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德育故事读后感

分类:读后感来源:励志网阅读:2852

中华德育故事读后感(一)

中华德育故事读后感

两个小故事中,我记忆犹新的是其中的一个故事“老莱斑衣”,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是:周朝时候,有个老莱子,他不知道他自己姓什么,只知道自己是楚国人。老莱子生性十分孝顺,总是把最好的东西用来供养双。老莱子虽已年过七十,但在父母面前,从来不提“老”这个字,如果张口说老,闭口言老,那父母就会觉得,自己已经走入风烛残年,垂垂老矣了。一个人年过古稀,他的父母少说也有九十几岁了,身体都会比较虚弱,行动不便,甚至老眼昏花。善解人意的老莱子很能体恤父母的心情,为了能够让父母开心,他装出许多活泼可爱的样子,来逗双亲高兴,可以说是用心良苦。他常常穿着色彩斑斓的衣服,装成婴儿的样子,在父母面前又蹦又跳地跳舞。他还在父母面前戏弄小鸟,做出孩儿玩耍的样子,博得父母的欢喜。有时候他挑两桶水,故意将水打翻,弄的衣服湿淋淋的,他就做出小孩啼哭的声音来,他的父母便“哈哈哈”大笑起来。

老莱子对他的父母十分的孝顺。说到孝顺,我对我的父母也挺孝顺的。记得又一次,妈妈生病了,到了该吃午餐的时候,妈妈偏要下床做饭,我拦着妈妈,说:“妈妈,你还是好好休息吧,我去下面条。”说完,我立即走向厨房。然后做了两碗面条,把一碗端到了妈妈的床前,说:“妈,我做的和你做的还是有差别的,可能不好吃,但凑合吃吧。”妈妈笑了笑,说:“不好吃也没关系,这是你做的呀。”妈妈吃碗面条后睡着了。我想:以前吃完饭,妈妈都会把客厅打扫一下,不如我帮妈妈打扫。说干就干,我立刻拿出扫帚,把客厅扫干净,然后把拖把洗干净,又把客厅拖了一遍。为了不吵醒妈妈,我没有把客厅的电视打开,自己进卧室看书了。

看了中华德育故事,我懂得了如何孝顺父母,我以后一定要像老莱子一样,孝顺父母。

中华德育故事读后感(二)

中华民族素有着礼仪之邦的美称,有了许多浩如烟海的教育故事,来教育我们,让让我们来传承这个礼仪之邦。我看了《中华德育故事》后,使我受益匪浅

其中,有一则《俞净意公遇灶神》,这则故事讲述的是俞先生既悲惨又幸运的人生。首先,讲述的是俞先生多才博学,考试成绩优异,与同样十余人,组成了文昌社,他们定下了许多的规定:惜字放生,行之有年。俞先生原有五子四字病逝,其第三子,在八岁嬉戏过程中失踪,俞先生疑惑不解,每当大年三十晚,他把信写好,放在灶台上,让灶神转交玉皇大帝,希望大帝改变他的命运。突然在大年三十晚,来了一位来路不明的老人,这位老人谈吐不凡,又了解人物的内心,所以俞先生,认定了他是玉皇大帝派来改变他命运的神仙,经过这位神仙的教导后,俞先生才后悔莫及,所以他改变了许多的恶习,俞先生不到三年他就功成名就,也找回了第三子。

这个故事讲述了俞先生既悲惨又幸运的人生,而下面讲述的是两个小孩之间的故事。

管宁和华歆是一对整天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一天,管宁和华歆一起在菜园里锄菜,华歆看到一片金

子,便藏了起来,而管宁却不同,他把金子视瓦石扔了出去。回到家后,管宁把与华歆的席子割开,来教育华歆不要贪财。

中华民族这个礼仪之邦,是时候让我们传承下去了!

中华德育故事读后感(三)

《中华德育故事》中有这样一句话:信乃立人之根本,人无信无立,守信是一个人素质的根本体现,是人与人交往的准则,言出于心成于声,落地铿锵,唯有这样才能取信于人,立足于世。

我三姑买了一套《中华德育故事》光碟,她说这盘碟很有教育意义,先借给我看。(www.wolizhi.com)

这盘碟很好看,我想起了一个平时跟我相处很好的同学,这么精彩的碟应该和她一起分享。我告诉了她这件事,她表示很乐意看,于是我就把碟送到了她家里。

过了几周还没还我,因为这盘碟也是借的,也该还了,我不能不讲信用,所以我让她明天带来。第二天她说忘带了,可以理解,可能是偶尔马虎吧。第二次她又忘带了,我还是可以容忍。有句话说得好,事不过三,可是接下来我七次找她要碟,她七次忘带,根本没有把这件事当回事。

后来,在同学们的劝说下,她答应下午把碟还我,就这样她下午终于把碟还给了我。好难啊!我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把东西借给别人。

诚信是相互的,我们要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将来成为国家有用之人!

中小学的德育教育读后感 文明美德伴我行读后感 道德读后感

转载文章请注明原创出处。
阅读更多读后感请访问沃励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