于走向了反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事实上,波普尔以后的现代西方科学哲学发展力图克服他的科学哲学的局限性和片面性。这样,他对马克思主义的诋毁和歪曲,也就不攻自破了。相反,马克思主义的光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再次显示出了不可战胜的理论力量。”

最近大体看了看波普尔的《猜想与反驳》这本书,可是我看了这本书之后感觉自己对哲学的看法改变了很多,有些东西是我以前就模模糊糊有过的念头,但却一直并不清晰,通过这本书觉得有些东西一下子清晰了许多。而有些观点则是以前所从未接触或很少接触的,通过这本书对这些方面又有了新的认识,而且以前对这些内容的了解却是知之甚少。虽然只用了很少的时间,也没有在细节上深入分析研究,但我通过这本书和我所查找的一些关于这本书的读后思考和关于波普尔的文献资料中,还是学到了很多东西:我在这里不仅了解了波普尔的对于科学哲学的思想,还对自己的哲学思想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和重新的定位;从这里我改变了对传统的看法,对我们一直所接触的和学习的主流科学与哲学有了另外的较为理性的思考;另外从这里我再一次深刻思考了关于理性和感性,其中有些观点我并不能完全明白。

猜想与反驳读后感(三)

波普尔认为:任何学术的探索,包括科学探索都是可错的。世界时开放的,而不是决定论的。因此我们应当不断地追求真理,但永远不能说我们拥有了真理。

1、批判理性主义的提出

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与逻辑实证主义是对立的,批判理性主义的提出是针对逻辑实证主义的经验主义科学哲学的,是对现代自然科学作出的唯理主义的反反应。它的证伪理论与西方古代哲学尤其是从古希腊开始的理性主义批判传统有着传承的关系。波普尔对于“科学知识是如何发现的”这一问题十分关注。波普尔认为极权主义是科学知识发现的最大障碍,对经验主义论者和唯理主义论者,尤其是培根和笛卡儿的思想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和深刻的批判。在波普尔的观点中,无论是古典经验主义还是古典理性主义,他们在获得科学知识的过程中都忽略了“人”这一主体因素。波普尔提出“在探索真理时,从批判我们所钟爱的信念开始,这可能是我们的最佳方案。”

波普尔的理论更为注重批判的作用,他将理性定位在批判本身,并提出了批判理性观。他将理性主义分为了两种,一种是批判理性主义,一种是非批判理性主义,并认为“任何不能在论据上也不能在经验上得到支持的假设都将被抛弃”。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观点更加关注“人”的作用。波普尔说:“理性主义传统、批判讨论的传统,理所当然代表了扩展我们的知识——猜想或假设的唯一可行的途径”,“在我们认识世界的尝试中,只有一种理性要素:就是对我们的理论进行批判性审查。

2、猜想——反驳法

波普尔认为所有科学的理论原则上都应该是可以被反驳和否证的,因为世界的发展是无止境的,而人获取知识的能力却是有限的,因此科学理论最终是不能被证实而只能被证伪或进行否证的。

在这本《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一书中,波普尔分了两部分对它的证伪理论观点进行了解释,即猜想和反驳。在猜想部分,波普尔提出了他对归纳分析法和观察证实法的驳斥,波普尔提出“科学理论是真正的猜测,他们不可能被证实但是可以被批判。”

在波普尔看来对科学理论,我们只能进行猜想,并在一些情况下证明他是正确的,但我们没有能力把所有的情况都证明出来,因此,归纳法是不成立的。正如引言中提到的,在澳大利亚被发现之前,欧洲人根据看到的所有情况,认为:所有的天鹅都是白色的。这一命题在当时的情况和当时人们的认知范围内是正确的,也就是观察归纳法的应用。人们从无数次的观察中得到了这一命题,并且在当时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他是错误的。但根据波普尔的观点,依据我们所观察到的,人们只能证明世界上所有的天鹅中,有限的部分是白色的,而不能证明全部,因为这是无法实际进行操作的。这同时也是波普尔提出的反驳的依据。波普尔认为对于科学命题的提出,我们要进行大胆的猜想,但是他的真实性,需要的不是证实而是证伪,也就是对这些猜想进行反驳。

在反驳这一部分,波普尔认为对于科学命题的验证,应该通过证伪来批判。回到上面所提到的有关“所有的天鹅都是白色的”这一命题。随着人们对这个世界不断地探索,澳大利亚被发现后,人们的知识面扩展了,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加深了,也发现了非白色的天鹅,这时“所有的天鹅都是白色的”这个曾经的真命题就自然成为了假命题。正是黑天鹅的发现反驳了这一命题,打破了人们一直以来对天鹅的认识。黑天鹅的存在就是对这一命题最有力的反驳。

因此通过观察的归纳法是无法符合逻辑的来证明命题的正确性的。一种特殊情况的出现,就能够将观察法和归纳法得出的真命题的结论推翻了。这也就是波特尔所说的证伪。

3、证伪主义的应用

波普尔的证伪理论的出现对人类科学的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积极的作用。哥白尼基于对“地心说”的怀疑,创立了“日心说”;达尔文对“物种不变论”的怀疑而创立了“生物进化论”。

人们通过理论的批判,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和进步。(www.wolizhi.com)波普尔的证伪理论告诉我们要敢于合理的质疑,不主观臆断,在理性批判的过程中,客观而严谨的进行验证。

边城读后感700字 关于廉洁的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200字

转载文章请注明原创出处。
阅读更多读后感请访问沃励志网

随机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