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81号影评(一) 惊悚片《京城81号》上映声势浩大,同类型影片能这么高调的极少。影片首先是的确耗费了高额的成本拍摄,而且也有吴镇宇、林心如、莫小棋等明星主演,从阵容到制作规模都堪称精良。影片上映两天即宣告票房过亿,在国产惊悚片里破了票房纪录,现在只需要等待地看着票房最终会定格在哪里。 《京城81号》的导演叶伟民、制片人和编剧是文隽,两人也是老搭档了,合作过《绣花鞋》、《人在囧途》等多部类型各异的作品。但两人对于惊悚片显然有更好的理解,作为从香港到北京发展的电影人,叶伟民导演最初也是在摸索内地电影的制作脉络,毕竟不能像香港电影那样天马行空,尺度是有的,怪力乱神不能出现,怎样在尺度和观众口味间找到平衡,很有必要。 从影片《京城81号》来看,这部作品可以说是叶伟民在内地惊悚片类型中的成熟之作。因为导演很好处理了平衡问题,影片既有紧张悬疑的惊悚氛围,同时故事还能说得圆。前半段的故事做得很恐怖,奇异现象层出不穷,特别是在3D效果的烘托下,更显得阴森恐怖。但是后半段就开始剥开层层谜团,最后真相大白,整个过程不显得突兀,而且故事转折不生硬,在可以正常接受的范围。 把一个惊悚故事说的圆满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毕竟不能把故事结局推向超自然的方向,所以就需要一个现实的走向。但观众不愿意故事走向平庸。这在之前的惊悚片里面一直是个问题,这回在《京城81号》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故事张弛有度,悬疑氛围烘托的好,把结局也收到恰到好处。作为香港电影人的叶伟民,给国产惊悚片做了一个好的范例,值得今后的同类型作品借鉴。 过去的惊悚片投入成本太低,有时候100——200万元就拍完了,导致服装、布景、道具都极为简陋,如果是发生在民国的故事,都很难让观众产生带入的感觉,因为电影中的布景实在没有那个年代的质感。这回《京城81号》算是在布景和服装上面用了心思,同时还很好的使用了81号宅院的这个场景,利用景深制造出很好的3D效果,这些视觉体验在过去的惊悚片里是很难见到的。 看过《京城81号》,整体而言,惊悚片在未来的内地市场依然是大有可为,还有很大的潜能值得去挖掘,这个类型片一直很受欢迎,但精品较少,《京城81号》应该算是精品中的一部。 京城81号影评(二) 前几年看奥斯卡大导演马丁?斯科塞斯的《禁闭岛》,惊为神作,一部电影讲两套故事,你中有我,井河不犯,真是天才的剧本。谁知影坛代有人才出,这才几年,如此神举就被后辈达成了。《京城81号》也有这么一条可以双重解读的故事线。不过,与其说是主动创作,倒不如说是被逼出来的。熟悉中国电影的观众都知道,由于某机构的三令五申,国产电影——不论类型体裁——绝不能出现违背科学主义发展观的“鬼”。所以既要拍鬼故事,又要实际上“没有鬼”,就需要多重努力。 《京城81号》有两条平行的故事线。当代线是没有鬼的,一切都用幻觉解释过去了,观众也不难猜到真相。而民国那条线,要处理成“无鬼论”就需要点手段。主创动用了三层缓冲带,才钝化了鬼的存在感。首先,让这一切发生在过去,拉开与观众的时间距离,就好比古装片的大侠可以飞檐走壁,时装片只能凌空飞踢,时间背景对故事的可信度有着微妙的影响;接着,让那段鬼现身的情节,以一种心魔作祟、因果报应、咎由自取的情绪来演绎,造成“-到底是不是鬼干的?-你说是就是呗!”的心理效果;最后,影片再交代,这个故事本身,也出自一个别有用心者的叙述,那么连故事的真伪,都要打个问号了。这一切精心设定,加在一起的成效就是:观众实实在在看到了“厉鬼复仇”,鬼还不时从3D银幕中伸出手来,但从逻辑推断,又压根没有鬼,这种擦边球,乒乓冠军也打不出来,某局再只手遮天,也只能开绿灯了。 如今的观众见多识广,但大概不包含恐怖片领域。我注意到很多朋友在看国产恐怖片之前问:会不会太吓人?或许你觉得这蛮正常。假设一下,有个朋友看《富春山居图》之前问:是动作片耶,场面会不会太火爆,情节会不会太惊险,会不会看完晚上激动得睡不着觉……你肯定觉得这人好傻帽,没看过《碟中谍》更没看过《复仇者联盟》吧。但其实这两种担忧区别不大,我个人认为,国产恐怖片的整体水准与国际顶尖相比,远比《富春》到《碟中谍》的距离更大。所以,看国产恐怖片担心被吓死,就跟担心被《富春》“震撼死”一样属于杞人忧天。当然,这不能怪观众,某局对海外恐怖片几乎全面封禁,所以我们的观众,科幻、奇幻、动作、冒险各路顶级大片都见识过,唯独很少欣赏到国际水准的恐怖片,难怪会对这个类型中的国产片,存在过高的预期。 由于某局的保护,所以国内大部分拍恐怖片的,也就仗着不少观众坐井观天,安安稳稳戴着审查的镣铐手舞足蹈几下,就出来圈钱了。反倒是本片的主创们,在镣铐的锁绊下并不甘心平庸。我看到了《闪灵》的血水横流、斧头砍门,《猛鬼街》的天花板夺人,浴缸凶爪,《迷魂记》的旋转阶梯,等等,谈不上致敬,只是一些置景和意象上的借用,把好莱坞的经典画面变相移植到本土作品里,发挥了独特的戏剧作用。连配乐也相当西化,注意到这一点后,我开了个小差,脑补另一部好莱坞凶宅恐怖片的画面,与音乐互映,并无不妥。他们也懂得怎么拉回东方气韵,中式庭院,如花美眷,古腔古调的台词,大家族的威严和迂腐,加上古今两个时空都落脚在宅院里,成功地压住了基调,没有变成洋泾浜。那些西片佐料就像片中的致幻药一样,隐约地作用于观众的潜意识,增色得很低调,诠释了中西医结合疗效好。 昨天刚看了《小时代3》,撕逼撕得日月无光,漫天飘雪,巧的是《京城81号》也有一段撕逼。撕逼是女人戏制造冲突的法宝,无可厚非,但怎么撕,得有个讲究。《小时代》是你方撕罢我再撕,撕到后来抢着撕,撕了整整半个多小时,直到观众想把票给撕了才罢休。本片的撕逼,气场一点不输,也有互相问候,也有肢体冲突,但撕得干净利落,几分钟就完逼归林,还顺带澄清了几处悬念。 夸了半天,要说不满,也是有的。标题太失败。朝内81号凶宅,是几十年口耳相传的闹鬼圣地,是有文化积淀的,是一个标志和象征。就好比13号星期五,大家一听就毛骨悚然,你拍个《13号星期六》什么的,还指望观众能条件反射地汗毛倒立,那就是一厢情愿了。所以影片改名叫《京城81号》,完全丧失了,这跟西湖大道81号,贝克街81号,子虚乌有巷81号,有什么区别呢?当然,就像鬼怪必须虚构,就像恐怖片不能引进,这也许又是上述的不可抗力造成的,怪不得主创。只能让影迷们对中国恐怖片,发出这样的叹息:愿得一佳作,买票也乐意,我们好歹得到了一部,以后呢? 京城81号影评(三) 因为广电总局审查剧本时对“恐怖”有着独特的定义,所以近几年国产恐怖片创作陷入了僵局。恐怖片因为缺乏恐怖之源,而分化成精分悬疑片和犯罪惊悚片,从而导致这两个片种也跟着陷入僵局。可是随着市场的扩容,有实力的电影人,还是在僵局中实现了突破。就在今年,前有《催眠大师》用传统的悬疑片格局豪取2.73亿票房,后有《京城81号》用精致的恐怖格局两天破亿,大有后来居上,逆袭《小时代3》的黑马相。 国产恐怖片之所以陷入僵局,源于90%以上的创作者和投资人都坚持了一句老话----“好钢用在刀刃上”。那么恐怖片的刀刃在哪里呢?最直观的便是吓人镜头。于是在这句老话的指引下,国产恐怖片的创作思维往往就变成了钱和精力要花在吓人镜头上。先力保吓人镜头的数量和冲击力,再去兼顾电影的其它方面。这一做法乍看上去和好莱坞的类型化工业流水线高度一致,可是实际实施开后,我们会发现其“山寨”的本质。 首先,由于不愿冒风险,又想稳赚钱,国产惊悚片都对成本采取了不人道的压缩比例。换言之,别说好钢了,就连钢都只是一点儿而已。只在刀刃上涂个层伪装成钢,其它都用朽木拼接,已经是制作者们乐此不疲的招数。这种粗制滥造的廉价货所透出的赤裸裸的投机心态,就连脑残的偶像剧,都比拼不过呀。其次,在创作能力不足,又需要加快运作缩短周期,以在单位时间内获取更大利润为压力。很多恐怖片的主创,不得不采取大量的“拿来主义”。刀刃,只要去参考别人家的就好。即便是自家的烂铁磨不出人家好钢打造的利刃,也至少弄出个钝器来。(www.wolizhi.com)反正钝器看着笨了点儿,却也足以致命嘛。 简单来看,要想打破国产恐怖片的创作僵局,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给巧匠以足够的好钢。这存在这风险,也意味着前人从未触摸到的回报。《京城81号》显然是第一位勇于破局的人。无论有没有业内经验,任谁看一眼画面,都能发现其化妆造型、置景陈设、演员阵容、电脑特效上的成本,已经超越当下国产恐怖片数个层级。叶伟民和文隽之前就通过《绣花鞋》的成功证明了精致化恐怖片的细节,可以弥补剧本审查导致的鬼力不足。如今两人的魄力更是大到用A级硬件来打造精品级恐怖片。《京城81号》通体都采用了价值不菲的好钢,甚至比那些号称投资过亿的名导打造的古装大片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和那种吓点先行的恐怖片不同,《京城81号》改编自于雷的小说《朝内81号》,在故事和人设上有着更多的传奇色彩和文化韵味。尽管吓人的点的想象力不算奇特,但是其更精致的表现也足以让观众有多多少少的新感受。况且本片吓人的点已经并非唯一的刀刃。扎实的故事推进、浓烈的情感、氛围十足的老宅,都可以吸引观众全神贯注地看下去。可以说,《京城81号》通过全方位的精致化打造,令国产恐怖片第一次让观众在观影的过程中不跳戏、不笑场。它不一定是最吓人的,却是最安人心的。 很期待《京城81号》的票房可以爆,而且要爆出地震级的效果。因为只有在钱上爆了,才会让那些眼里只有钱的人觉醒。通体使用了好钢的《京城81号》本身没有了恐怖片的一招鲜,却成为了一把真正的利刃,在整个产业的僵局上划开了血淋淋的一刀。 情字路上影评 监视影评 与龙共舞影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