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各的活法的读后感大全

分类:经典文章来源:励志网阅读:2134

各有各的活法的读后感大全

《各有各的活法》是一本由冯骥才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26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各有各的活法》读后感(一):冯骥才好词好句看这本就够了!

“生命的定义就是拥有明天。生活就是创造每一天。我相信真正的冰冷在世上,真正的温暖在人间。” 冯骥才先生的《俗世奇人》被孩子的老师指定为必读课外书目是有道理的。作为我国当代作家和文化学者,他的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最重要的一点是无论写什么,在他优美隽永的文字底层,都藏着深刻耐人寻味的哲思。 这本《各有各的活法》集纳了冯骥才亲选自1981年至今的小说、散文、随笔代表作32篇。刻画了清末至今各个时期的不同人物,展示了普通人迥异的生活状态,也传达出了作者对生活的种种思考。

通读收录的11篇小说,就让人对这本书的书名有了形象的认知。无论是什么年代,什么职业,什么阶层的人,大体都有着“世人看不懂,而我自乐在其中”的活法。 是祸是福,那是他人的目光;是悲是喜,则是自己的心思。 别人眼里压制丈夫的强势老婆,不过是将爱与保护化为己任的女汉子;萍水相逢的住客在大地震中失去了至亲至爱,可总有人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打搅受伤的心;无儿无女的老夫老妻,吵吵闹闹一辈子,却总会在某时某刻想起当年那些彼此珍爱的碎片…… 作者的笔触不局限于过往历史,更是着眼于现代与未来。《末日夏娃》即是参照马克·吐温的《夏娃日记》,借由夏娃穿越到人类消亡之际的故事,反思人类社会“进化即退化”、破坏自然,毁灭自己的生存现状。 而读冯骥才先生的散文,就更是一种美的享受和文化的熏陶了。一年四季自然景致,在他的笔下,几乎字字生花,句句美文。让我迫不及待地想要递给孩子好好学习了。 冯骥才本身就是一名画家艺术家,书中对各类艺术家,诸如雕塑家罗丹、画家梵高、诗人阿赫马托娃等,生平的追忆和作品的赏析,都有着独到而深刻的见地,非常值得一品。 摘录: 活人的悲剧比舞台上的悲剧,更能满足一个人的好奇心。 人的力量还是要在自己的身上寻找。别人给你的力量不能持久,从自己身上找到的力量,再贯注到自己身上,才会受用终身。 我们真无知啊,我们的科学一直把永生的目标对准肉体,忘记了最终的问题是精神! 生命最美好的感觉,是感觉生命。 天空是永远宁静的湖水,湖水是永难平静的天空。

《各有各的活法》读后感(二):人间的苦乐唯有自知

世上的美事浮在表面,谁都能看见;人间的苦楚全藏在心里,唯有自知。 这本《各有各的活法》是来自冯骥才的短篇小说、散文和随笔选集,他在这32篇短文中书写着形形色色人物的生活,这其中有温情有凄凉,有狡诈勾心有义气真情;有三六九等人各种各样的生计,也有老夫老妻吵闹的日常;有写动物的性情,也有描绘四季的景象变换……在这些文字里,冯骥才常常以境写人,通过对风土人情、生活环境、地域场景和人物、动作、表情等细节的描写,衬托人物心理的变化,从中表现人情和人性,挖掘了包罗万象的社会内在,也表达了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对美的追求。

冯骥才出生于天津市,是我国当代作家、画家,文中他用带有津味且接地气的语言,写出人人间浓浓的生活气息和不同时代背景之下的世间百态。他在文章中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来表现人性的变化,这些描写在作品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看似在漫不经心的甚至有些琐碎的描写,但其实都是有着他别具匠心的安排。他写的是不同的生活、不同的风景事物,让我们感受的却是一种人生领悟。

在《陌客》一篇当中,冯骥才写的是出差在外与人同住时的情形。在与来自唐山的陌生同屋伙伴的对话中,和东北小伙的好奇而直接的问话方式不同,文中主角作为同是一名大地震的亲历者,学会了对共同患难的人所表示的一种含蓄的关切。而陌生的唐山人的表现更是令人印象深刻,他从一开始的保持出奇的沉静和镇定,到感慨万千的真情流露,再到神情逐渐复归平静、镇定自若,最后到整夜不眠地坐着抽烟。目睹了这一幕,主人公也对自己不负责任地区揭开别人心中好不容易封闭起来的隐痛,而感到懊悔和内疚。通过这些细节描写,冯骥才不仅刻画了生动形象的人物,衬托出复杂的人物心理,同时还对人生苦难和人性变化做了深刻的阐释。

这三十余篇短文描写的是不同年代不同人物的故事,有着独特的时代气息和时代感情,对景观、感受和人性的内涵进行了细致的描绘,我们能从中了解到许多有趣的民间俗语和典故,也能产生对传统民族文化和人性的反思。

最能打动我们内心的故事和场景往往来自于我们平凡世界当中的平凡角色,它很容易让我们产生同理心。这些文章写的是人们普普通通、早已看惯了的世界。我们常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在冯骥才看来,能够把一切人生的苦楚都化为一种美的只有艺术。写作人有着过于敏感的内心,写作人的心经总是百感交集的,一个人的心里往往积攒着庞杂无穷的人生感受,而我们在自己和他人的际遇、在大自然的风景的领略当中,又往往能获得许多深刻的人生启示,在他的文字当中,我们能找到许多人生共鸣。

每篇文章虽短,回味却是悠长。

《各有各的活法》读后感(三):薄薄一本书,便值一生翻阅。

冯骥才这名字,听起来耳熟,但要你去想,你肯定忘了在哪听过了。比如某个朋友看到我在看这书:“冯骥才?这不是那个谁吗?你等会儿!别说!我能想起来!他的书我看过!”等了一会儿,也没想起来,一说《俗世奇人》,对方立马就反应过来了。所谓作品名气比作者大,莫过于此。

平心而论,冯骥才其实非常有名,很难得的作家,那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我这位朋友并不怎么看小说,而俗世奇人这种作为课文的作品,已经属于出圈之作了,哪怕不看小说的人,也都会读过其中的一两篇,更不用说因为兴趣而去找全本来看的了。

与《俗世奇人》一样,这本《各有各的活法》也是短篇集,却不是单纯的短篇小说集,其中包含了小说十一篇、散文十四篇以及随笔七篇。数量很多,但其实书并不算厚,仅仅两百六十多页,比之一般的小说还要薄一些。书薄,内容却不薄,每一篇短小的文章都蕴含满满的故事以及作者注入于故事中的感情。

小说中,开头几篇,便有了《俗世奇人》那股熟悉的味道,以天津卫的市井生活为主题,以某个人为主角,重点刻画他的故事。隐隐中,作者借不同的故事,调动读者的情绪,感伤时,却又不太伤,欢乐时,却又不太乐。第一篇《抬头老婆低头汉》,讲的是一堆与寻常夫妻不一样的夫妇,最后以悲剧落幕,见者伤心。而情绪将至极悲时,《酒婆》故事又收了回来,虽同样是悲剧收尾,却让读者有些哭笑不得,此时伤心的情绪早已消散大半。后面笔锋一转,《小杨月楼义结李金鏊》写出了“义”的热血,再用《黑头》将“义”再往上推,道出“义”的悲壮!既有“义”,便有“恶”,《黄金指》只是小恶,个人之恶。黄金指虽指的是主角,却是个反面角色,能力一般。心胸狭隘,手段尽是下三滥。有小恶,便有大恶,《龙袍郑》中受到皇帝褒奖并赐予龙袍的郑老头,因被人嫉妒污蔑,最后惨遭迫害,落得悲剧收场,而这就是人性之恶,世间大恶。随后讲起情,世间的情,有《炮打双打》的爱情,有《老夫老妻》的温情,也有《楼顶上的歌手》这般纯粹的知音之情。巧妙的是,文风也一再转变,从天津卫的市井生活,转到大众生活,又转到歌手那种纯文学的风格。

《末日夏娃》,则令我对冯骥才的印象大幅度转变。这是一篇科幻小说,续写马克吐温笔下的《夏娃日记》。讲的是夏娃沉睡许多年后醒来,发现人类的外表已经变化到她认不出来,科技发达到能够改写、复制自然,人类达到永生,却在精神扛不住而自杀。这是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虽然篇幅不长,但作者想表达的东西非常多,很完美地融入到故事之中,既警醒世人要对自然环境重视保护,也对人类的生命与思想进行哲学方面的思考,发人深思。

在散文中,我印象深刻,唯有往事如烟。本以为是讲往事的散文,没想到是讲抽烟的。抽烟有什么好的?为什么总喜欢抽烟?你不理解,我也不理解,且看看冯骥才是怎么说的——

“烟瘾来自烟的魅力。我看烟的魅力,就是在你把一支雪白和崭新的烟卷从烟盒抽出来,性感地夹在唇间,点上,然后深深地将雾化了的带着刺激性香味的烟丝吸入身体而略感精神一爽的那一刻。即抽第一口烟的那一刻。随后,便是这吸烟动作的不断重复。而烟的魅力在这不断重复的吸烟中消失。

其实,世界上大部分事物的魅力,都在这最初接触的那一刻。”

许多人只知道抽烟爽,只懂得点上一根烟,深深吸一口,然后销魂地呻吟一声,体验着烟雾自口腔往肺部前进、然后再从口鼻之处离开的快感,却无法如冯骥才这般,将抽烟这件事的愉悦本质写得如此清楚,让人看了之后仿佛也跟着他抽了一口。

除此之外,借着烟,作者也讲述了自己那段艰难的岁月,烟是如何陪伴他的,也从抽烟这一主题,讲了当年的一些趣事。

其余的散文,大多比较偏于文学性,我看不懂,便不讲了。

此书之随笔,便是其精髓所在。每一篇随笔,都带着作者的感悟,比如“低调”、“内心的小人”、“思想与行动”等等,冯骥才总能找到一个切入点,讲内心的感悟尽数道出,让人受益匪浅。更为难得的是,他还敢于“批评”鲁迅先生,点评鲁迅之“过”。

简单的说,这一本书,便值得一生翻阅。

《各有各的活法》读后感(四):《各有各的活法》:天空是永远宁静的湖水,湖水是永难平静的天空

新年假期读了冯骥才先生的作品集《各有各的活法》,本书收录了冯骥才先生亲选的32篇代表作,包括有1981年至今创作的小说、散文、随笔,是冯骥才先生对自己文学创作生涯的阶段性回顾。

冯骥才先生的作品极具生活气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接地气。这是因为,冯骥才先生作品中的主人公多是一些生活中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他们就如同我们的亲朋友邻,我们能够在他们的言行举止间感受到熟悉与亲切。家里珍藏的《俗世奇人》,我时不常就会拿起来翻看翻看,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

《各有各的活法》收录的小说中有几篇曾在《俗世奇人》中读过,比如《小杨月楼义结李金鏊》、比如《龙袍郑》。

《抬头老婆低头汉》一篇让我想起了早些年读过的《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这两个故事中的夫妻都不是大众眼中寻常夫妻的样子,人们会好奇他们夫妻间的相处模式,也会产生许多想当然的猜想,正是这样的猜想将原本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了。

“这世上的事说复杂就复杂,说简单就简单。”是写在《抬头老婆低头汉》开篇的一句话,冯骥才先生以此引出“阴阳”,引出老闷儿和于姐这对不同寻常的夫妻。老闷儿和于姐这一对夫妻的性格仿佛被调换了,女强男弱的相处模式很不被旁人看好,尤其是在老闷儿与曹胖子合伙开店之后。

看到于姐与曹胖子一起张罗,将饭店经营得红红火火,人们开始猜测于姐同曹胖子的关系,也在暗地里嘲讽老闷儿。因为大家看到曹胖子轻视老闷儿,甚至动手打老闷儿,也看到曹胖子和于姐坐在一起吃吃喝喝说说笑笑。然而令大家没想到的是,于姐终于得知老闷儿被打后,冲进店里将曹胖子暴打了一顿,并一度中止了与曹胖子的合作。

这就是老闷儿和于姐的爱情。他们一直生活在自己的频率之中,周围人异样的眼光他们看到了,周围人的议论声他们也听到了,他们只是放任自流,不作任何解释、证明,当然也不必做任何解释、证明。

冯骥才先生在小说创作中极富画面感的人物形象勾画描写,对塑造人物性格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散文篇中,冯骥才先生将同样的手法运用到了自然之中,我个人比较喜欢的《逼来的春天》一篇,就是如此。

读冯骥才先生的散文,有一种美文金句信手拈来的畅快感,比如“春天最先是闻到的”美妙绝伦,“它日日夜夜散发着一种气息……这是生命本身的气息”活力四射,“春天不是由远方来到眼前……它是从生命深处爆发出来的”激情澎湃。在春天到来之际,读一读《逼来的春天》格外美好。

最后来聊一聊随笔《摸书》。这篇文章极短,但我反复阅读仍不舍得翻动书页,极是喜爱。这是两位爱书人之间的对话,是冯骥才先生与嗜书如命的老妇人莫拉之间的对话,也是读书人与书之间的对话。

爱书人,读书时心情愉悦,不读书时心情同样愉悦,恰如文中所说的那样“打开来读是种享受,放在手中不轻易去打开也是一种享受”。读书人爱书不止于读书,还在于摸书、藏书、感受书——人与书的境界是超越读。

--END--

转载文章请注明原创出处。
阅读更多经典文章请访问沃励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