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家长给老师的一封信

分类:励志作文来源:励志网阅读:2829

学生家长给老师的一封信(一)

学生家长给老师的一封信

S老师:

您好!

我是巳祺妈妈,请原谅我如此冒昧地给您写信!孩子今天的数学作业几乎全做错了,她不知道“有余数的除法”该怎样计算,甚至不知道“商”后面的那个数字叫“余数”。而我的方法她也是似懂非懂,虽然在我的引导下她改对了练习册上的题,但独立做题时她就又不会了,所以我把练习册上她做过的题目全擦掉了。在我看来,与其在别人的帮助下完成作业,不如真正弄懂以后自己重新做!所以肯求您明天能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再给巳祺讲一下,谢谢您!

关于今天为何出现这么多的错题,问过孩子之后得知是她上课在玩一种名叫“复印”的游戏,根本没有专心听讲,在这里现向您说声“对不起”,我以后会经常提醒她上课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如果您在课堂上发现她还有做小动作或玩耍的坏习惯,尽管批评她。

但愿这封信没有打乱您的正常工作,祝您工作愉快!生活幸福!

巳祺妈妈

学生家长给老师的一封信(二)

写给老师的一封信

柴老师:

您好!

昨晚回来问孩子,说他们班语文100分的就十来个同学,98分以上的同学就二十多个。虽然说不以成败论英雄,不以考试的一次成绩来评判学生。但起码能检验孩子们这个阶段的学习情况。

曾给老师打过电话质疑,您说:“孩子们在学校学习是很紧张的,要把学习的知识消化在课堂,掌握在学校。放学了,就留给他们充足的看书时间。还说学习虽然主要,但一个孩子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好习惯的养成,才是最重要的。”

孩子们这次表现,证明老师说的没错,把要学的知识消化在课堂上。我替孩子感到庆幸,又遇到了一位指引他们正确学习的好老师。

我还想对老师说, 孩子们已经四年级了,十来岁的孩子有了思想,他们怀念那个待他们如同自己妈妈的王老师,毕竟一起和他们走过了三年的春秋。他们也期待新的老师会一如既往地关注他们、关心他们。

两个多月,您和孩子们一起磨合,孩子和您对彼此肯定都有了新的认识,他们也渐渐喜欢上了您     ——这个美丽的老师,家长们也都在观望着。

上次开家长会的时候,数学老师说,四班的孩子普遍成绩没有三班好,纪律也不如三班,也许情况就是如此,我不知道对孩子们有没有这么说,我只是认为每个孩子,每一个小树苗都是渴望茁壮成长的。在汲取知识的路上,老师的一句鼓励、一声表扬,能让他更快前行、更自信。

晨蒙有时候会和我说:“妈,今天老师表扬我了。说我反应快。”说话的时候,脸上荡漾的是快乐的笑容,心底一定也很快乐,在想着,要努力,要加油,要得到老师更多的表扬。

由此可见,孩子们往往也是容易满足的。孩子们一定也想换个输赢。我相信,在您这个美丽老师的号召和带领下,在您的辛勤耕耘下,会一起和孩子们收获成功的喜悦的。相信孩子,相信自己!!

啰啰嗦嗦的又说这么多, 就不耽误老师时间了。

再见。

晨蒙妈妈

学生家长给老师的一封信(三)

尊敬的许老师:

你好。我是李林依的妈妈,今天很想与您请教一些孩子的教育方法;长期以来,总想让孩子多学一些与教学有关的课外知识,同时还想提高其书写水平。无论是强制灌输或与她细心交流,最终结果收效甚微。从本质上讲李林依是一个善良、乖巧的好孩子,在学校非常听话,回到家却总是对家长大相径庭。主要表现有:

1、听写内容已背下来,不按顺序听写就强行写上。例如,欢 (欢迎),听写成(欢呼)就说:老师没教过。不愿接受新知识。

2、书写态度还算认真,但不愿意多练习,取得进一步提高。

3、有时对家长大喊大叫,缺少尊重与沟通。特别是早上起床,家长有一点安排不到位,就开始发作,独立性不强。

4、亲子阅读,兴趣不浓,仅限于完成作业,缺少理解,活学活用。

今天,我看到了您的博客《孝敬父母主题班会》,我非常感动。看到了您在孩子的德育教育中下了很深的功夫。作为家长我认为孩子不但要学会知识,更要学会做人,在知识和道德面前,我更侧重于道德。“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德育教育的重中之重。在此,我想就咱们班的《孝敬父母主题班会》提几点想法:

1、安排孩子主动与家长交流,让家长真正了解孩子的心理,达到沟通默契。

2、每天让孩子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一定要让孩子发自内心的,不能流于形式。

3、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例如,整理玩具、打扫书桌、主动洗手洗脸,不要弄乱房间等等。

4、定期让孩子在班里汇报家里的学习、生活情况,例如,为父母做了哪些事?在家新学了哪些课外知识,有好的做法可以推广表扬。

孩子学会孝敬父母了,自然就听家长话了,也变得懂事了,一切问题的根源就全部解决了。我们家长也就能更好的配合学校、配合老师的工作了,达到教育工作的“双赢”。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点粗浅想法,不正之处还望海涵,再次感谢您对李林依的关爱和辛勤的付出。

给老师的一封信 小学生给老师的一封信 老师给学生的一封信

转载文章请注明原创出处。
阅读更多励志作文请访问沃励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