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读后感

分类:读后感来源:励志网阅读:2773

李开复读后感(一)

李开复读后感

今天是星期天,再次翻开李开复的自传,这是我第六遍看他的自传。许多人可能会问我,真有那么好看么?听我向你慢慢道来:

这是李开复唯一的一本自传。字里行间是岁月流逝中沉淀下来的宝贵人生智慧和职场智慧。

从“捣蛋的小皇帝”、“十一岁的留学生”、“奥巴马大学的同学”、“二十六岁的副教授”、“三十三岁的苹果副总裁”、“谷歌中国的创始人”……他有着太多的传奇经历。为了他,两家最大的IT公司对簿公堂,而他的每次人生选择,都是一次成功的自我超越。

透过这本自传,李开复真诚的讲述了他鲜为人知的成长史、风雨兼程的成功史和烛照人生的心灵史。也首次披露了他亲历的苹果、微软、谷歌等IT巨头风云变幻的内幕。娓娓道来、字字珠玑。

李开复叔叔从书中告诉我们,抓住一切去探寻生命的意义,总有一天世界将因你而不同。

每次看完这本书,我都有不同的感想。

第一次念完这本书,觉得很有意思,特别是讲述他小时候的事情,觉得他和我们童年是一样的,一样的顽皮、一样的搞笑,有时甚至让我捧腹大笑。

看了几遍以后,我对李开复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从他身上我知道了巨大的成功是要靠自己的努力与付出,一旦认准了目标,不要轻易改变。

李开复读后感(二)

李开复,现任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曾任Google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微软中国研究院(现为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SGI公司副总裁兼总经理、苹果电脑公司副总裁等职。他还是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院士和精英组织百人会的副会长。这样一位顶尖IT公司高管究竟是靠什么取得这样的成就?使我对他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

《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是李开复的自传,讲述了他自己的求学经历和创业初的艰辛历程以及他成家立业,拥有一个美满的家庭,一份成功的事业。书的字里行间,流露出岁月流逝中沉淀下来宝贵的人生智慧和职场经验。书的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岁月流逝总兵官沉淀下来的宝贵的人生智慧和职场经验。叙述他如何从一个捣蛋的“小皇帝”,11岁的“留学生”,奥巴马的大学同学,26岁的副教授,33岁的苹果副总裁,谷歌中国的创始人,走向全球化的职业经理人,成为员工们喜爱的开复总裁,成为学生们尊敬的开复导师。纵观书中描述的李开复的成长经历,有很多令人感叹,令人仰止的内容,比如他的学龄前的超乎寻常的调皮以及在上学时的种种非同常人的表现,都体现出一个天才人物的特质,这样的特别性一直延续至大学,这不是所有孩子能或者会经历的,毕竟这些发乎内心,只能解释为天赋使然。那么这些更多是作为娱悦和吸引读者的内容,精彩而远离,对主人公是真实的,对普通读者却是虚幻的。

这本书有一段话令人感动:“人生在世时间非常短,如果你总是不敢做想做的事情,那么一生过去了,你留下来的只有悔恨,只有懊恼。我常常说追随我心,当然追随我心必须是要在负责、守信、守法的前提之下。在这个前提之下,冒一些风险也是值得的。虽然经历风险的日子可能会比较艰难,但如果我不这样做,那蹉跎十年、二十年后,我可能会后悔终生。”我想这正是李开复成功的原因之一,他的人生应该很少有遗憾,趁着自己年轻,有能力的时候,他努力干自己想干的事,而不是像有些人一样得过且过,所以很多人失败了,但他真的成功了。人生的意义就在有你和没你的世界间的距离中。都说世界没了我们照样转,但是怎么样才能让这个世界因为有我们而更加精彩呢?那么,这就是我们该追求的。李开复在这样的思想引领下,不断做出惊人的选择,而他的成功之处在于,这些选择并不盲目,不冲动,都是认真选择的结果,这种认真的态度也推动着他在职场上获得成功。李开复用他多年的宝贵人生经历向我们讲述他人生的领悟,他说:“要用你的梦想引领你的一生,要用感恩、真诚、助人圆梦的心态引领你的一生,要用执着、无惧、乐观的态度来引领你的人生。”不错,没有梦想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拥有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才能将生活经营得有声有色。李开复在商场的地位与名誉都是靠自己拼出来的,或许有人会说他可能天生就比别人聪明,但是没有后天的努力怎么可能有如此大的成就,“机会只属于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讲得一点也不错,他的职场经历给了他丰富的人生阅历,使他对生活永远处于一种时刻准备着的状态,当他面临每一次职业转换时,他都有一种合适的心理转化过程,所以他的每一步都走得很稳。这也是我们应该向他学习的地方吧。

轻轻地合上最后一页,内心的那份崇拜升到最高点,李开复的人生竟如此富有传奇色彩!年少的顽皮、青春的激情、大学的痴迷;对改变世界的向往,对人生选择的执着,对中国大学生的期待。他的一段段人生经历与一种种人生阅历共同勾勒出一幅精彩的人生画卷。

李开复读后感(三)

这个寒假我读了李开复自转。 书中描述,李开复的母亲在四十岁的时候才生下他。在那个年龄的母亲,会给孩子很多包容和理解。因此李开复的幼儿时期的成长环境是很宽松自在的。但是,与很多家长的溺爱不同,他的母亲同时对李开复是严要求的。在李开复保证成绩的前提下,给他很大的自由度。即使是在今天,这也算是相当开明的了。而开复在美国接受的教育则给了他一个质的跨越。从开始的克服语言障碍到后来展示数学天赋,一点一滴都沐浴在美式教育之下。当他慢慢开始融入当地的孩子之后,他的传统中国思想也逐渐发生变化,开始融入西方的元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创造力”和“teamwork”。美国文化中,这两条非常重要。teamwork通过和他的一帮死党一起搞恶作剧,一起尝试创业中慢慢的积累着,而创新则在学习的过程中的思考中慢慢培养起来的。这两条给他以后的发展做了很好的铺垫。我对其中“teamwork”感受很深刻。在国内,团结一致的口号从来没有停止过,但是,实际工作和学习中的分工合作真的太少了。我们大部分更习惯于单干,而单干恰恰让我们少了很多互相交流沟通的机会。而沟通交流会使不同的思想之间产生火花,这样的火花往往蕴藏着很大的能量。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支持你”。这是李开复的博士导师在和李开复产生分歧时对他说的话。这不仅震撼了李开复,也让我很不可思议,甚至有点不可想象。试想一下我们会花自己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去支持自己的反对者么?但是,这样的事情却在美国发生了,发生在李开复身上。正是这样的对于科学的尊重使得许多创新能够生存下来成为真理。扪心自问,当我们遇到比我们层次更低,经验更少的人向我们提出质疑时,我们是否会抱着不是那么经验或者那么主观的想法去质疑他或者很直接地反对呢?我想,这真是太难了。我不敢保证在看了书之后就能做到李开复导师那样的胸襟,但是至少现在,我会有这样意识。如果人问我对他的点子的看法时,即使心里觉得那个活动或者创意是那么的不切实际,我也不会直接说“No”。因为,当我们说No的时候,往往是我们的经验在起作用。而经验终归不是真理,还是会犯错误的。

通过阅读李开复的自传,我觉得李开复为什么能成为IT业一名着名的专家、经理人,得益于以下原因:

1、良好的家庭教育。这些我们可以从他的简历中看得出来。

2、优秀的自身素质。李开复自小聪明,经常做恶作剧,并在大学二年级时取得了桥牌大师头衔。

3、美国大学教育的优越性。大学一年级时李开复读的是法律系,与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曾是同学,后来他发现不适合继续读下去,大三时改读了计算机专业,获得了出色的成绩。大学毕业后,到卡耐基梅隆大学读博士,学院院长告诉他,博士论文就应该代表了在某一狭窄领域的权威。还有,博士生的淘汰制度也是美国研究生教育高的一个缩影。

4、导师的支持至关重要。导师的负责、正直、理解成全了李开复,尽管李开复的研究偏离了原来的方向,偏离了导师课题的范围,导师不但同意他的想法,还每年从自己的研究经费里拿出了几十万美元来支持李开复用统计学的方法来研究语音识别。这需要何等的气魄和胸怀?

5、家人的支持和理解。21岁的李开复就成家人,之后的他,安心地做他的研究,处理他的业务,家庭的事务都几乎不需要他的操心。特别是他从微软公司转投GOOGLE公司的那场官司中心疲力竭的时候,家人一如既住地支持给了他很大的鼓励。(www.wolizhi.com)

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

1、让我了解了美国的大学教育,初步知道了为什么美国大学能培养出来了这么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2、让我了解了IT业这些年的历史。作为一位计算机教师,也算与IT业有关的人,对IT业的发展历史也有必要熟识。本文从李开复的角度,谈起苹果公司的辉煌到没落,到IBM公司和微软公司的兴起,再到GOOGLE公司的由弱至强,重现和展示了IT技术从重视硬件到重视软件,再到重视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母亲的账本读后感 青铜葵花读后感100字 李逵负荆读后感

转载文章请注明原创出处。
阅读更多读后感请访问沃励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