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同桌的你观后感

分类:观后感来源:励志网阅读:3095

同桌的你观后感(一)

电影同桌的你观后感

同桌,是每个人都曾有过的同伴,他/她伴随着我们整个刻骨铭心的学生时代,我们的青春记忆里他们一定是一道重要的光景。1994年高晓松创作的校园民谣《同桌的你》陪伴了许多80后度过了整个学生时代,它动人的旋律至今萦绕在人们心间,由摩天轮文化传媒光线影业联合出品、影联传媒合作发行、《李献计历险记》导演郭帆执导、高晓松任制片人、杜扬担监制,周冬雨、林更新、Mike隋、王啸坤、龚格尔、李岷城、赵思园、曹阳等人主演的青春爱情影片《同桌的你》,主要讲述了周小栀(周冬雨饰)和林一(林更新饰)这一对同桌从初中、高中、大学直至毕业十年后的青葱记忆和甜蜜恋情。93年的盛夏,戴着一副小眼镜很文静秀气的转学生周小栀结识了自己的同桌,坐在班里最后一排喜欢捣蛋的林一的旁边,从此他们一同经历了初中、高中和大学弥足珍贵的青葱岁月,两个人纯洁的爱情也一同绽放,林一对周小栀说:“总有一天,我会带你去只有我们两个人的地方。”一晃十年,彼此的生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相聚,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一对恋人互问对方“你爱他(她)吗?”让人有心痛的感觉。

该片女一号新生代电影演员周冬雨,2021年即成为新一代“谋女郎”,在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山楂树之恋》中饰演女主角静秋而一举成名,并凭借在该片的出色表演获得第56届西班牙Valladolid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第14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新人女演员奖和第20届上海影评人奖最佳新人奖。其表演获业内一片好评,周冬雨因其清纯的外表、率真的性格加上偏瘦的植体纤身材,更为广大人群所喜爱,被誉为“新生代清纯玉女”。张艺谋导演评价她“干净得像一张白纸”。同样是新生代男演员林更新,2021年凭借人生第一部剧《步步惊心》中十四阿哥一角一炮而红,成为80后偶像人气王。两人在《同桌的你》中是首次合作,扮相纯美、互动甜蜜,赢得了人们的交口称赞,再加上两人一直备受追捧的“最萌身高差”,他们塑造的周小栀和林一这对银幕情侣堪称最“萌”情侣组合,影片拍摄取景地包括北京、厦门、纽约、费城,辗转中美两国四地,片中疯狂的校园生活、爆笑的故事情节、纯美的初恋故事,把许多观众一下拉回到曾经的青葱时代,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谁不希望一生中有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可是大多数人还是会和影片中的男女主人公一样。“输给现实”,爱情很甜美,现实很骨感。

观影过程中,耳畔不时传来年轻男女的放声欢笑,此起彼伏的笑声说明了这部电影受欢迎的程度,高晓松的成名曲《同桌的你》贯穿影片始终,旋律很美,却让人有一种鼻子酸酸的感觉。现在想想,如果让我自己去拍一部致敬自己青春的电影,或者拍自己当年经历的与同桌的电影,我肯定不会这么拍。当在美国工作情场都失意的林一看到了周小栀的请帖时,他最终还是爆发了,开始追忆这十年,追忆自己的初恋,自己的青春,自己的爱情。故事也从这里开始,插叙的方式呈现给我们他们的故事。

十年逝去的不仅是时间、爱情,逝去的还有那时的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回,来不及道别。看着有些伤感,不经想想以前,虽然不能感同身受他们的故事,但是却有些许感悟。生活还在继续,不管你的爱情事业家庭是否顺利,现在的一切是否都是你想要的,有太多的未知和遗憾,有的东西我们无法改变,那么就欣然接受,学者去面对。即使时光不断老去,留着最美好的回忆,足以。时间慢慢过,教会我们很多东西,在这些时间里慢慢成长,让自己更加努力的过吧。不管前路如何,且行且珍惜吧。

给我感受最深的估计就是周小栀(周冬雨饰)婚礼上同学相聚的时候,看电影的时候我就再想:十年后的自己,会是什么样?

也想起来哪位教授所说的:如果几年之后你接到母校的邀请,要求你回校参加五年一次的同学聚会,那是件危险的事,你不要去。

为什么呢?因为如果是我,我劝大家也不要去。因为你会看到:有人进大公司,开保时捷来,有着诱人的头衔;有人自己创业,但不是很顺利;有人去做非盈利机构,生活朴素。也正如电影里那样,有人坚持自己的梦想,比如做蜂蜜的胖子;有的默默无闻,比如那个所谓的“小城管”;等等……

这时候你又会怎么想?你会攀比,为了外在的荣耀,你可能会忘了自己的梦想,然后去追求短期比较容易成功的事,或者大家都趋之若鹜的公司。如果这样,你就错了。你应该追求自己的梦想,最有价值的梦想实现的过程越为艰难!

虽说在我们的身边,至今还有人常常喜欢拿“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兵”的名言抒发自己远大的志向,其实,“只想”当元帅的士兵,能说他是好兵吗?当许多人都在竞相追逐“待遇丰厚”、“地位显赫”的时候,我们不能不有一种警觉:自己是不是离理性越来越远了?是不是离理想化越来越近了?人的职业定位、事业定位、成功定位不妨有一个宽泛的“摇摆空间”,不必把自己局限在逼仄的胡同里,不要把自己吊死在一棵大树上。

也许多年未见过的聚会,会让你想起很多,至于你当初所想的那些人,也会经过岁月的池沼,而在你的脑海里变成另外一个人,已经不是最开始的样子了。所以说记忆是不太真实,因为你会在脑海里重新的描绘它,其实最真实的是那些你所忘记的事情。忙忙碌碌的我们,现在却越来越喜欢回忆。其实过去远没有我们记得的那么美好,但是跟现世的浮躁与冷漠相比,我们还是难舍当初的那份单纯与温暖。随着时间流逝,多年之后,当你回忆起当初的那些种种,是不是还有一丝感动,一抹忧伤呢呢?

最后的最后,只希望大家一切安好,慢慢来一切都还来得及!“天为宝盖地为池,人好比阳世三间混水的鱼,相遇容易,相知难,且行且珍重!”

同桌的你观后感(二)

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影视界开始消费80后的青春,打着怀旧的旗号,试图用光影唤起一代人的记忆。如果说2021年的《80后》还只是轻轻撩拨了一下那几代人的记忆,那么2021年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可算是引起了怀旧大潮,趁着潮势正好,赵薇的导演处女作《致青春》搬上荧屏,虽略显青涩,却也大获成功。于是又有了现在的这一部《同桌的妳》。但这部电影,和之前的几部佳作相比却略显逊色了。

本人对电影专业知识了解不多,不敢妄谈这部电影的拍摄手法技巧如何。但是,前半部的节奏走向却实在让人不敢恭维,作为普通的小白观众,我只能用一句话来形容——完全不能入戏。作为90后,不能说我们对里面的一些情节有多深的记忆,但是铁皮青蛙、大白兔、非典这些事物也是我们童年的一部分,或多或少的也牵动着我们的记忆。如同《80后》、《中国合伙人》甚至是《阿甘正传》,这些带着时代印记的事物确实维系着我们的最深的记忆和感情,成功的例子比比皆是,这样的手法百用不厌堪称经典,本来也没有什么好吐槽的。可是我实在是搞不懂——你们确定是想要引起我们的共鸣?

印着李雷和韩梅梅的英语课本随着铁皮青蛙自然的出了场,在初中教室里和大白兔奶糖一起营造了一个完美的场景,虽然铁皮青蛙的特写稍显刻意,但于整体氛围也并无大碍。看着这情节,我迅速地回忆了一下和姐姐一起争着玩过的铁皮青蛙,再回过神,荧幕上的男主已经在振臂高呼中国人的崛起了……好吧我对这个事件印象不深没什么好说的,但是渐渐往后看,那些“时代”事件出现的突兀感就越来越强——911、非典、奥运会……男女主角被飞快地拉出又塞进下一个“时代场景”,于是前半部分就以快节奏赶着一个又一个场景,那些青涩的感情萌动似乎都不那么重要了,事情的发展也不必在意细节了,把这些元素拼凑起来才是重点。于是,作为观众的我就一直被生拉硬拽赶赴一个个时代性场景,好不容易带出的一点儿感情也被生生地扼杀在这种刻意以及漏洞百出的细节中。

时间慢慢过去,电影发展到了后半场,这时导演可能终于意识到了这是个校园爱情片,终于决定要好好展现下爱情这个主题。于是有了林一在伪留学生干扰下对爱情幼稚却单纯的维护,小栀为了林一放弃北大的牺牲、俩人在非典时期不顾生死为爱狂奔摆脱一干保安与医务人员的勇敢热血……但是看着看着,我又觉得智商不太够用了——俩人分手的原因是小栀斯坦福申请失败签证被拒?!首先斯坦福这个事儿,被拒了不能换一所学校?签证被拒了不会再申请?三次以上签成功的大有人在,而小栀除了对斯坦福心心念念近十年之外也曾说过,林一是初中搬到北京后唯一对她好的人,所以她要跟他在一起,甚至是以放弃北大为代价,这个唯一如今去了美国,在有朝南窗子的房子里等着她,可是这个几年前才为了林一打破隔离楼窗户的姑娘,这时却连多申请几次签证的勇气都没有了吗?在网上关注着林一的生活近十年却什么行动也没有了,这也叫“我能做的都做了”吗?这也叫“输给了现实”?(www.wolizhi.com)豆瓣有个网友说的好“不是你输给了现实,是现实输给了你,你这个样子,现实也给不了你更好的结局了”。最终没有在一起似乎是大多数校园爱情的结局,我们都能理解,《那些年》也曾告诉我们什么是最美的徒劳无功,可是,这样单薄到甚至牵强的理由实在是让人觉得生硬。在后半场里酝酿出的感情本该在这场互诉中得到发泄,这原本看起来也是个很好的泪点,可是小栀的一番话出来,我的眼泪硬是给默默地憋回去了——可能是我的笑点太过奇怪,但是我分明在这里看到了点冷笑话的意味……在这里流泪的话,即便是能让自己的笑点看起来显得高一些,也会使自己的智商显得太低吧?内心这么比较了一下,我还是决定放弃拯救我的笑点了。

然后再来谈谈一些小细节。首先我承认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犯了个很严重的错误那就是找错了同伴,看这部电影最适合和一个性格迷糊脑子一根筋最好是一进影院就已经被宣传海报以及自己事前酝酿好的情绪感动的一塌糊涂的人一起,显然我没有,所以在看1994年元旦联欢那段,英俊的小林一拿着口琴深情吹奏一曲《同桌的你》时,朋友递过来的手机把我拉出了前半段我唯一看出感情的戏——手机亮着的屏幕上,度娘以严肃的口吻正式地介绍了这首《同桌的你》,发行时间那栏端正写着“1995年5月1日”。我不是个太在意细节的人,但是林一作为一个文科生(虽然是自己强行转过来的)高考志愿一北大计算机二厦大计算机这样真的没问题?好吧,大概是北京和我所在的省份情况不同。但是林一非要在厦大军训时才看到小栀发现他们在一所学校?明明是被喜欢的女孩子一句“和我考上同一所大学就做你女朋友”激励开启了学霸模式成功逆袭的人,高考后整整一个暑假真的一点也不关心喜欢的女孩子到底考上哪儿了?好吧就当是林一认为小栀一定考上了北大他们再无希望所以死心了。一个寝室四个人四个专业我也就不加以评论了——也许那个年代那个学校就是这样子的。据说按时间来算他们大学读了五年而林一去美的计划也是各种时间混乱,这些我没注意也不多说了。但是厦大毕业真的就那么不值钱?养蜜蜂、当城管……好吧我也当是世事难料造化弄人个人价值取向不同。但是小栀所嫁非人真的要这么用力地刻画出来吗?大概是我人生阅历不够,总觉得冯哲这个形象也太过戏剧化了些,如果单纯是个无所事事的富二代那也就算了,自己公司做到快要上市的二十好几的人,势力、没素质得这么明显真的好吗?不太清楚这部影片重点在刻画什么,但是这么多细节毛病就这样大大咧咧地摆在那,夸张点甚至还能感觉到它们“不服咬我呀”的嚣张姿态,这让整部片子都带着些不自然的感觉。

不太懂电影专业知识的人,对一部影片的评价大多是跟着感觉走,他们真正在意的,是能否真正随着故事发展产生共鸣,能否真正在影片中看到打动自己的东西,爱情、友情、青春、现实的破败、生活的逼仄感、梦想最终落败于现实的悲凉……都可以。虽然槽点比亮点多,但这部影片也并不是全然不可取。至少在一众兄弟和林一小栀在隔离楼狂奔的时候,我有被这友情打动;在林一真正的美国生活展现开来时,我也曾为这有些不堪的现实叹息;在幻想中的劫婚和往日种种交替呈现时,我也感动于这些岁月不曾改变的友情与重拾的爱情;最后回到现实,在林一捧着录音机放完一段《同桌的你》之后静坐不语,小栀看着他最终还是说出“我愿意”时,我也真正感受到,什么叫做“我们都输给了现实”,什么叫做“我们都回不去了”。不是两人之间远隔重洋,不是一次次被拒的签证,也不是只能在网上看着一条条街想象你曾如何在这里走过,更不是每一所窗户朝南的房子里都没有你——而是,我们终于走到这里,却再也没有重拾爱情的勇气,诸多顾虑之下,我也只能,在你的婚礼上再放一曲当年,看着你转过头,却再无其他。我想和你在一起,甚至在脑海中完成了一次劫婚,带你逃离,到只有我们两个人的地方,可是,却也只是想想而已。只有我们两个人的地方,现在回想起来,只有当年,最美的当年。当年,我们初次相遇。

刀客家族的女人观后感 小学生观后感 小学生作文观后感

转载文章请注明原创出处。
阅读更多观后感请访问沃励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