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够的中国史》是一本由国家人文历史著作,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80元,页数:33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看不够的中国史》读后感(一):历史上的这些事情你未必知道 你知道在古代,为什么发生战争后,粮食的需求会大量的增加? 你知道古代其实也有“宅急送”吗? 你知道汉末三国里的谁最有经济头脑吗? 你知道历史上的“半仙”刘伯温那么神,为什么到最后他的结局很惨? 你知道为何北宋要设置4个京城吗? 这些都将在作者《看不够的中国史》中告诉我们,这本书是将《国家人文历史》公众号的内容里集结了一些精华,我们将从不一样的角度再看历史。 1.古代的宅急送 在古代时,人们就用自己的智慧建立起了一套邮驿系统,让古代的各种重要信息在中国大地上传递。 在西周时,周幽王为了博宠妃褒姒一笑,不惜点燃烽火欺骗各地诸侯来救,以至于后来真有外敌入侵之时,反而无人出兵,导致亡国。这个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一件事了。 抛开其中的各种教训意义不谈,从中我们可以发现,至少在西周的时候,在军事上用烽火传讯示警的制度已经确立了起来。 在边境的道路上,每隔一段距离就筑有烽火台。烽火台上驻扎戍卒,一遇紧急情况立即点燃烽火,然后一座座烽火台传递下去。这种信息传递方式一直延续到后世,还演化出了许多规定,比如白天举烟、晚上举火;500人以下一道烽火,500人以上两道烽火等等。不过,这种方式仅适合传递紧急警报,无法传达具体消息内容。所以,更加可靠的官方邮驿制度,也在这个时候应运而生了。 2.古代发生战争,为何粮草也会增加?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战争,本质上拼的还是经济实力。而在古代,这个经济实力就是谁的粮食多。当战争发生后,粮食的需求量就会骤增。 那为何战争后,粮草也会增加? 古代战争时,不只是士兵将领要消耗粮草,马匹也需要。 据统计,在汉朝,五万大军每天消耗的粮食多达6000石,换算成现代计量单位,就是162吨,再算上后勤补给队伍、马匹牲畜、工匠辅兵,每日花费算成五铢钱,大概在200万钱左右,每月要花6000万钱。 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详细讲述了中国古代的粮食运输情况,按照他的计算,一个运粮人可以携带6斗米、再加上一个士兵携带自己5天的口粮,一个运粮人供应一个士兵的话,可以走18天。当然,这18天只是去的路程,算来回只能走9天。如果安排两个运粮人,一共可以走26天,单程只能走13天;如果安排三个运粮人,可以走31天,单程就是16天。 当然,可能不只是要16天。通常是;如果要调动十万大军,就至少要准备30万名民夫来运输粮食。如果是调动20万大军呢?那就需要准备60万民夫运粮,合起来就是80万人要吃饭。如果是调动30万大军呢?就需要准备90万民夫运粮,合起来是120万人要吃饭。 要想赢得战争,有一个简单粗暴的方法就是毁掉对方的粮食供应。《孙子兵法》中就写道,有智慧的将领一定是千方百计地去得到敌人的粮草,吃敌人1斤粮食,相当于省了自己20斤粮食。 实践这个理论的杰出代表,就是三国时期的曹操。官渡之战中,袁绍的实力远比曹操强大。但曹操通过派遣小股部队,夜袭袁绍的粮食据点乌巢,一把火烧掉了袁绍的粮食储备,使得袁军阵脚大乱,不战而溃。 而在现代,有了机械化的设备,便节省了很多粮草。 3.结语 本书从独特的角度和诙谐的语言,让我们再次认识了历史。 《看不够的中国史》读后感(二):皇家书库经典,以历史为坐标的历史精典 皇家书库经典,以历史为坐标的历史精典 历史与文化素来是延续与传承的关系,我们看华夏文明数千年,看的其实是文化的历史传承,在世界文明古国中,中国历史的延续是绝无仅有的、从封建时代走过来的历史风烟,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步履缓缓地延续前人道路继续走,还是继往开来,飞速前进的大时代,即使是雄才伟略如唐宋总祖,都是在时代的变迁中懂得顺势而动,顺应民意的人,几乎没有一个时代与文化可以脱节。而《国家人文历史》栏目编辑的这本《看不够的中国史》也正是抓住了这个角度,从历史逻辑上看,分“制度篇”,谈“审时顺势,以变应变”,“经济篇”,说“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战略篇”,讲“内强外柔,才能进退自如”等,历史纵横是其最大的特色,而这些改变背后的逻辑与演变规律的梳理,才正让人赞赏。 严谨的史学著作当然是应该严谨的,但是严谨的史学著作又往往让人感觉枯燥单调。《看不够的中国史》则独辟蹊径,从个人的思维胸襟与时代的发展规律之间的应和入手,在大时代里,个人可以起到什么作用,而个人又对历史起到怎样的促进作用,历史的演变有其必然性,也有其偶然性,《看不够的中国史》也正立足于这一点,从多个不同的领域给我们做了不同程度的叙述。 也许你认为这样的书肯定很难给出对应的作用,因为毕竟容量小,但是同时,在这本书里,展现的其实是很直观的历史横截面,比如说《制度篇》里谈及的“胡惟庸”案, 天下初定,朱元璋大封功臣。1370年(洪武三年),他一口气封了150位功臣为公侯伯 三等爵位,但是大名鼎鼎的胡惟庸却没有被朱元璋封爵,胡惟庸背后的相权和实施了一千五百多年的宰相制度才是朱元璋的目的。这样的角度不仅从制度看,还从人性和历史演变的角度看,十分精准。再如“经济篇”里说“长江流域的崛起:中国的南北差异从何而起?”这事实上涉及了中国疆域和时代演变的过程,原来,“南北之异,从农作物说起:生活在长江与黄河流域附近的智人,他们驯化了稻与麦。”种地技术上的大区别,让南下的北方农民深刻地意识到了无法复制对应的技术,所以大规模北人南下,只能带来新鲜的人与技术,却无法让从根本上改变水稻种植技术,于是以黄河为界,南北之间的差距只是地域被切割了,但是生活习惯、风俗、文化乃至生活习性,依然没有根本的改变。这些很专业的分析,在很大的程度上确实让人赞叹讲得可谓是深入浅出。 当然,反复的历史我们是难以寻找到最全面的解析的,毕竟以文明史来解析,中国史几乎是无法以某本书可以完全概括的,因此,我们只能抓住那些最熟悉的、最影响历史走向的、最引动历史风潮的那些,然后从不同的角度来看看我们所看到的内容。不过在不同的历史过程里,那些非专业、非历史研究方向的人,在这里也同样可以找到感兴趣的角度。不妨来看几个标题,《“王者荣耀”的封禅制度为何止于宋朝?》、《唐代“公务员考试”的困惑:外挂为何这么多?》、《外籍人士打造的大秦强国智囊》、《清末PS 门事件:袁世凯为何要栽赃慈禧宠臣?》,光看看这样的标题都让人趣味十足,读起来你的会发现,用当代人的思想和眼光来看待这个历史,确实有趣而真切,严谨而谐趣。 《国家人文历史》杂志以“人文家国、历久弥新”为理念,那时读一些历史文章让人觉得十分有意思,现在读的《看不够的中国史》更是精华合集,很好的还原了历史时期的鲜活和多元,真实的历史兴衰和成败之间的规律与真理都融入期间,风趣幽默的语言和严谨考究的论证都有,确实是一本有趣而且有料的历史书。 《看不够的中国史》读后感(三):有趣有料的中国史,枯燥历史的另一面 你有没有像我一样,提到历史总是头疼,尤其是看到那些复杂的历史年代、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历史错综复杂,要理清它的脉络实非易事,也正是因为这样,很多人对历史望而却步。但是《国家人文历史》却从新媒体平台的写作出发,发掘枯燥历史后面的新颖角度,成就了这本《看不够的中国史》。读完这本书之后,我会设身处地把自己放在曾经的历史事件中,去体会历史人物的心境,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影响。 01 从前的车马未必很慢 我们经常会用“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形容古代的通信系统,可是历史上也有“宅急送”。 古代中国的邮驿系统发源于商代,殷商王朝有专门传递信息的快递员,也就是信使。而且当时信息传递是由专人送达的,但是受限于交通,速度很慢就是了。 到了战乱纷争的春秋战国时期,单骑通信和接力传递出现了,大大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效率。由于诸国纷争,人们更加注重信息的保密性,通常在传递信息时还会附上信物,也就是身份证明,比如“信陵君窃符救赵”中的符就是调动军队的专属信物。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也出台了统一的邮递法律制度,规定了不同文件使用不同的文字,以及信息传递的流程。 到了汉魏时代,邮政制度有了更大的发展,最主要是邮驿分离,短途步行传递信件成为“邮”,而长途骑马传递为“驿”。 到了隋唐时代,京城出现了“进奏院”,类似于现在的驻京办,便于地方和中央的信息传递。 明清时代是古代邮驿系统的集大成者,形成了以驿站为主体的水旱驿路网,以急递铺为主体的步班地铺网和以军事通信服务的塘站网,相互衔接,联系密切。 02 如何在古代做好一个好秘书 御史大夫实际上从事的是秘书的工作,可是要想当好一个秘书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首先秘书不能多话,万不可抢了主子的风头,否则轻则丢官,重则丧命。清代重臣张廷玉做得就很好,他认同“万言万当,不如一默”,深知在皇帝身边言多必失,处处小心谨慎,深得康熙皇帝的信赖。而东汉时期的祢衡却因恃才傲物,经常对领导出言不逊,被黄祖愤而杀之。 其次好秘书要敢于“忠言逆耳”。一个阿谀奉承的秘书很常见,而及时劝谏的秘书却很难得。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秘书古弼就是一位难得的忠言逆耳的秘书。古弼曾经收到百姓来信,反映皇家苑囿占用了太多百姓田地。古弼就及时向拓跋焘反应,冒着得罪皇帝的罪名谏言,解决了百姓问题,也巩固了太武帝的统治。 03 勤勉皇帝崇祯为啥越帮越忙? 要说古代史上的勤勉皇帝,崇祯当第二,可能没有人能当得了第一了。崇祯皇帝朱由检在位期间从来没有缺席过早朝,就像现在的社畜从未迟到过一样,是不是很难得? 就是这样一位勤勉的皇帝,却把大明带向了最终的末路,主要原因就是他太过于相信自己的能力了,而不相信下属的能力,经常瞎指挥,反而帮了倒忙。比如在应对皇太极的进攻时,崇祯很知趣地筹集粮饷,这一步走得比较正确。但是在参考陈新甲和洪承畴的意见时,他动摇了,错误地选择了“稳妥”的洪承畴的意见,慢悠悠地筹集资源。这就直接导致了在皇太极打到了家门口的时候,明朝将士们还在做准备工作。妥妥丢失了大好先机,为明朝灭亡埋下一颗大大的雷。 除了这些,书里还有更多有意思的历史小故事,等待你去发掘哟。 《看不够的中国史》读后感(四):揭开历史的神秘面纱 李世民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可见历史犹如一面镜子,可以让我们明白国家兴衰的原因。今天一起来看看《看不够的中国史》,读懂古代中国的承袭与变革。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古代制度的兴替 1.商鞅变法 商鞅给秦国带来的影响可谓是翻天覆地的。他第一次改革以鼓励农耕和征战为主,他认为“非农不足以富,非战不足以强”。在他的引领下,建立以军功等级制为基础的社会,让普通百姓和宗室拥有同等的竞争机会,更能爆发出潜在的能力。 之后商鞅又设立“什伍连坐”,就是把秦国居民按五家为一伍,两伍为一什的形式编订户籍,这样大家就承担了相互监督和检举揭发的义务,更便于管理。 商鞅的第二次变法废除了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制,让有劳动力的百姓可以多开垦多耕种,调动了百姓的积极性,进一步发展了农业的生产。 总之,商鞅确实为秦国创造了一个很强大的政府,但我们也看出了他为人的刻薄与残暴。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2.古代的“宅急送” 在现代,我们交通方便,传递消息也很便捷,你能想象在古代没有良好的交通工具,他们的信息是如何传递的么? 其实在古代,人们也有自己的邮驿系统,著名的“烽火戏诸侯”,大家应该都有所耳闻吧。说的是,西周时期,周幽王为了博宠妃一笑,不惜点燃烽火,欺骗各地诸侯来救,结果后来真遇外敌入侵时,却无人出兵,导致亡国。 在这个典故中,我们可以知道,在西周时期,烽火已是军事上一种传讯示警的方式。 在一些资料中,我们也能发现,西周的邮驿制度已相当完善,他们有一套完整的邮驿系统,方便于紧急通信。 在隋唐时代,邮驿系统也有了较大的发展,邮驿既负责传输军事情报,还负责迎送官员和使臣,及贡品运输等多重功能。 在古代,虽然交通不像现在这么便利,但是为了信息更快地传递,人们也在不断地改进,提高消息的传递速度。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二、古代经济的发展 1.盐战 你知道吗?盐这个调味品不是我们现代才有的,其实在古代,人们就开始吃盐了,而且盐在古代的地位堪比现在的“石油”。 在古代,普通百姓自己产不了盐,盐的经营权主要掌握在朝廷手中,盐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充盈了国库,提高了国家的收入。 2.三国经济头脑PK 在汉末三国时期,农业经济的发展占据着主导地位,各位豪杰名士,也各施其才,助力于农业的发展。 首先是称霸北方的一代枭雄曹孟德,他采用的是屯田制,简单地理解就是一种特殊的集体农业耕作制度。 屯田制在不断地推广和改进中,显著提高了农业产量,为曹操的称霸北方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曹孟德的屯田搞得红红火火,而诸葛孔明的经济头脑也毫不逊色。 诸葛亮不仅重视农业,还极力发展工商制造,在他的参与中,完成了数十种兵器的制作,还发明了运输工具,为农战提供了帮助。 诸葛亮还改进制盐方法,发展织锦产业,既富于民,又为蜀国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通道。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后人对孔明为蜀国做出的贡献,评价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点也不为过。 古人的智慧,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在《看不够的中国史》一书中,我们领略了各豪杰谋士在制度、经济、朝堂、战略、军事等五个方面的表现,可谓:大快人心,一饱眼福,意犹未尽。 《看不够的中国史》读后感(五):一样的配方,不同的味道,跟我记忆中的历史有点距离 念书的时候不喜欢课本写的历史,到现在留下印象的只有生硬的名词,其实历史应该是鲜活的。 这本《看不够的中国史》,它的名字就很吸引人,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将〈国家人文历史〉公众号里的文章精选出来,集结成书呈献给读者。 它以现代的视角将一个个历史事件分成制度,经济,朝堂,战略,军事5大主题,把历史洪流中零碎片段组合成系统的话题,看起来很有趣,值得一读。 01 吃饱了才能打仗,论一个国家的崛起 自商鞅踏足秦国向当时的君主秦孝王提出法家思想“霸道”治国,核心是将国民分成两种人:战士和农民。这能让秦国迅速崛起成为一方强国,在秦孝王的大力支持下,变法得以全面推行。 如何提高秦国的战斗力呢?商鞅将爵位世袭改为以战功论赏,军队里的平民阶层的士兵发现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能吃饱穿暖,这极大地提高了积极性。 为了配合战备粮草补给,提倡重农轻商。利用分户制将大家庭分别独立出一个个小团体,挖掘务农的大量劳动力发展农业,保证粮草资源充足。 为了贯彻落实制度,一方面也打击了奴隶主贵族。当时还是太子犯了法,也不能直接惩罚,就处罚太子身边的人,以儆效尤,这也间接地导致了商鞅的死亡。 秦惠文王上位后,商鞅四处逃窜,到了一个偏远之地因为要匿名住店,店家表示商君立法不可以让无身份的人住,否则自己也会受惩诫。商鞅一方面觉得制度推行得非常好,一方面对自己的处境又无可奈何。被逼上绝路的商鞅揭竿而起后兵败自缢,落得个车裂的下场。 02 富足的生活让人民安居乐业 宋朝的繁荣得益于水运交通的发展。赵匡胤定都汴京就是今天的开封,在没有汽车、火车和飞机的年代,水运是国内交通的最重要的一部分。宋朝开国后,把国内的各路水渠打通,形成南北通达的大运河。 朝廷和民营的船都可以来往于运河之上,这也使得宋朝商业的发展超乎前人。水路的高度开发,涌现了大规模的沿岸城市。商业性的城市,临街的商铺,热闹的夜市,群众的乐居指数爆表,《清明上河图》就是描述这个时期沿岸城市繁荣的景象。 繁荣的商贸还推进了银行业的发展,南北的长途运输,也不方便带着大量钱财。“便钱”和“交引”的出现 ,解决了带着巨额资金商队的烦恼。“便钱”是朝廷发行汇票,能在沿岸朝廷开设的机构承兑;“交引”指定朝廷发行的有效证券,让交易变得更加方便。 水的利用不仅在交通方面,以水为动力开发的磨坊可以自动化地加工粮食和茶叶。朝廷还专门开设了“水磨司”机构来管理各水磨坊制成的产品、流通等事物。 03 富三代的悲哀,能力有限最终抵不住豺狼虎豹 朱元璋死后,他的孙子朱允炆承袭了皇位。刚上位就力行削藩,藩王都是朱元璋时期分封的各位皇叔。这一政策直接影响了藩王的利益。燕王朱棣野心勃勃,以清君侧,除奸臣为由,开启了一场推翻朱允炆统治的战争。 开战三年中朱允炆有无数次机会可以平息这场战争,结果被朱棣逆反成功。我想朱允炆太年轻,身边大多是黄子澄、方孝孺这样的文臣,得力的武将并不多,不比年过40的朱棣足智多谋。硬生生耗尽了朱元璋留下的野战部队。 起初朱允炆调动全国资源来打这场战役,朱棣部队的人数和粮草都比不过朝廷军,屡战屡败。最后攻陷京师南京起着决定作用的是两件事:第一件事是截获了朝廷南平军的粮草;第二件事是进攻南京的时候,守城的谷王朱橞和李隆景打开城门让朱棣的部队长驱直入。朱允炆见大势已去,绝望的点燃宫殿,然后不知所踪。 用今天的眼光再看历史,从时间的尘埃当中焕发出新的光芒,那些看似独立的人和事,描绘出不一样的人世百态。看完这本书之后,你也许对历史也有新的见解。 《看不够的中国史》读后感(六):科举考试不拼实力拼“人脉”?那些令人匪夷所思的历史真相都在这里了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虽然历史已经成为过去,但过去的历史和我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实行的制度,沿袭的准则,包括我们的习俗无不与过往的历史有关。 读历史,是重新认识自己的过程,历史让我们拥有了上帝视角,不再拘泥于眼前的微末小事,而是提升自己的格局与眼界,用更加开阔的思维重新解读现在的生活。 最近读到一本令人欲罢不能的好书《看不够的中国史》。它把古代中国的制度经济、朝堂庙宇、战略军事等方面的承袭与变革统一汇总,用丰富的素材案例把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事件串联起来,让我们事件背后的关联,打开了我们的视野与格局。 原来,任何事物的表象并非那么简单,其产生与发展早已在冥冥中注定。其中的关窍在于,站在历史的当下,你的思维与视野能够穿越时间的长河,寻得遗落的蛛丝马迹。 这本有趣有料的中国史,是由《国家人文历史》微信公众号中精华内容整理合集出版而成,可读性强,给读者提供了另一个历史视角去看待同一历史事件。在阅读的过程中,引发读者思考,引导读者克服自身的局限性,去尝试人生的更多可能。 也许,此刻并不起眼的小事,会成为撼动未来的飓风,而你就是你自己历史的缔造者。 分享两个个与我们现代生活相关的事件,去看看它们在历史上是如何形成的,又发生了哪些故事呢? 第一点:唐代“公务员考试”——外挂比考场能力更重要? 在很多唐代名人的传记中,都曾记录过这种现象“某知名诗人,带着自己的作品去参加各种上流阶层的聚会,并不惜为了讨好上流社会的人物,专门写一些言辞夸赞极尽谄媚的作品,只为得到对方的赏识。” 之前,我一直对这种做法嗤之以鼻,觉得此举有失文人风骨,看了这本书后我才明白,众多文人墨客这样的做法和唐代的官员选拔制度有关。 当时,每逢科举考试前夕,长安便成了文人墨客聚集之地,各种公关活动层出不穷。我们所熟知的李白、王维、杜牧等大家都曾热衷参与这些活动,他们带着自己精心准备的作品,只为博得对自己求取功名有所助力的大人物一笑,赢得他们的赏识,这对于他们在科举上成功出圈大有帮助。 书中举了王维的例子,王维在参加科举考试前,为了赢得玉真公主的推荐,不惜在聚会上扮演优伶演奏一曲《郁轮袍》,也因此得以把自己的作品呈现到公主手中。 图片来自网络 无论是考场内外考生的表现,还是层出不穷花样繁多的上流交际,体现的是唐代对人才的综合考评。不仅是应试成绩,还需要考生德智体美劳、声望口碑、人脉交际全方位发展。 现如今我们读到的很多唐代大家的传世之作,有一部分就得益于诗人在追求仕途时遭遇到的沉沉浮浮,如果不是这样特殊的制度,我想后世也会少很多脍炙人口的佳作。 第二点:古代版“宅急送”——中国最早的邮驿系统。 古今中外,人们对于即时了解信息的需求是与生俱来的。 比如,现在的马拉松比赛,在当时是为了把希波战争胜利消息传递回雅典,派出名叫裴里庇第斯的士兵跑步回到故乡传信,士兵不负众望终于把消息传递成功,他却因此逝世。为了纪念这一事件,于是设立了马拉松运动项目。 距今3700年的古代中国,已经有了现代通信制度的雏形,在当时被称为邮驿。不过,古时的邮驿主要负责地方与中央的沟通,政令传达、物资转运等,相当于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 在历史上,有很多事件能够体现出邮驿系统功能强大。 比如,有名的“烽火戏诸侯”就展示出西周的邮驿系统。每隔一段距离设置一个烽火台,遇到紧急情况通过一座座烽火台传递消息,还演化出白天举烟、晚上举火等规定。 图片来自网络 再比如,历史上令人痛心的事件:12道金牌急召岳飞。宋代的邮驿更偏向于军事信息的传递,设有专门的递铺组织,并根据交通枢纽的情况设置不同的人员,一般每铺10-12人,繁华干道15-20人,偏僻路段4-5人,边防要道设置更密,可达百人之多。 随着时代的发展,邮驿逐渐演变成现代的邮政,再延伸到快递业务等多重领域。从传统的陆路运输,到水路运输、海路运输,再到航空运输,形成覆盖面全,辐射范围广的新时代“宅急送”。 《看不够的中国史》如同一位长者,用娓娓道来又接地气的方式跟我们讲述一个个故事,让我们看到事物背后的精神内核。纵然这段历史已在时间中消散,但它所包含的哲理与意义,依然对今天的我们有指导性。 希望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带着上帝视角,去发现蕴藏在历史中的宝贵遗嘱。了解历史,是为了我们能够更好的去面对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