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灿烂的日子读后感(一) 提到文革,或许我们都只是联想到这期间受到迫害的文人志士或黑白颠倒的局面,但姜文却别出心裁,他没有表现出人们惯有的沉痛,而是以一群在军属大院中成长的青少年为切入点,表现了这群青少年在一个特殊的年代里,度过了一个属于他们的青春,有冲动,有爱情,有个性,有幼稚,有失败,有冒险,更有成长。 或许我们都看过九十年代关于古惑仔的影片,而《阳光灿烂的日子》成片于1994年,于是在某些人眼里,《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的暴力情节基本可以划上等号,但其实细想看来,它们有着天壤之别。只要在我们观看了影片之后,我们并不难发现古惑仔之类的影片表现的近乎纯粹的暴力。古惑仔们似乎可以为了讲所谓的哥们之义气,而置法律于不顾。而《阳光灿烂的日子》在出现暴力的情节中,并不缺少幽默情节的戏剧性,并且他表现的更多是在青少年时期我们大多数人都可能有的冲动个性和敢于冒险的冲劲。如果古惑仔之类的影片表现的暴力会扭曲青少年的身心成长,那么《阳光灿烂的日子》表现的暴力只是青少年在成长历程中的一种真实体现。 评论《阳光灿烂的日子》,我们当然不能不提到影片中的主角人物---马小军,马小军的父亲是一位军人,需要常年在外工作。于是,马小军多半时间是有他母亲带大的,或许一个刚性的男孩并不太适宜由一个相对软弱的母亲来抚养。于是他成为了一名半逃学的学生,他放任、放肆甚至蛮横,他还练就了一身能打开那个小区中所有人家中的锁的身手,尽管不偷任何东西,而只是用开锁的乐趣来填补内心的空虚。我们不可否认任何一个人的成长都受到周围的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当时,着名影评人陆镜在《时代》周刊中评论道:《阳光灿烂的日子》带给观众的绝不仅是对特殊年代的追忆和讥讽,当观众深深地为影片打动的时候,就会发现这部影片所展示的尽是一个意象丰富、意味深长的“社会与个人”的图景。是的,社会可以深刻地影响个人的价值观取向。譬如说,在封建时代的社会,我们推崇的是对君王的绝对服从理念;但在现代社会,我们选择了民主、自由、平等的世界观。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们深信着“人的能力与其财富成正比”的理念,而在社会主义社会,人们更倾向于“不患贫而患不均”的思想。而主角马小军成长在一个对文化知识乏味的社会年代,他成为一个半逃学学生的原因,也就不难想象和理解了。 从文革的开始到现在都将近半个世纪了吧。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已经让我们在城市里很难找到过去的画面,以致我们在片首处就能听到姜文极为个人式的旁白:北京变得那么快……20年的功夫,它已经成为了一个现代换的城市,我几乎从中找不到任何记忆力的东西;事实上,这种变化已经破坏了我的记忆,使我分不清幻觉与真实。那么在城市中找不到姜文记忆里的东西,是不是就意味着《阳光灿烂的日子》就没有现实意义了呢?不是的,城市里没有却并不意味着农村地区就没有。如果有幸到农村去走一趟,我们并不难发现像马小军那样的孩子的背影,这群孩子的父亲或母亲甚至是父母两人为生活压力所迫,而不得不到繁华璀璨的城市里谋求生计,而孩子们也就成为了中国所特有留守儿童了。在这一点上,马小军与这群孩子只是生活的年代不同,其他的都似乎异途同殊。他们同样经常逃学,为哥们的脸面去群殴,为能打开别人家的锁而自豪,甚至为能看到他人的隐私而觉得有趣……《三字经》中说,“人之初,性本善”,但如果没有后天正确的引导,那么孩子们进入歧途是在所难免。我们常歌颂道,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但假如我们把花放到一个昏暗的环境中去培养,它又怎能开出灿烂的花朵来,祖国的未来又从何谈起。虽说留守儿童的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但如果我们不着手去解决,那么问题就永远都会在哪里,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就愈发严重,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需谨记,孩子们永远都是祖国的储备力量,而这份力量的大小与强弱又取决于社会对孩子们的关注程度和民众对他们的社会责任心。 有人评价《阳光灿烂的日子》说,它的价值不在于年代,而在于它的真实感人;它只是个人简单成长的青春梦,却似它的真实而震撼人心。是的,它的价值不在年代而在于它的真实,是因为任何一个年代的青少年都会有血腥方刚的,他们或许伴随着因无知和幼稚而犯下了错误,但这些都是青春的属性,社会应该予以理解。但社会应该做得是如何对他们做正确的引导,多点关注他们的成长以及时地对他们加以引导。相信中国的留守儿童问题不在成问题,阳光灿烂的日子将更加灿烂,中国的储备力量也因此而变得更加强大。 无论如何,《阳光灿烂的日子》都是一部成功的影片,因为它的真实而在不同的年代都能找到它的影子,在不同的年代都还能找到它的价值意义。 阳光灿烂的日子读后感(二) 《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除了情节外,引起我特别注意的是里面的色彩运用。 色彩是一种极富表现力的艺术语言。 这个影片超过90%都是用了黄色和黄色老照片一样表现出回忆的朦胧美好,我们往往发现一些东西概念很模糊好像曾经拥有却又距离遥远分不清到底哪里是真实的部分哪里又是自己内心的愿望同时;暖色调很好的表现了温柔和美好的记忆。 蓝色是冷色。是离开观众向自身的中心收缩,我们在蓝色中感到一种对无限的呼唤。对纯净和超脱的渴望,蓝色是典型的天空色,(www.wolizhi.com)他给人最强烈的感觉就是宁静,蓝色越浅,它也就越淡漠,给人以遥远和淡雅的印象。很显然,马小军的天空不是蓝色的,那仅仅是生命中某个时刻的停留,并且还是很浅很浅的那种。当我们看到马小军六神无主的爬向那高大无比的跳水跳台时,他顿时变得安静无比并且缠绵悱恻起来,爱情原来是一件很令人难过的事情。平时天马行空的口若悬河这时候很遥远很幽深,当然,也很忧伤很悲凉。 影片黑白结尾也意味深长。这是现代化的北京,还是那些伙伴,却放在豪华的轿车里,放在黑白里,我们知道白色带来巨大的沉寂,像一堵冷冰冰的坚固的和绵延不断的高墙。而黑色的基调是毫无希望的沉寂。它告诉我们,现实的我们是沉寂的毫无生机的。那“阳光灿烂的日子”才是我们心的向往。 阳光灿烂的日子读后感(三) 马小军生活的时代在我看来遥不可及,但是同属于青春的朦胧气息却跨越了时空精确的传达到了我身边。那种摸不着抓不紧道不清却又确确实实困扰着我们的感觉,往往让人无从喧泄,只能流露。有些人紧抓着它不放,不厌其烦的无限放大,病态般的沉溺其中,这在当今众多所谓的青春小说中随处可见。也有些人始终渴望着强硬,他们不愿意被这种前所未有的忧伤所困扰,可又确实无法摆脱,于是他们便用相对叛逆的方式来表明自己的态度,证明自己的存在,寻找自己的出口。马小军便是这样的一类人。 他无法被困在那个他看来死气沉沉的教室,那个束缚自己激情的地方完全有悖于他的风格,于是他选择逃课。从一个屋顶转到另一个屋顶,从一间房溜到另一间房,这样的行为在他看来并没有任何感情上的色彩,他不过在本能的猎取属于他人空间中的新奇。而近乎顽童的本色看起来也让他乐在其中。 这种乐趣一直单纯的持续着,直到他在某间房中看到了米兰的照片。一个漂亮略显丰满成熟的女孩子,自此闯进了他的生活,也打破了他内心的平衡。 第一次在房间中碰到米兰的时候,姜文用一种窥探的视角直观的精妙的展示了马小军当时复杂细微的内心,趴在床下的他迎接的是一种更为刺激的心理向他发出的挑战,这让蠢蠢欲动的他感到有一丝疑惧却又兴奋不已,空气中开始弥漫淡淡的荷尔蒙的气息。当时的他可能不会想到,最终的他却无可奈何的败下阵来。 他开始模仿大人的言行举止,他在路边等着她的出现,在路上主动和她搭讪。当自己笑着被称作弟弟时,他第一次感觉到自己弱小。 他炫耀地带着米兰去见自己的众多兄弟,没想到她却和自己的朋友相谈甚欢,对自己不管不顾,他第一次感觉到了强烈的醋意。 于是他做所有得一切想重新引起米兰的注意,证明自己是个男子汉,那种渴望是如此的强烈,他可以为此奋不顾身。事实是他也做到了,但仅仅是米兰惊鸿的一瞥,象征的一笑,简单的一句。而后又回到了漠视。 这是一种侮辱,这是一种不可饶恕的忽略和蔑视,可能在他看来,这也会是一种背叛。米兰背叛了自己赤诚的心。可是同时体内涌动的冲动又让渴望得到的他无比眷恋。这种矛盾挣扎的心理让他无法呼吸,想要摆脱却没有出路。这并不是可以用打一架就解决的不爽心情,这是让他无法强硬的忧伤。 在这样的情形下,马小军选择了最反叛的方式来做最后的突围。面对着虚弱的内心,他却摆出了最强硬的姿态,他想用强暴的方式得到米兰。我至今还清晰的记得这段高潮戏,当反抗的米兰大喊到:你觉得这样有劲吗?然后以示威的姿态停止了反抗。“有劲!”这时的马小军却在这之后夺路而逃。 他想用最强硬的姿态证明自己,却用歇斯底里的极端方式撕碎了本来神秘而朦胧的美好,一切都变得触目惊心,在他心中代表着完美青春的米兰霎那间被剥离了外表。那一刻,他失去了她,他只能夺路而逃。 如果说之后在雨夜中高喊着米兰的名字是这份感觉的回光返照,那在餐厅里和好友反目成仇就是这份感觉的彻底碎裂了。而且作者还在怀疑着后者是否只是自己一厢情愿的想法,也许记忆中的自己还未做最后的反抗便败下了阵来。 姜文的记忆终结于一个富含隐喻的场景,马小军在游泳池里,每次他想探出头来上岸时,都被朋友们用脚蹬回了水中。经历过这些后,孤独的他渴望的是之前的友谊,可是他却被永久的疏离,他无法再融入曾经的团体,孤独无助,无所适从。 回忆结束了,回到现实了。颜色却从流彩的黄色变成了黑白。 承载着记忆的黄色让人温暖感慨,正在行进的现实反而冰冷低调。 总会有一天,现在的生活也会变成曾经,浓缩成记忆在脑海中发酵,透出别样的气息。追根到底探求它是否真实已经毫无意义,重要的是我们曾经在路上,我们曾经疯狂。 阳光灿烂的日子影评 哈姆雷特读后感 呼啸山庄读后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