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读后感1500(一) 《水浒传》一书记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位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读完全书,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只有两个字:忠,义。 忠,即是对自己的祖国,对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尽心竭力,宋江在种种威逼利诱之下,仍然对自己的祖国忠心耿耿,这就是忠;林冲的妻子在林冲被逼上梁山之后,对高俅之子的凌辱,宁死不屈,最终上吊自杀,这也是忠。在当今这个社会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个“忠”字,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一个“义”字。 一个“义”字,包括了太多的内容,《水浒传》中一百零八位好汉为兄弟、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就只为了一个“义”字;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为一个“义”字。,由此可见,一个“义”字虽然只有三笔,有时却要用一个人的生命去写,在现实生活中,给人让座几乎谁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于危难之中却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因为它需要有相当的勇气,甚至是一命换一命的决心。 义,可以解释为正义,一个具有强烈的正义感的人,就是一个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好汉,舍生取义,难道是他们不怕死吗?他们为了正义,为了真理可以奋不顾身,因为强烈的正义感清楚地告诉他们,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值得用生命去奋斗的,一个没有正义感的人,是不会理解这些的,因为他的正义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奋斗的激情已经被冻结,他的灵魂被社会中一些丑恶的东西同化了。 我还清楚地记得《水浒传》英雄中有一个黑大汉,他生性鲁莽,性情暴躁,经常为小事与他人发生冲突,甚至搞出人命案,但他却能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令那些丧尽天良的家伙们闻风丧胆,在现实生活中,虽然没有这样惊心动魄的大事发生,但“义”字却渗透著我们的生活,对朋友讲义气,是小义;对素不相识的人或事物也用一种正义的眼光去看待,就是实际意义上的大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大义的民族,当日本侵华,多少义气凛然的革命烈士,用他们的满腔热血,誓死不屈,才成就了今天蒸蒸日上的祖国;董存瑞舍身炸暗堡,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这些都是炎黄子孙大义的延续,是中国历史上挥之不去的光辉。 一个人,可以不相信神,却不可以不相信“神圣”,当前,我们青少年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因此,这也是我们民族大义的根本所在,让我们相信这一份“神圣”,用自己的双手去维护这一份“神圣”。 名著读后感1500(二) 它就是《谁动了我的奶酪》。这本书讲述了两个小矮人和一对小老鼠寻找奶酪的小故事。在故事中,作者虚构了四个角色:小矮人唧唧和哼哼、小老鼠嗅嗅和匆匆,分别代表著我们的不同方面,即复杂的一面(小矮人)和简单的一面(小老鼠)。奶酪的意义则很广,它可以代表著是一种物质的享受,或者是意味著健康、休闲的生活,或者是给我们带来的荣誉,等等。两个小矮人和这两只小老鼠分别以不同的方式在一座迷宫里寻找梦中的奶酪。有一天,它们都在迷宫的一个角落里找到了它们自己想要的奶酪。那里各样的奶酪堆积如山,它们痛快的饱吃了一顿。此后,每天都来到这个奶酪站,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日复一日,终于有一天,它们都发现,所有的奶酪不翼而飞,精彩的故事从此而展开…… 其实,小老鼠嗅嗅一早就嗅出了奶酪的变质,那个奶酪站不见了奶酪,两只小老鼠并不感到惊讶,对它们来说,问题和答案一样简单:奶酪站的情况发生了变化,所以它们也应该随之而变化,采取行动去寻找新的奶酪。 生活中,人的思维往往受限于各种所谓的阅历、情感等控制,当决定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要经过一番思想斗争,过多的思前顾后,因害怕困难而变得胆怯、畏缩,就这样反复深思熟虑的过程里,错过了好的时机,失去了许多发展的机会和机遇。当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我们要像小老鼠嗅嗅和匆匆一样,以灵敏的嗅觉和触觉去发现其中大大小小的变故,进而迅速调整自己的步伐,适应新的环境。人不能改变大环境时,就要积极去适应新环境。这时候如果思想固执,不懂得改变,就一定会被淘汰。 两个小矮人唧唧和哼哼在失去奶酪的一段时间内常常愤慨“到底是谁动了我的奶酪”,难于接受突然的变故,怨天尤人,怒气冲天。每日往返于原来的奶酪站,期望等待奶酪回来。后来,其中的一个小矮人唧唧在几经思想斗争后,终于明白——正是恐惧让自己裹足不前,事情发生了改变,就再也变不回原来的样子了。这就是生活,日子在往前走,就要随之而改变。 人一旦醒悟,意识到自己并非是没有能力、其实是脑子里有诸多因素在制约著自己的行为才望而怯步时,就能够调整好心态,改变前进的思路,学会舍弃一些陈旧的东西,吸取教训,以全新的面貌和姿态去迎接新的东西。人是有著复杂思维的高级动物,有时候要把繁杂的事情简单化来处理,不能有过多的情感和包袱,有时候也要去深思事情的原委,分析事物的本质,不能被表面的量变所蒙蔽,这两种方式并不矛盾,它在唯物辨证法上是对立而统一的。每一种环境和事件,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去分析如何处理和解决问题。我们不该像小矮人哼哼那样,因惧怕变化而否认和拒绝变化(外部环境不是个人所能够左右的),应该学唧唧一样,认识到其实变化也可以使事情变得更好,要及时的调整自己去适应新的变化,这样才能在变化的年代找到我们正确的道路,才能找到属于你的奶酪,才能获得成功。 诚如一名人所说——生活是一座迷宫,我们必须从中找到自己的出路,我们时常会陷入迷茫,在死胡同中搜寻,但只要我们始终深信不疑,有一扇门就会向我们打开…… 名著读后感1500(三) 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 几千年的中华文化,沉淀在一本散发著油墨书香的《论语》之中,任凭他在岁月的风箱里被剥落的斑驳朱漆,任凭他在时间的长河中刷洗的一字不剩,然而这其中的灵魂所包含的所有美丽文化都以他安详的姿态静静的躺在那泛黄的纸张上。像阳光,播撒我心中知识的种子;像雨露,滋润我向善的灵魂。 读《论语》,本只是为了完成老师看好书,写读后感的任务,可看著看著竟在书中发现了一个个灵魂,一个个穿梭于“仁”、“学”、“君子”与“小人”之间的灵魂。我还看见了一个“君子坦荡荡”的孔子,一个“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孔子,一个“刚、毅、木、讷”的孔子,一个“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孔子,一个“事父母能竭其力”的孔子,一个…… 孔子是很讲究学的,在他的《论语》中就有学而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告诉我们“学”与“思”之间的相辅相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告诉我们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的学习态度才会进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告诉我们其实学习也是一件十分快乐的事,重要的是把握好自己的心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告诉我们要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地治学:“温故而知新”告诉我们学了就要重新再复习一遍才能学到更多的东西…… 同样的,孔子也是个孝子,大爱存在他的心中,不只是对人民的博爱,还有对长辈们的孝爱。可是如今的人们渐渐地对孝这个字的认识越来越淡薄,原本闪光的字眼逐渐褪色,逝去了原本的光彩,而人也就因此这样坠入了一个他们自认为的美丽却又失重的世界。孔子说:“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这句话完全颠覆了平日里人们眼中的孝子形象。也许你以为孝就是听父母的话,帮父母干活,有好吃的就给他吃,那你可就大错特错了!孝,是在心理上的安慰,而不是物质上的丰富;是对得起父母的期望,而不是为了他们的期望而去做一些损害道德的事情;是爱自己,而不是不顾自己的安危让父母担心、忧虑。 在《论语》中有一句话令我深思熟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才能,就是我们班这个小小的集体也会有“姚明”“王羲之”“达芬奇”“宋祖英”“华伦庚”“冰心”等。有的人学习不好,可是篮球却是动若脱兔;有的人体育不好,可是书法却是龙飞凤舞;有的人书法不好,可是绘画却是栩栩如生;有的人绘画不好,可是唱歌却是娓娓动听;有的人唱歌是五音不全,却是满脑子的数学;还有的人对数字一点儿也不感兴趣,倒是写起作文来便妙笔生花了……都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话不假啊。每个人的优点都值得我们去学习,每一个不起眼的普通人都能够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教导我们,使我们更上一层楼。我们要多向我们身边的所谓平凡人学习他们好的一面,就像是置身在一片树丛中的一小株嫩苗,在旁边许多的植物滋养下茁壮成长,并且长成一棵坚韧不拔的大树。树之所以高大,因为有了嫩苗;山之所以伟岸,因为有了石子;海之所以壮阔,因为有了水滴;人之所以闪光,因为有了那些所谓的平凡人! 《论语》是道德与智慧的凝结,是中华文明的汇聚,是一位谆谆教导的老师教会了我们为人处事的道理,更是引领我么向上的阶梯。 薄书一本,细读一遍,终生无悔。(www.wolizhi.com) 外国名着读后感800字 名著读后感作文500字 400字名著读后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