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录》读后感

分类:读后感来源:励志网阅读:3040

《沉思录》读后感(一)

《沉思录》读后感

《沉思录》的作者是马可·奥勒留,被誉为“帝王哲学家”。作为古罗马帝国晚期的一名有名的君主,也是着名学派斯多葛学派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幼时坦率真诚便赢得了赫德利安皇帝的好感,之后便成为了皇帝的后嗣,最终与维勒斯共享皇权,但是显然后者不如奥勒留名垂千古。

马可·奥勒留在位的二十余年,罗马帝国正处于一个衰亡崩溃的时代,战乱频繁、灾害不断更为加剧了这一趋势。即使他夙兴夜寐,坚定不已地工作,也无法挽救一个病入膏肓的帝国。面对一个时代的悲剧,他大多数时间不是呆在罗马,而是在边疆或行省的军营里。《沉思录》也就是他写给自己的书,其中便可以看出很多“你……”,而不是一般写给读者的“我……”。由此,他对于人生、宇宙与帝国的思考也掺杂了斯多葛学派的特色,面对乱世,更希冀个人的品德来获得自我抚慰。

他是罗马皇帝,也作为这一哲学学派的一个代表,另一个着名代表是奴隶出身的爱比克泰德。两个人的出身与社会地位极为悬殊,但是并不妨碍他们拥有共同的一个生活状态。从书中隐约透露出来的,对于人自身精神力量的巨大作用,有着极为繁重具体的描述,但是对于一个时代来说,并不足够。

这本书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尤其是积极进取的年轻人来说,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因为这里面强调的是个人努力接受宇宙的一切,忍受生活的一切,并把这个作为磨砺自己的存在。如果有可能的话,也可以尝试运用你的观察与理智去教化他人。当然,这种处事方式需要极大的克制与自持。因而,他更适应一些需要时刻谨慎与保守主义倾向的人群,可以提供个人一个自我反省与避免犯错的参照。而且作为一个庞大帝国的皇帝,其中很多君主的思考层面也适用于国家层面的治理。其中提及的一种世界主义的包容心态,也确实值得后世借鉴。

我们每个人都像是出演一台戏,终究有谢幕退场。这就是人的命运,不管准备好与否,都该为后来人腾出地方。或许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本书提供我们的人生思考是极其有益的:幸福在于做好你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情,享受你的本性自由。这也是福柯所说的“生活美学”与“自由实践”。换言之,运用你的理性与道德智慧,追求一种井然有序的生活。

《沉思录》读后感(二)

我怀着好奇的心情去读了这部具有神秘色彩的哲学书籍,发现该书并非一本“快餐式”的心灵鸡汤,亦非具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而引人入胜的着作,而是初读可能会令你大失所望且略感索然无味,但细读之后你就会觉得该书充满睿智而富有哲理,朴素无华、平淡无奇,但却直达你的心灵,是一本需要用心慢慢去品读的书。《沉思录》是一本像对着镜子拷问自己灵魂的语录体作品,极如中国的《论语》,思想的火花闪烁着人类的智慧,充满浩然正气和深远大气,读起来令人冷静,发人深思。

欲窥见该书深邃的思想和高贵的灵魂,必须了解作者的生活生长的背景。马可。奥勒留。安东尼于西历公元121年生于古罗马,其所受的教育不是学校教育,而是分别由私聘教师指导授业,他主要的训练是斯多亚派哲学,所以他自幼即学习着过一种简单朴素的生活,习惯于吃苦耐劳、锻炼筋骨,他体质瘦弱,但勇气过人,对于骄奢逸荡之事则避之唯恐若浼。其作为曾经盛极一时的罗马帝国最后一个皇帝,即位后就遭遇战端的起起威胁,内忧外患,交相煎迫。作为军人,他战功赫赫,但此时的古罗马国力日渐衰落,民不聊生,马可。奥勒留纵使夙夜兴公,也无法阻止古罗马帝国的大厦轰然倒下。梁秋实曾评论,“自古以来,有操守有修养的哲学家历代都不乏其人,位居至尊,叱咤风云的皇帝也是史不绝书的,但是以一世英主而身兼苦修哲学家者则除了马可·奥勒留外恐没有第二人。”

读后《沉思录》,我受益匪浅,深受启迪。

第一,保持内心的宁静。

“人总是想退隐乡间、海滨或者山林,你必定也对这种退隐生活十分渴望。可这种想法只是多见于最庸碌的常人,而你则有能力决定何时隐退到自己的内心。只有隐居到人的内心,一个人才能收获最多的平静和最少的烦忧,尤其是如果他内心思绪万千,只需凝神内视,即可立刻回复平静。我确信宁静正是心灵深处井然有序的表现。不断地隐退到自己的心灵深处吧,这样你就可不断获得新生。”每次读到《沉思录》这段话,我就沉浸享受在哲人马可。奥勒留所营造的静谧世界里,自然也就更加明白陶渊明的“身居闹市中,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迩,心远地自偏”的意境。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在以金钱和名利为代表的诸多欲望无法满足而感到烦躁不安,感到忧郁无比的滚滚红尘中,只要我们能“退隐到自己的心灵深处”,保持一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气质,守护心灵的净土,历练内心的从容,收获内心的平静,解除自己内心的焦灼,就能找到自己的“世外桃源”。

第二,淡泊名利,不忘初心。

“有多少人在享受赫赫威名之后被人遗忘了,又有多少人在称贺别人的威名之后亦与世长辞”。是呀,不管你官多大,不管你多富有,也不过是“日食三餐,夜宿一隅”,我们不能被“名利”遮望眼,而忘却身边更美好的东西,不能被“名利”所羁绊,而失去真正自我的自由,“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就是最佳的佐证。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我们不必纠结于过去的种种伤疤和痛苦,桎梏于历史的层层包袱,亦不必迷茫于未来的种种未知,恐惧于将来的袅袅迷雾,不争名夺利,不沽名钓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为利所动,不为名所惑。我们应抓住“现在”,珍惜当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去快乐迎接崭新精彩的每一天!

第三,自警自省。

“你错待了自己,我的灵魂,你将是不再有机会来荣耀自身。每个人的生命都是足够的,但你的生命却已近尾声,你的灵魂却还不去关照自身,而是把你的幸福寄予别的灵魂”,作者好像一个异常严峻而又平和的人站在镜子面前,对自己的一种自省,喟叹和沉思。《论语》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正是对该段话的穿越时空的遥相呼应。当今诱惑就在眼前,陷阱就在脚下,危险就在身边,我们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头悬利剑,如临深渊,慎独慎微,勤于自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报国之举,常励奋进之志,常怀律己之心。“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做到自身正、自身硬、自身净,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第四,坚守信仰,坚定信念。

法国雷朗如此评价马可。奥勒留,使人有这么一种朴实的信仰:面对宇宙自然,一颗高贵的道德良心,是任何种族、国家,是任何革命,任何迁流、任何发现都不能改变的。“那操纵你的是隐蔽在内部的信念”,“要像屹立于不断拍打的巨浪之前的礁石,它岿然不动,驯服着它周围海浪的狂暴”,人必须有信仰。英国培根说过,有伟大信仰的人,生活永远放射着光芒。人生有了信仰才会拥有前进的动力,才会拥有奋斗的目标,才会拥有更美好的未来。文艺复兴时期的乔尔丹诺。布鲁诺用生命坚定了自己的信仰“愚昧不会永远战胜真理”。我们革命先烈为了实现共产党人的信仰,在革命中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只有坚守信仰,坚定信念,我们的人生才能绽放耀眼的光芒,人生才能更加美丽辉煌!

《沉思录》读后感(三)

《沉思录》的第一卷就让我印象深刻。在这一卷中,马可·奥勒留叙述了很多从他人身上学到的优良的习惯和美好的品质。可以说,有很多甚至是相当繁琐和细小的生活细节——譬如说他从拉斯蒂克斯学会了以朴素的风格写信。他善于看到他们的优点,并且乐于学习这些优点,使之成为自己的闪光点。在第一卷里,你可以找到交友心得,读书方式,大度、友善、简朴、谦虚、善思等等的生活经验。看过第一卷,不由得就会想起《论语》里“三人行,必有吾师焉”这句话。虽然我们中国人有很多都能流畅地背诵此句,但事实上,很少有人能够去实践。更多的人会选择注意周围人的缺点,而非关注他人的优点。就这方面来说,显然马可·奥勒留这位古人比我们现代人做的更好。就我来说,马可·奥勒留更令我佩服的不仅仅是关注他人的优点,并且学习他们,而是他在关注他人优点的同时不会单纯模仿他人的行为。他有更好的选择——思索这种行为背后代表的品质并贯彻它们。一般来说,好的行为习惯的确有助于人的成长,但更重要的应该是内心的东西。举一个比较中国化的例子:酒肉和尚。一般来说,酒肉和尚是比较令人讨厌的,因为在传统观念中,和尚应当遵守清规戒律,保持身心的洁净,因此喝酒吃肉是违反和尚的戒律的。然而,在中国对于酒肉和尚还有一种说法,就是“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这句话大概的意思就是和尚犯了吃荤这一戒律也没什么大不了,只要心怀佛祖,一心向佛就行了。坦白说,我是这种说法的支持者。真正的“佛”应当是精神和灵魂上的,不必太过拘泥于形式,形成食素、朴素生活方式固然有助于帮助人们摒除俗世,避免被万丈红尘所扰,但太过在意也会成为一种执念。因此,当我们向别人学习的时候,不仅仅是要模仿他们的行为模式等外在表现,而是应当透过现象看本质,学习更深层次的东西。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有那种能力看清楚,所以适当的模仿也是完全必要的,我们所要做的仅仅是不单单满足于模仿而已。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从马可·奥勒留身上学到很多。

这是一本用灵魂写成的书。人这一生,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能战胜自己的人,便能战胜一切,而这也是我们最容易忽视的一点。“待人宽,责己严”的古训人人都知道,但是在工作和生活中,却不容易做到,所以马可说,“不要不情愿地劳作,不要不尊重公共利益,不要不加以适当的考虑,不要分心,不要虚有学问的外表而丧失自己的思想,也不要成为喋喋不休或忙忙碌碌的人。”我们应该做的,是多将思想放在自己的身上,每日三省,想想自己能为家人、为社会做些什么。因为,注意别人的缺点和行为,将使我们忽略观察我们自己的缺点和行为。

沉思录读后感 沉思录英文读后感 读沉思录有感

转载文章请注明原创出处。
阅读更多读后感请访问沃励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