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冷哼,怒目圆睁,气势凛然的驳回了他的请求:“饶过她们?她们是无辜的,那河南的百姓们就不无辜吗?他们就该死吗?” 他眼中的怒火仿佛要化成实质一般,“朕饶过你的家人,谁又饶过那些枉死的百姓们?!!!你本有机会挽救此事,挽救许多百姓,可是你却置之不理,致使失态严重到如此地步,是你!连累了你的家人!!!” 骂完,康熙立即甩手转头:“梁九功,拟旨!河道总督安佳塞格,玩忽职守,欺上瞒下,致使数十万百姓流离失所,此罪已查实无误,朕痛之入骨……….今赐斩刑,其家属全部流放宁古塔,此生不得返京!” 在他怒火滔天的处置了河道总督的时候,众人噤若寒蝉,不敢有一人出声,生怕给牵连自己,这可是要命的ʝƨɢ事。 等处置完了河道总督,康熙的怒意才稍稍缓解,但周身仍然遍布着低气压,压的众人喘不过气来。 康熙充满冷厉的眼神扫视着官员们,他知道,此事不全是河道总督的过错,还有许多官员都牵连其中,但是眼下最重要的不是处置官员,而是如何挽救河南的百姓们。 他站在上首,让梁九功将密折里记载的调查情况念给所有人听,在念完之后,缓缓出声。 “对于此事,诸位爱卿有何见解?” 了解到了详细的情况,众人心中纷纷有了底,听见康熙的问话,大家都在思索该如何来回答,这个可不是小事,而是一个烫手的山芋,若是说错了话招来责骂如何是好。 见众人面面相觑,却没有一个人出来说话,康熙刚刚缓和的怒火又要涌上来时,大阿哥直郡王先站了出来。 他拱手大声的回答:“皇阿玛,依儿臣看,那河堤年年修补,怎么会一下就垮掉,其中必有缘由,应当彻查!” 大阿哥的话让康熙怒火稍解,但他并未同意,而是皱眉挥了挥袖,让他退下,明显对这个答案不满意。 太子不甘落后,站了出来:“回皇阿玛,儿臣倒觉得,眼下应当尽快派人前往河南救治百姓,重新修筑堤坝,至于那些官员,等此事解决之后再做处置。” 听到这话,康熙终于满意的点头,大阿哥见状不甘心的握紧双拳,又来了,每次都是这样,皇阿玛永远只看的见太子! 众人察觉康熙心情好转,明白太子的回答才是他想要的,于是开始顺着这条思路拓展回答。 经过众人一番探讨,终于确定的解决的方案,只是,这去河南救灾的人选,却迟迟未定。 康熙环首四顾,“哪位爱卿愿意前往?” 太子和大阿哥纷纷出列,应槐和十三阿哥几个也上前,身后一些官员也纷纷请愿前往,见此情景,康熙欣慰了几分,起码他的儿子们没有让他失望,而且,不是所有官员都是庸碌之辈。 最终,康熙定了四阿哥应槐和五阿哥胤祺主持此次救灾全部安排,八阿哥胤禩和十三阿哥辅佐,其余数名官员陪同一起前往,在定好人选后,康熙思索了一下,又郑重的补了一句:“此行沿途中若有违抗皇命,阻拦救灾的官员,可一并就地处置!” 众人被康熙眼中凌厉的杀意吓得纷纷低下头,打了个寒颤。 第49章 捐助 回到府中,应槐有些疲惫的揉了揉眉心,德音发现后,亲自端了杯茶走到他跟前,应槐连忙伸手接过茶盏,口中忍不住斥责:“这些小事让下人来就是了,你何必劳累。” 虽是斥责,语气却十分轻柔。 德音无奈的笑了笑:“不过是端杯茶而已,爷太过紧张了些。” 见应槐喉头动了下又要开始念叨,她连忙抢在应槐开口之前问道:“爷今天怎么了,怎么一回来就闷闷不乐的?” 德音话成功的转移了应槐注意力,他的脸色又不好看起来,叹着气将事情告诉了德音,在他心里德音和其他女人是不一样的,见解见识非一般后宅女子可比,若是其他女人问这些事情肯定会被他呵斥的。 “什么?这么大的事,怎么一丝风声都未曾听闻?”听到河南洪灾,德音惊讶的叫出声。 她的话也正是应槐心中的疑惑,没错,这么大的事,不可能这么久才被皇阿玛发现,皇阿玛的手段自然是自己远不能比的,能在他老人家眼皮子底下瞒了这么久,绝对不是一个河道总督可以办到的,肯定有许多官员层层掩盖,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自己这一行,可就不会那么顺利了……… 想到这,他又愧疚的看着德音,这一去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不仅要救灾,还要帮助当地百姓重建,也不知道能不能赶在小儿出生前回来……. 看出他眼中的内疚,德音微微一笑,拉着他的手按到肚子上,“爷,救灾要紧,河南的百姓等不了,你安心的去吧,我会照顾好自己的,你若是实在不放心的话,不如让我额娘来陪我吧。” 应槐心中熨帖,暖意融融,他确实放心不下,德音的提议是个不错的法子,就点头同意了。 德音又正了脸色,语气关切:“百姓们正在受难,我也帮不上什么忙,不如捐些银子和药材,用以百姓们的救治,和后期的房屋重建,爷觉得如何?” 应槐只觉得喉咙处酸涩不已,心里满是感动和翻涌的情意,他将德音温柔的拥进怀里,慰叹:“有妻如此,夫复何求啊!” 应槐十分赞同德音的建议,德音想了想,并未自己出头,而是进宫求见了太子妃,听了她的想法,想请太子妃向太后禀报此事,由太后牵头出面,这样结果会更好。 太子妃赞叹不已,也惊喜的表示自己正有此意,见太子妃十分愿意,德音松了一口气,本想就此告退,让太子妃去找太后,结果太子妃却笑着拦住了她,邀请她一起前往慈宁宫,德音愣了一下,无法拒绝,就跟在太子妃身后一起前往慈宁宫。 她们来的正好,太后刚好午憩起来,,两人恭敬的行礼问安,太后慈和的叫起。 太子妃缓缓上前正色道:“孙媳打扰皇玛麽休息,还请皇玛麽恕罪,孙媳听闻河南一带发了洪灾,心下担忧,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正巧,四弟的侧福晋石佳妹妹来找孙媳,想要捐些银钱和药材过去,孙媳也正有此意,不过,光靠我们二人的能力,也不过是杯水车薪,所以,”说到这,太子妃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想请皇玛麽出面,牵头此事。” 太后明白她的意思,她是太后,由她出面,有足够的声望,众人才会纷纷跟从,这样捐的东西才会多,才能真正达到帮助河南百姓的结果。 这件事对太后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的事,她并不缺钱,康熙对她很孝顺,她平日里除了打赏宫人,就基本没有用的上银钱的地方,更何况,她也听闻康熙最近因为河南洪灾的事情有些焦头烂额的,她牵头做了这事也是在帮助康熙,而且她只用出个名头,后面的事就由太子妃一手处理,对太后来说,这件事只有好处,没有害处。 于是没多想,太后就笑着同意了,有了太后的同意,这件事就成了一半,剩下的就是太子妃的事了。 德音回到府中,让惜秋先清点药材,等过两日太后捐了之后,就把这些药材和银两送到毓庆宫。 惜秋应是,连忙转身下去清点。 没过两日,太后就拿出五万两银子,说是要捐给河南受灾的百姓们,康熙对太后的举动十分感动,送了许多东西给慈宁宫,并在朝会时对太后此举大为赞叹,底下官员们心里一转,顿时有了主意,不过是些银两和药材,他们多的是,能用这些东西换来皇上的赏识和赞叹,那可是比只赚不赔的买卖。 随着京中流传太后的仁义之举,各位宗室福晋,达官贵人纷纷慷慨解囊,出银两的出银两,出药材的出药材,全部捐往河南用以救灾,而康熙也不负众望,对捐赠的人称赞不已,叹众人为国之栋梁,有义之士,收到赞美的众人心中美滋滋的,对那些捐出去的东西更加不心疼了。 —— 河南的交界处,应槐脸色冷厉的拔出长剑,一脚将面前的满脸不可置信的尸体踹开,肥硕的身体倒在地上,扬起一片灰尘,站在他身边的胤祥脸上挂着同样的表情,手上握着的剑也染上了猩红的颜色。 这已经不是他们解决的第一批试图阻拦他们前行的官员了,一路走来,不知遇见了多少官员,发现了多少贪赃枉法的勾当,几人心中的愤怒难以言表,这么多人试图掩盖真相,可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