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就是数学》有感 文/黄招团 《我就是数学》这本书是数学特级教师华应龙写得一本教育随笔,分为六部分“课前慎思”、“课中求索”、“课后反思”、“听课随想”、“评课心语”、“生活感悟”。每一篇随笔真实且实用,如同华老师就坐在我的对面娓娓道来,读后深深被华老师的幽默、干练、善于思考、喜欢钻研所吸引,现将我的读书感悟与大家分享: 一、尽你的全力,求得最好的结果 书的开始引用了艾森豪威尔年轻时候和家人玩牌的故事,华老师认为所谓的差牌,其实就是考量我们眼力和心力的“金牌”,能把差牌打好,才是最大的成功。在工作生活中,我们难免遇到难堪的、不如意的事,华老师是怎么做的呢?他用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例子为我们讲述了自己化尴尬为有用的教育资源,因脑袋磕破需要戴着帽子上课,他把自己戴帽子和要学的小括号的作用这一知识点巧妙的结合起来,磕破的脑袋和一顶帽子成了一件难得的“教具”,把尴尬的事变成了有趣的资源,课上得让学生恍然大悟。这样充分利用的教育资源并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靠他认真的思索换来的,事物之间总是存在着微妙的联系,关键是发现那种联系,功夫没有错用的,你以为劳而不获,实际上在潜意识中我们已经获得了无形的效果。纵观全书,华老师无论是在课前、课中、还是课后,都在用心、尽力的思考,认真对待,及时反思,从尴尬中思考,从错误中思考,去寻求最精彩的课堂,金点子并不是专属于一个人,它是在坚持不懈的思考和付出后的收获。 二、自己的教学,除了知识,还能给学生留下些什么? 华老师不仅注重精彩的课堂,更注重敬畏童心,思考自己的课能给学生留下些什么?他认为教学要成功,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启迪智慧,更要点化生命。他不怕“质疑”并感谢“质疑”,会因为学生一句质疑的话,在课后及时反思,查阅大量的资料,给孩子们更好的成长引领方向,同时也给自己“储蓄”了新的“发现”和进步。他的课不只是死板的教知识,更引导学生玩数学、做数学,在生活中发现问题,用数学方法分析、解决问题,让学生欣赏数学,感受数学的价值,让数学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枯燥的课堂变成“会飞”的课堂,点燃学生生命的火焰,保护孩子们会“飞”的能力,带领学生一起飞。 孩子的教育不应该只是成绩,还要有心态、有思维方式、有行为习惯,如果我们在设计教学和课堂教学中,想一想,问一问:自己的教学除了知识,还能给学生留下些什么?这样教出来的孩子,还会是呆板、麻木,只会做题,不会思考的人吗?这样的课堂带给我们的还会是止步不前吗? 三、感悟生活,品位幸福人生 人生不止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想象中,华老师这样的特级教师,应该是忙碌到脑海中只有课例教学,没有生活。其实不然,他更是一个懂得生活、感恩、不懈追求的人。他感恩恩师,不忘对自己的点滴帮助;感恩孩子,会不忘细节的给学生说谢谢,感恩生活中的质疑带给自己的点滴帮助,更感谢自己的不放弃,带给自己的进步。化老师从一个不成熟的小学教师成长为特级教师,源于自己不懈的追求,他把对生活的感悟带到教学中,不仅教给孩子们知识,更影响孩子们去感悟生活,潜移默化的去影响孩子做人的道理,品位幸福的人生。南北都是路,风景不一样,连大师尚且如此,我们对待生活,是否也应该多一份从容、豁达和大度?做一个热爱生活、心向阳光的人,做一个春风拂面的人,影响身边的亲人、朋友、孩子,去感悟生活中幸福的点点滴滴。 华老师不仅课上的让人流连忘返舍不得下课,随笔也写得真诚亲切让人舍不得放下,书读完了不是结束,比读书更重要的是把华老师传授给我们的精髓学以致用,活学活用。最后想用一首诗《断章》来结尾: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来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心在哪里,智慧就在哪里,愿我们创造风景的人,更是看风景的人,我们的教学,圆了孩子们的梦,也圆了我们的梦。 读《女巫》有感 读《致加西亚的信》后有感 读《致良知》有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