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自传读后感(一) 花了近十天的时间,看完了厚厚的这本季羡林《我的自传》。他的散文我很喜欢。所以在网上看见这本书,我自然是不肯放下的!季老一生所取得的成就无数,单就《东方学》中的梵文这一项,就足以使后人仰慕了。这是一种极难懂的印度佛教文字,至今国内以几乎无人识得了。也就是这种文字,季老潜心研究数年,在文革期间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传达室里翻译了数百万字梵文作品。其他各门类学科均有建树,几十年研究学问笔耕不已,孜孜不倦终成大家。是当今国内文史类公认的大师。其实作为一个普通的读者,对于季老的任何评价,再多的赞美之词都是徒劳的。我能做的不过是想抒发我的一些感受吧。 翻开中国的近代史,凡成就大学问者,出身不是书香门第,便是没落的官宦人家,像季老这样出身贫寒的真是少之又少!他出身一个北方的农民家庭,没有良好的文化教育环境,除了一个有远见的叔父鼓励他读书外,其他与一般的普通农民无异。他是怎么从一个农民的儿子一步步走向成功的,这一点给我的感触颇深!在《季羡林自传》开篇第一章“我的童年”中介绍自己出生在最穷的村中最穷的家,生活最高的享受就是一年吃一顿白面。这个从贫困山村走出来的穷孩子却一路跋涉,走到了北京,走出了国门。用他的话说:“在这一条十分漫长的路上,我走过阳光大道,也走过独木小桥。旁边有深山大泽,也有平坡宜人;有杏花春雨,也有塞北秋风;有山重水复,也有柳暗花明;有迷途知返,也有绝处逢生。路太长了,时间太长了,影子太多了,回忆太重了……” 美国总统罗斯福说:“苦难是人生的财富。”这话的确不假,在季老先生身上体现得如此完美。所以我们身处逆境之中,千万不要怨天尤人,我们要怀着感恩的心,感谢命运,感谢苦难的生活。”无论生活有多么艰难,只要我们坚信自己并坚持下去就可以谱出生命的乐章。 季羡林先生就是这样做的。他几十年如一日,每天养成黎明即起的习惯,他戏称自己是起得最早的人,每天吃的是早饭前的早饭。四点按时起床,前后一般不会超过几分钟。起床后的工作就是爬格子。这个习惯一直坚持了70多年。温家宝总理称赞季老学贯中西,笔耕一生。即使在文革期间,受冲击中他还克服种种困难偷译出了印度古代两大史诗之一的《罗摩衍那》。文革结束,季老已经步入老年,当时67岁,但自那时起,季老每年都有学术论文或专着,直至进入耄耋之年,90多岁高龄,他还对自己说“我不能封笔。” 读了季老的自传,似乎让我们明白了,大师不是天生的,而是用心血和汗水浇灌出来。“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年工夫老始成。”青壮年时期是打基础的时候,要像季老那样虚心好学,不知满足。到了老年,才是出成果的黄金时期。人生的老年不是退休,而是农忙中的收获时期。我想季老的一生对后人的启示实在是太大了,让我们重新反思人的一生应该怎么度过。 我们都是芸芸众生,但读一读《季羡林自传》,仿佛在倾听一位老人在给我们讲述着他的故事,他是文学大师,但他的语言却像老百姓那样的朴实无华,丝毫没有半点向人炫耀的感觉。聆听的时候觉得他很普通,很率真,就像自己身边的父辈门,但掩卷沉思,其中有很多的东西让人终身受用。 季羡林自传读后感(二) 今天用一天时间阅读了《季羡林自传》,对先生有了更多的了解。 季羡林6岁离开父母,跟叔父到济南读书。从私塾、一师附小到新育小学,因为认识“骡”字而直接读高小。12岁考入正谊中学。15岁转入山东大学附设高中。山东大学的校长是前清状元、当时的教育厅长王寿彭。季羡林因第一学年连续获得两个甲等第一名,得到了校长奖励的两件墨宝,“从此才有意识地努力学习”。18岁,转入省立济南高中,得到国文老师、着名作家胡也频、董秋芳等人亲切教诲和鼓励。这里学习的一年,是他一生中一个重要的阶段。“我之所以五六十年来舞笔弄墨不辍,至今将过耄耋之年,仍然不能放下笔,全出于董老师之赐,我毕生难忘。” 正规小学并没有英语课,10岁的季羡林在叔父的安排下,课余参加了两个学习班:一个古文学习班,一个英文学习社话题作文 季羡林自传读后感(4篇)作文。从高小到中学,季羡林下课后先是参加古文学习班,读了《左传》、《战国策》、《史记》等书,晚上又到英文学习社学习,一直到深夜10点。天天连轴转,持续了8年时间。季羡林说,英语“学的时间不长,只不过学了一点语法、一些单词而已。”“万万没有想到,就由于这一点英语知识,我在报考中学时沾了半年光。”高中学习三年中,六次考试,考了六个甲等第一名,成了“六连冠”。1930年他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4年毕业,是着名的“清华四剑客”之一。1935年到1945年,季羡林到德国留学十年,在哥廷根大学读书时,主修梵文、巴利文,超负荷的学习了多种外文,留下了“梵文课上只有他一个学生”的佳话。哥廷根大学视季羡林为骄傲。单从季先生的求学历程,可以看出他的勤奋和毅力。 季先生一生对亲人和朋友都是十分真诚的。他多次提到自己的母亲,他在自述中说到“母亲的娘家姓赵,门当户对,她家穷得同我们家差不多,否则也决不会结亲。她家里饭都吃不上,哪里有钱、有闲上学。所以我母亲一个字也不识,活了一辈子,连个名字都没有。她家是在另一个庄上,离我们庄五里路,这个五里路就是我母亲毕生所走的最长的距离。”我无论如何也回忆不起母亲的笑容来,她好像是一辈子都没有笑过。家境贫困,儿子远离,她受尽了苦难,笑容从何而来呢?有一次我回家听对面的宁大婶子告诉我说:“你娘经常说:‘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放他走的!’”简短的一句话里面含着多少辛酸、多少悲伤啊!母亲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啊!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归去,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母亲去世时却不在身边是季羡林心中永远的痛。季老在晚年每当谈到母亲就会泪流满面。 季老不仅学贯中西,融会古今,而且在道德品格上同样融合了中外知识分子的优秀传统。中国传统士大夫的仁爱和恕道,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坚毅的气节和情操;西方人文主义知识分子的自由独立精神,尊重个性和人格平等观念,开放创新的意识;这些优秀传统都凝聚融化在季老身上。所以,他能够做大学问,成大事业,有大贡献,他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一面旗帜和榜样 季老和胡乔木是清华的同学,两人交往半个多世纪,对于这样一个做高官的同学,季老却从不主动拜访,而对于胡乔木没有架子,季老很客观的做过高度评价。他说“平心而论,乔木虽然表面上很严肃,不苟言笑,他实则是一个正直的人,一个正派的人,一个感情异常丰富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不久,胡乔木离开了人世。《留德十年》出版之后。季羡林觉得按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做法,该到胡乔木的坟上去焚烧一本,送给他的在天之灵。但是,遵照胡乔木的遗嘱,骨灰都撤到曾经工作过的地方了,骨灰盒没有留下,真正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了。 季羡林自传读后感(三) “做一个普通的人”是我读完《季羡林自传》的最深的感受,然而这感受本不应该是我最想要的。 我初次接触季羡林先生是初二时我有一次机会在书店里看到了他的一本散文集。随意地翻了翻,却不禁被他平时而又毫不卖弄文采的的文章吸引住了,于是我就开始收集他的资料了解他,并最终买了一本《季羡林自传》来仔细研究他是如何成为一个语言大家的。然而在读完整本自传后,我最深的感受,就有踏踏实实做个普通人。 季羡林先生说自己小时候是非常贪玩的,但是家庭贫困和他叔父的严教使他不得不好好读书,最终出人头地考取了留美学校(清华大学)。但季老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他自己是一个毫无大志的人,他的理想只是长大后有个好工作能够糊口,高中毕业后的他没有抢到邮局的工作这饭碗,无奈回母校教书,后来他教不下去了,正好清华与德国签订了留学条约,德国让中国学生赴德留学。季老抓住了这机会通过了考试,一心想着出国“镀金”,回国后工作好找。读前面这些季老的经历,不禁使我感到好笑,季老在早年居然也是一个急着找工作的年轻人,然而为什么他又能成为一个大师呢?后来由于二战爆发,季先生不得不在德国呆了十年,然而这十年他没白费,苦心求学的他受尽了“洋罪”,二战的德国是法西斯的基地,季先生在饥饿与战火中刻苦求学,终于拿到了博士学位高高兴兴地回国了。然而好景不长,在季老回国十几年后文化大革命就爆发了,这位博学的大师在这十年里完完全全成为了一个庸人,新中国成立才不久,人们是多么的有激情,多么地热爱祖国,多么地拥护共产党!季老也是如此,但是他却不知道灾难已经来临。他亲眼看到一批又一批的人被批斗、折磨,然而他却在小心翼翼地保护自己,毕竟季老不是圣人,他也同样地在这十年里迷失了方向,直到最后灾难降临到他自己的头上他方才感到生不如死。他自杀未遂,被红卫兵抓去批斗,最终浑浑噩噩地度过了这十年。改革开放的到来又使季老欢喜不已,78年以后,他又像是重生了一般重新成为了一个学者,大量的着作被发表,他被评为了“国学大师”和“国宝”。一直到他垂暮之年他仍然笔耕不辍。 季先生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人才,幼时读书,青年时出国留学,(www.wolizhi.com)中年参加工作为生活奠基,晚年做学问。这或许是很多人向往的平凡出奇迹的人生,然而这对于现在的欠发达地区的我们来说又是很难做到的,因为这中间的付出是巨大的,每个人都有机会,但不一定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付出就是成功的人活着的义务,人或多或少地都要承担这义务,但逃避这义务的中国人就得成为社会底层人物,能较好承担这义务的中国人就能找到工作,能很好承担这义务的中国人就会成为大师了。成不成为大师倒是其次,最重要的是看人的价值,季先生学习一生,就像胡适、郁达夫那样为了学问而工作,他的人生虽不像毛泽东那样富有传奇色彩,但是他的人生价值从长远角度来看,的确是很多人无法比拟的。他对中印文化的研究及几种稀有的语言的研究的结果是全人类共享的,其意义之深远是不可测的。 这样像季羡林先生的人生不正是为我所求吗?还是抛弃梦幻与琐碎的回忆,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学生吧。 寻梦季羡林读后感 海棠花季羡林读后感 季羡林听雨读后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