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读后感(一) 《七十年代》这本书,我没上山下乡,所以想了解一下上山下乡的那些事。 书中的作者,大部分都“上山下乡”了,去接受贫下中的“再教育”。虽然去的地方不同,但有一点共同的,就是环境很艰苦。我们上初中时,课上讲过要缩邪三大差别”,看了《七十年代》这本书,感到七十年代的“山上”和“乡下”,与城市的差别确实很大。徐冰插队的近郊,村里人“一年四季穿同一件衣服,天热了,把棉花取出来,成了一件夹衣,内外衣一体;天冷了,再把棉花放进去。”。 而生长在农村的闫连科,同样感到了城乡的差别。“有个漫长的时代,虽是正宗的社会主义,可中国乡村的孩子,却是普遍贫穷和饥饿。作为父母普遍无力去供他们的孩子吃饱肚子,并读完初中、高中”。韩少功也感到,“那是一个物质匮乏的社会”。 当大批的知青涌向农村时,确实增加了农民的负担。农村的人也不习惯知青的到来。有个别的有劣迹的知青,更让农民厌恶。“我们的乡村本就田少粮少,毛主席为何还要派这些城里的孩子,到这儿祸害乡村的人们,也就盼着他们赶快离开,回到他们家里。让城市乡村彼此平静,相安无事”。(闫连科) 在当时的大环境下,谁都无奈。“最高指示”,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在执行中加深理解。其实知青心里也明白,不会在农村扎根一辈子,“对于这种基本做不到的口号,大家心里有底”。“但嘴上都不明说,反正革命把我们带到农村,到时候革命也会把我们带出农村”。(唐晓峰) 在艰苦的环境中,知青们“苦中取乐”。利用一切机会看书,这种渴求知识的精神,确是难能可贵的,因而也成就了他们以后的事业。 七十年代,是六十年代的延续。六十年代,讲的多的是: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在这个历史阶段中始终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而且阶级斗争要“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要“以阶级斗争为纲”。七十年代,阶级斗争的气氛仍旧很浓。 七十年代读后感(二) 《七十年代》是在七十年代正青春年华的一群人的集体回忆录,是他们在今天回忆他们所走过的特殊时期。他们是讲述自己的故事,自己的成长经历,尽管每个人所处的位置与观点会不同,但我们可以从这一群像的叙说中,更全面、更真实地接近那段历史。 七十年代,是非常的一个时期,林彪事件、四五事件、尼克松访华,三伟人(朱德、周恩来、毛泽东)逝世、唐山大地震、粉碎四人帮,每一件都是震撼中华民族,对中国后来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正如序文说说:“历史记忆今天还面临着更严重的问题:不是记忆和记忆的斗争里哪一个占了上风,也不是哪一个被驱逐和排斥,而是历史本身正在贬值,被无意义化,被游戏化、被无厘头化,被逐月逐日降低其重要性,变成茶余饭后的一种消遣,变成可有可无。”(www.wolizhi.com) 读这本书的最大体会是:不管当时的客观条件是如何的恶劣,他们都没有放弃对精神上的追求。这是一群爱阅读的人,古今中外,莫不涉猎。他们在物质上也许是贫乏的,在精神上他们完全是一个个富翁。如韩少功的“漫长的假期”一文中就指出,在七十年代,让很多中学生说出十本俄国文学、十本法国文学、十本美国文学,都不是怎么困难的。这让如今的我们非常汗颜,如今能有这个程度的阅读的人已经非常少了,读后能思考的更少了。现在的阅读也是功利性质的,或者说现在的阅读也变成了一种消遣和娱乐,更多的是浅阅读,读网络、读图,只过目,不过心。 正因为七十年代这群人,有丰富的阅读,有广泛的精神追求,当国家高考制度恢复后,很多人能跨进高等学府进行进一步深造,成为了国家的栋梁之材。还有许多人,虽然没有进入高等学府,但是他们脚踏实地,一心扑在事业上,凭着他们的虚心好学和扎实基本功,在各自行业里自学成材,也拥有了骄人的业绩。 十宗罪读后感 彩虹读后感 拔掉那颗蛀牙读后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