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子戏子痞子影评

分类:观后感来源:励志网阅读:3368

厨子戏子痞子影评(一)

厨子戏子痞子影评

与其说影片《大上海》是一部黑帮片,倒不如说是一部爱情片,当然,黑帮和爱情这两个元素从来都不矛盾冲突,在经典黑帮片《美国往事》里人们记住的,除了“面条”和算计了他一辈子的麦克斯之间的纠葛,还有他和黛博拉之间的情感悲剧,而那句“我们浪费了一生”,虽是“面条”对麦克斯说的,但用在感情上,也同样适用。

在当下遍网的“感觉不会再爱了”的“哀嚎”中,难得有部国产片能如此情深意切地表述爱情,也难得上了年纪的发哥在影片中深情似海一回,还是“我拿生命换取爱”的类型。当片尾成大器怀抱爱人坐在车里,从容面对欣然微笑时,不免令人想起一句话:“心中充满爱时,瞬间即为永恒。”

有的观众或许会纠结片中的成大器究竟最爱谁,其实这不算是个问题,因为人的情感会随着年龄和阅历而变化,虽然有时候并不自觉。一个是青葱美好的初恋,虽然美好但留有遗憾,人们难忘初恋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大抵是怀念年少时爱的那种感觉,仿佛时间余烬中的一抹青炎烛光,影影绰绰,散发出点点暖意,虽不能驱寒,却叫人欲罢不能。人不能穿越,但感受可以,于是不由自主地陷入回忆并全心关照,这是重情之人难以抗拒的宿命。而另一个是陪伴自己走过打拼之路的女人,从年少到如今,仿佛习惯成自然般不必劳心和牵挂,于是惯常易让人的感官迟钝,心灵也一样,除非境况陡转。

个人感觉成大器是爱着陪伴他走了一路的阿宝的,虽然“成宝恋”的结局看上去悲情而虚无,却显得相对成熟,至少在阿宝身上有成熟的因子,她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要什么,她的言行仿佛是对狄更斯这句话的注解:“成熟的爱情,敬意,忠心并不轻易表现出来,它的声音是低的,它是谦逊的、退让的、潜伏的,等待了又等待。”而对成大器而言,最重要的情感是需要熟化过程的,该片的叙事恰恰提供了这样一个熟化过程,他早期被爱而不得(初恋)的遗憾折磨过,后又被得而复失(妻子)的痛苦折磨过,历经过这样反复的碾压后,终于催发出了他心中最想说的、也是阿宝最想听的话。

曾经在北平教堂里的突发变故,让“成秋恋”的两个当事人成为这片土地上的爱情流亡者,此时的枪炮胜过了玫瑰,他们仿佛注定的一般没有未来。而少女阿宝抱着残破的板凳离开时的回眸浅笑,则在表明她会全心全意守护她的爱。似乎对于情感,片中的女人要比男人来的成熟,即便是女配也能散发出这种成熟感,如师娘凌沪生断然和丈夫的离异。

片中的两位女主仿佛代表着不同的情感态度,叶知秋似乎从来都是主动选择的,比如她年少时选择学戏,即便被父亲训责也要继续。再如在北平时她选择放弃对成大器的爱,因为她对这样的感情感到恐慌,更恐慌的是,她对和成大器在一起的生活感到不确定。片尾她的离开虽是被动的,却也是必须的,因为那两个相依的人中间已容不下别人的影子。

相较而言,阿宝总是被动的,她总是在等待,等待成大器表白,等待他回家,“身在曹营心在汉”地等待他回沦陷了的上海……那把有故事的残破过的板凳,配着条极不相衬的腿,在豪宅里显得既突兀又协调,突兀的是风格完全不搭调,协调的是阿宝坐在板凳上的等待和回忆,“我如是等着你,仿佛一间孤寂的屋子,等到你愿意再次见我并活在我心中。在等候中,我的窗子一直痛着。”(by聂鲁达)

人的一生可能会遇到给你机会又逼你至绝境的人,仿佛给你上了堂以生命为代价的课,你却无处躲避,军方背景的茅载恰是成大器的这个劫,成大器称茅载为他人生的魔鬼,茅载其实不仅仅是魔星,他还是催化剂和助燃剂,他的存在仿佛为了应证其他人和事的存在,且不论他的原型是谁,也不论片中其他人的原型是谁,在那个命运多舛的动荡年代,一切都可能发生并随之湮灭。

影片在爆炸和打斗的场面上,可谓下了功夫,不过这些似乎都已化为片中所述爱情的浩大而生动的背景和舞台,而国恨家仇的强势介入也让这个故事有了一些需要的特殊元素。有点小瑕疵的是片中女性的“驻颜术”,30年过去了,奔五的她们容颜还都那么年轻,令人叹为观止。

厨子戏子痞子影评(二)

在《大上海》上映之前,我已经写了一篇博文表示对本片品质的不看好,现如今看完全片之后,跟我预料的相差不多。需要声明的是,如果是在十年之前,我还没有看过这么多港片,或者至少我还没有看过麦当雄的两部《上海皇帝》,也许我会很喜欢这部片子,但是可惜的是没有如果,我只能说我现在的感觉——不喜欢。

虽然《大上海》没有明说人物原型是谁,片中角色名字也尽量避免令人产生联想,但是只要看了开场你就会知道,这根本就是“上海三大亨”的故事,成大器是杜月笙,洪寿亭是黄金荣,茅载是张啸林和戴笠的合体。虽然王晶说这是他准备了多年的故事,但是我怎么看都是参考了麦当雄的《上海皇帝》,片中的主要角色和主要情节在《上海皇帝》中都能找到对应,角色上黄晓明和发哥对应吕良伟,洪金宝对应郑则仕,吴镇宇对应徐锦江+苗侨伟,高虎对应汤镇业,袁泉对应叶童,袁莉对应斯琴高娃,莫小棋对应刘嘉玲,情节上成大器和京剧名伶的感情线,洪寿亭因为一个戏子打了督军的儿子被抓,茅载投靠日本人等等,在《上海皇帝》中都有对应段落。当然,不能因此就说这部片子抄袭,因为既然同是以自杜月笙为原型,人物和情节有重合也是说得过去的。

可是不得不说,在看过《上海皇帝》之后,再看这部《大上海》就只能是索然无味,看到开始就基本上可以猜到结尾了,没有任何惊喜。《上海皇帝》用了两集的篇幅来详细讲述杜月笙的生平,人物扎实、过程详细、细节生动;《大上海》只有一集的片长,还把大部分时间都用来煽情了,主角成大器的上位过程十分的潦草和不可信,莫名其妙的一开始茅载就救他出狱,一转眼他就在上海站稳了脚,再一转眼他就成了流氓头子。此外,洪金宝饰演的洪寿亭也没有任何重头戏来表现其分量,吴镇宇莫名其妙的就从国民党特务变成了大汉奸,没有任何心理转变过程,仿佛就是为了造出一个反派而存在。以上种种可以看出,王晶只是在用演员本身的知名度、一贯的银幕形象和在演艺圈的地位来套在角色身上,而根本没有想过用故事来塑造角色。

杜月笙和国民党关系密切,曾经捐献飞机资助抗日,也曾和国民党一起迫害共产党人,《上海皇帝》的第二集主要就是讲政治,寓意和《黑社会2以和为贵》基本一致,都是说黑社会再牛也只不过是政治家手里玩弄的棋子。以现在我国的审查制度,可以料到王晶会对人物进行洗白,绝对不会再碰党派斗争这一段,可是没想到他会把人物洗得这么白。主角成大器作为一个黑道人物居然声称不碰黄赌毒,对新旧两个情人都有情有义,对师父师娘敬重有加,还热爱祖国,宁死不做汉奸,最后大战日本鬼子壮烈牺牲,太完美了。本来,既然没说是人物传记,与真实事件有所出入也不是问题,只要讲得通就行,但是将一个黑道人物塑造成了高大全就未免太虚假了,根本让人无法信服。以前的港产黑帮片有个滥觞,同样是黑道人物,碰毒品的就是下三滥,不碰毒品的就高人一等,这个成大器可好,黄赌毒都不碰,那你靠什么活呢。最后让一个黑道人物变成抗日英雄,更是十分的可笑,再爱国你也是黑道,不带这么往主旋律上靠的吧。

前面已经说了,本片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煽情了,王晶自己也在宣传中说他拍的本来就是一部爱情片。感情戏主要集中在周润发、袁泉、莫小棋这个三角关系上,有两段比较重头,一段是日军轰炸上海时成大器在人群中寻找叶知秋,另一段是结尾成大器抱着阿宝的尸体痛哭。演员表演没有什么问题,配乐也不错,但是煽情煽得实在太过刻意,连情节都不顾了,成大器刚找到叶知秋,日军轰炸就结束了;本来看戏的有一大堆日本兵,双方打成一片、炮火连天,可是成大器抱着阿宝的尸体哭半晌,外面居然一点动静都没有,大家未免也太配合煽情时间了吧。

我觉得袁莉饰演的洪寿亭的老婆这个角色值得一说,应该有些人看着会觉得奇怪,她是成大器的师娘,可是她在片中却老跟成大器勾肩搭背,最后成大器带大队去救她,她却莫名其妙死了之后,成大器还在她额头上吻了一下,实在是太暧昧了。我觉得王晶觉得是按照《上海皇帝》里的斯琴高娃才找的袁莉,因为这两个角色不论扮相、性格都很像。在《上海皇帝》中是这个师娘带杜月笙入门的,她绝对是个女中豪杰,可以冲到男浴室抓丈夫的奸,连黄金荣都怕她,杜月笙对这个师娘是非常敬重的,她第一次和黄金荣闹离婚时是杜月笙劝好的,所以二人关系非同一般。我觉得王晶是想延续这种人物关系,但是却没有足够的戏份来展现,再加上袁莉年纪又比发哥小,站在一起实在不像长辈,才造成了这种暧昧的结果。

厨子戏子痞子影评(三)

上映之前,看到不少媒体给《大上海》贴了个史诗标签,他们大概不明白这个词的确切含义,无论从东方西方标准来看,《大上海》都绝难挤进史诗的门槛,要安个类型的话,传奇片比较恰当。传奇不是幻想,没有凌空飞行的武林高手和手放激光的超级英雄,传奇也不能太写实,它是将社会人情中最具感染力的部分放大,因此传记和近似传记的故事是传奇片的最佳载体。

好莱坞改编真人真事的《刺杀肯尼迪》、《社交网络》和《斯巴达300勇士》分别是三种不同类型的传奇片,香港90年代初盛行的枭雄电影,是港片环境下特色鲜明的传奇片,当时有台湾大佬投拍《火烧岛》,但太想吹嘘自己当年勇,结果传奇过了头,拍砸了,可见其中存在一个度。《大上海》毫不遮遮掩掩,直指主角原型是杜月笙,其人少年闯荡上海,打拼出头,位高权重之际又满怀赤诚保家卫国,大的身世脉络依照史实,小到那一手削梨的绝活也没有丢,这是现实的部分,但史上的杜月笙既未一马当先偷袭过日军情报部,更不可能手刃戴笠(茅载原型),这便是传奇片虚实相间的特征。

传奇片的艺术修饰,还体现在浪漫主义风格。成大器总能保持直立挺拔、大义凛然的身姿,无需掩体也从不猫腰,只靠酷酷的开枪pose就将来敌尽数击倒,自己不着一弹,这主角光环比昔日小马哥更耀眼百倍,后者还得飞身跳跃才能躲子弹。每逢生离死别的抒情段落,节奏就自然转缓,无论满街的爆炸还是荷枪实弹的日军,都得暂时退避,给大先生一个真情告白、热泪满面的空旷舞台。想想这些画面若放在枪战片《逆战》或战争片《集结号》,保管叫人笑掉大牙,直呼造作,但其与传奇片却十分合拍。不过即使以传奇衡量,王晶镜头下的空战依旧滑稽无比,二战战斗机的dogfight被拍成了横版过关游戏般生硬,还好只有寥寥几秒。

《大上海》无疑是王晶近年来的一次小巅峰(或许有人更赞同是回光返照),但若有朋友想在片中找出些新意来,怕是要失望了,两代许文强联手,剧本只是个大银幕版的《上海滩》,起承转合都是观众烂熟于心的,每个角色的命运都有大量先例可循,成大器深夜去捉奸,大家就知道要出人命了,日本人一亮相,就知道要上演“不当汉奸”的豪迈演讲,林坏那声永别一出口,摆明了会使出同归于尽的绝招,最后那把蝴蝶刀还没掏出来,不少观众已在交头接耳“要用刀了”……尽管王晶试图让它们看上去不那么老套可期,但壮丽的烟火特效终究没有让人停止思考和回忆的功能。(www.wolizhi.com)新世纪后王晶一直在吃老本,从赌片到警匪片到古装搞笑片都是,《大上海》汇集诸多陈腔滥调,本质上也是一次自我重复,但王晶十分认真的演绎着这些陈腔滥调,难得没有露出他愈演愈烈的“随便拍完,尽量捞钱”的态度,便令《大上海》鹤立鸡群了。

通篇看来,王晶实在太想拍抗日、爱国这些宏大命题,以至对主角的黑道身份轻描淡写,和通常意义上的枭雄片存在很大距离,尤其与同讲杜月笙的《上海皇帝》一比,最是明显。黄晓明其实是有点冤大头的,虽是第二主角,但他表演的部分不但波澜不惊,还处处语焉不详,小瘪三如何混成上海滩一方地头蛇,绝口不提,见了洪守亭心生拜师之念,下一个镜头就拜师成功了,跪玻璃加巧舌如簧救师父一段倒是有张力,但和《上海皇帝》里吕良伟自愿被十数人围殴到浑身痉挛一比,气势差了不止一截。成大器从青年到中年诡谲变身后,影片才陡然紧凑激烈起来,叙事也有了一泄到底的通顺,此时的成大器才是王晶想着力表现的。

酒席上,成大器讲自己有三胆,第一是酒胆,影片中并没有他开怀豪饮或借酒浇愁的场面,看不出酒胆何在,第二是色胆,他身为上海一霸,前后只有两个女人,而且对她俩无不尽情尽义,更不惧以身犯险,连师父洪寿亭都是到了六十想娶个小妾还会遭夫人抱怨的妻管严,色胆也名不副实,惟独那忠肝义胆,在影片第二三幕表现的淋漓尽致,出钱出力最后出命,确实做出了一个爱国志士的终极牺牲。大先生介绍前两个胆,嬉皮笑脸,饮美酒吻佳人,直如儿戏一般,念出第三胆时才倏然目光果决,语气铿锵有力,镇住了大将军。沉迷酒色多象征流氓品性,忠肝义胆方是英雄豪杰本色,通过这一幕,影片对这位流氓大亨身份的表现重心已十分清晰。

笔者有一个感觉,王晶拼命模糊主角的黑道背景,竟也有点担心观众不清楚成与洪的身份,因而反复安插指他们是“流氓”的台词,但年轻观众没有受过港产黑帮片的熏陶,难免会狐疑丛生:这帮深明大义的革命义士,何曾干过流氓的事?相反,成大器严令禁止黄赌毒,加上那十条铁板钉钉的戒律,简直是一方父母官的楷模嘛。

大上海影评 盲探影评 武侠影评

转载文章请注明原创出处。
阅读更多观后感请访问沃励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