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美国治肺癌》读后感

分类:读后感来源:励志网阅读:1355

《我在美国治肺癌》读后感

《我在美国治肺癌》读后感

文/安娜酥

癌症,这个所有人厌恶的字眼,彷佛看到这个词就本能的躲闪,却已经成为你我大多数人最后的必经之路,既然避之不及,何不多了解一下它呢?做药的朋友昨夜发了我这篇文章,由于早睡直到今晚才得以有空仔细阅读完成,结合之前家父生病治疗种种,真的是感慨良多,情绪泛滥提笔记之。

首先想到的词就是幸运,癌症是很复杂的病症统称,每个患者所患癌的种类都可能不同,正如文中老人所述“RET变异所导至的肺癌虽只占全部肺癌的1.5%,但却有两个精准靶向药物,Blu-667 和LOXO-292,而其他许多癌症,都还没有如此精准的靶向药物。” 恭喜他中了大奖,登上了苍茫大海中的那条扁舟,大多数的患者在做过对比测试后根本没有任何靶向药物可以使用,只得回归传统疗法任其发展或者一同毁灭。

我看到了幸运背后的那些偶然中的必然。这其中很重要的是知识技能的经年储备,文前介绍中写道:“老人早年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医学系,1990年代初赴美从事医学研究,入美国籍,2021年从美国礼来制药公司癌症研究岗位退休,2021年10月被诊断罹患非小细胞肺癌后回美国诊断治疗至今。”

得病之后求医问药,是每个患者和患者家属都会做的必经阶段,但是文中老人查询新药信息,沟通药厂和医院,与医生讨论病情和治疗方案,出现问题时候的及时判断和解决都和他常年关注职业发展,不断完善相关知识,努力提升业务水平分不开。而这一点,却是绝大多数患者和患者家属很难做到的事,就算是学医行医的人群中,能够达到经常自主学习,时刻与世界同步最近研究成果的又有多少人呢?更不要要求医盲大众去搜索哪些晦涩难懂的药厂PAPER了 (不得不夸赞一下方姨这个活雷锋,把最新的医药资讯免费翻译成简讯给大家分享,虽然很多不需要的时候看不下去吧,但是我想真正需要的时候那价值一定是无限的)

我看到了是老人积极健康的求医态度。患病后患者的情绪会经历几个阶段,从最初的怎么可能是我?到坚定信念抗击病痛,再到不治了死了算了,再到我不想死快给我上药,可能会反复循环,病痛的打击和药物的副作用给予肉体上的残忍侵害,一次又一次的指标未见好转或者愈加严重给精神上进行巨大的锤击,情绪也就因此波动不定。

保持良好的积极态度,除了患者对自身病症了解之外,周围环境的影响因素也不容忽视。中国不同于美国简单明了的就诊环境,没有周围各种好心亲戚朋友跑过来给予指导建议,没有那么多知名老中医的祖传秘方,没有各种编造的虚假故事劝告你医院都是骗钱的回家调理心情最重要…… 当李咏在美国抗癌失败的新闻发布时,特别理解他为何举家去美国就医,除却最新的医药技术不表,单纯的就医环境足可以让患者在最后的时间里过的轻松过的快乐。

最后说一下对于新药研发的感受。我是曾经在北大肿瘤医院入组的患者家属,当我们来到北肿看诊专家时,被告知有这样一个符合家父当时条件标准的入组项目问我们愿不愿意参加,但是有百分之五十的概率会分到对比组。我们仨在北肿旁那个狭小的宾馆里一致决定要试一试拼一把,于是开始了为期两个多月小白鼠的实验,直至指标不再符合条件要求。

在父亲去世后的那年诺贝尔奖颁布时候,那个拗口的药物名称出现在医学奖项中的时候,我特别释然,如果当年没有尝试没有拼一下,我想我会一辈子悔恨和自责。

现在,世界各国都有很多药物正在临床试验中,各国药厂也积极和国内的各大医院招募志愿者参与临床实验项目,但是据做入组的闺蜜抱怨,人数一直不太乐观,这和我们一些人封建的价值观分不开。

人固有一死,但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牺牲奉献精神何尝不是一种美德,为科学和人类进步做些贡献也算一种人生价值的体现,更何况有一定的概率能有效果。毕竟临床实验也是经历过多少次的动物实验成功之后的最后步骤。文中说:任何一个有效药物的诞生都凝聚着众多研究者的心血,无数次的失败才有了最后的成功。感谢药物研制者们的辛苦付出。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最大的难过不是放手,而是还有选择的时候放弃,会在日后淹没于无穷无尽的愧疚与自责当中。逃避现实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不如直面面对,勇敢决策,相信科学,给自己给家人争取一个生的机会,哪怕没有得到幸运之神的眷顾,起码心灵上不会不安。

“据悉,全球每年有500万人死于癌症,其中中国有275万,北京在过去的10年里肺癌增加了43%,预测未来的10年——20年里,中国每家都会有癌症患者。社会需要大量的癌症医生,同时人类攻克癌症的曙光已经出现。年轻人,加入进来吧,进医学院,选择癌症专业,患者需要你,你的亲人需要你!”我想,这文中最后一段,可能是老人最想说的话吧。

虽然现在更多的信息是关于医患关系、医生待遇差工作强度大等具体的事件,但如果跳出这个格局向更高一层的人类发展来看,医科依旧还是受人尊敬的学科,医生还是受人感激的职业,如果医生本身能够提升专业技能水平,如果患者也能提高素质,该多么和谐,我希望自己能够看到那一天吧。

李开复自传《世界因你不同》读后感 《幸福教育的样子》读后感 《创造世界记录的超级水稻》读后感

转载文章请注明原创出处。
阅读更多读后感请访问沃励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