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解腻的功效。温热的汤底,顺着食道落入腹中,驱散了清晨的凉意,让人忍不住喟叹。 细细体味过一番,他不得不为李娘子的厨艺再度折服。 顶着众人探究的目光,吴大朗细嚼慢咽,足足吃了一盏茶的功夫。 “孙婆婆,再包五个生煎,一并算钱。” 这时摆在长桌上的蒸笼已经少了大半,煎包锅里的生煎,也只剩下寥寥几个。 李玥妩将剩下的六个都装进纸袋里,递了过去:“生煎五个五文tຊ,馄饨一碗十文,总共收您十五文,您拿好。” 早知这鲜肉馄饨不会便宜,但十文还是叫人咂舌。 口齿间还能回味到的鲜香,让吴大朗掏钱的动作爽快了许多。 将铜板收好,李玥妩抬头看了眼将将泛白的天际,寅正了。 才想着,一辆乌篷马车就停在街边。 走下来的郎君穿着绿色官服,颈挂方心圆领,脚步有些匆忙。 停在小馆前时,方才放缓脚步,理了理衣摆,从容走了进来。 “李娘子,生煎可还有的卖?” 不等李玥妩回答,就看到一旁只剩些残渣留在上面的煎包锅,神色难掩失望。 本以为今日赶早,竟还是迟了一步。 还未走远的吴大朗,默默装着生煎的纸袋揣进怀中,加快脚步离去。 “少丞若是不急,可尝尝这鲜肉馄饨。” 王少丞瞧着她捞出来的馄饨,忙点了头。 “便来一碗,再加两个肉包子。里头可有空闲?” 不怪他有此一问。 长欢小馆生意红火,店面却只有丈许宽,不足寻常铺子一半。其中大半又搭了厨房,堪堪剩下两个桌椅的位置。 若不是客人们赶时间,并不进去吃,只怕要挤做一团了。 “少丞来得早,里面还空着。” 王少丞满意点头,捋着才蓄起的胡须,迈步走了进去。瞧这姿态,要当他进的是高门大户了。 馄饨很快端上桌。 还不等他动筷,熟悉的声音响起。 “李娘子,今个有新鲜吃食?不肖什么,给我来一碗。” “主簿里面坐,馄饨这就好了。” 眨眼的功夫,小馆里就坐了四五个身着官服的郎君。 每人面前摆着一碗馄饨,并几个包子,各自吃的酣畅淋漓。 青杏巷子所在的坊市,算不得最热闹。因着是不少官员每日点卯必经之路,租金也并不便宜。 长欢小馆的食客,也有附近的官员。 他们品阶在盛京算不得高,行事的规矩就少了许多。 比如吃食。 高门显贵是断不会在她这蝇头小馆里委屈的。 早起才包的馄饨并不多,很快就卖完了。 李玥妩拿出账本,一边拨弄着算盘,一边记录着早上的收益。 在算珠撞击的哒哒声中,小馆用一张长桌,与街上的热闹分割。 时人注重“食不言”,又是举止有度的读书人,偶尔交谈,声音也压低了几分。 “千秋节将近,圣人未有示下,胡尚书犹疑……。” “……” 早朝在卯时,众人用过早食,一同动身离开。 孙婆子将空了的蒸笼搬回后厨,又收拾了桌上的碗筷,才坐下歇息片刻。 “娘子,今日进项如何?” 李玥妩做好记录,将账本仔细收好,看了眼外面还剩下的三层蒸笼,说道:“加上外头剩下的,约莫一贯并三百多文。” 她秀眉微蹙。 只她们俩人,准备这些就颇为吃力了,想多赚钱,还要从别的地方入手。 孙婆婆则很是满足。 小馆这才开了一年多,只做早食,就能比得上旁的店铺整日收益,属实不错。 这样下去,来年就能买个更大些的铺子。以娘子的厨艺,不愁没有客人。 第2章 少年当负凌云志 过了辰时,小馆就空了。 孙婆婆收拾好后厨,端了些茶点小食,坐在门口同隔壁杂货铺子的刘娘子闲聊。 “我家那位说,李娘子今日做了新吃食。怪他起的晚,一点儿不剩了。不知李娘子明日可还做?” 孙婆婆同旁人聊起小馆的吃食是相当的自豪。 “娘子做的乃是鲜肉馄饨。那馅儿可是足料的鲜猪肉,汤底是熬了一晚的鸡汤。只收十文,婆子还觉得太亏了。只是娘子说,都是老主顾,让些利也无妨,大家吃着好,她也高兴。” 刘娘子一听价格,忍不住咂舌。 十文,都能买半斗小麦了。听说用料后,又觉得合算。毕竟一斤猪肉就要五十文,鸡肉虽便宜些,也要三四十文一斤,这般算下来,确实没多少利润。 刘娘子在心中计较一番,决定还是尝个鲜。 “若是李娘子明日还做,定要帮我留一碗。” 孙婆婆却不应。铺子里哪天不是有人老早就要定下,可李娘子是一概不应的。 “你想吃,明日可赶早。都是乡里乡亲,给谁留都不对。” 刘娘子知道这个理,讪笑一声,只说明儿一准早起。 孙婆婆心里撇嘴。谁不知道刘娘子最是好占小便宜,明儿真要来,定要自个儿去招呼。 娘子若是跟她对上,少不了被占些便宜。 被孙婆婆当做小可怜的李玥妩,将银钱收拾妥当后,净了手往厨房走。 早上听清远提起千层油酥饼,她想着这会儿把面醒上,午膳就吃千层饼,并波棱鸡蛋汤。 要做千层饼,醒面至关重要。 将揉至光滑的面团放进陶盆,用湿巾子盖好。等着的功夫,可以调个油酥。 取白面,搁上少许调料,用温热的油浇透。她喜欢添一点荤油,味道更鲜亮。 待面醒发后,切成小剂子,擀开后抻长,抹上调好的油酥,撒上芝麻,拍成圆饼。 特制的锅子上擦上薄油,待锅热后,将饼子放进去。煎至两面金黄,便可出锅了。 香味飘出,孙婆婆再无心跟刘娘子扯闲,端着剩下的小半盘吃食,不顾刘娘子眼神探寻,忙进了后厨。 “娘子又整治了什么吃食?我在外面就闻着香味了。” 听说是清远念叨的千层油酥饼,她感叹道:“娘子对清远疼爱,清远也体谅娘子的辛苦,读书很是认真呢!将来必能蟾宫折桂,为娘子挣个诰命回来。” 李玥妩闻言只是笑笑。 “不求他能达官显贵,只求他能读书知礼,日后做个明理善良的平常人就好。” 孙婆婆纳罕。 时人读书,多为做官发财,光宗耀祖,李娘子倒是不同。不过娘子素来这个性子,不善与人相争,知足常乐。 她明眼看着,清远是个有志气的。读书认真刻苦,时常到夜半三更,李娘子再三催促才肯歇下,天未亮就要起床温书。只怕是不能如娘子所愿,做个寻常读书人。 “看时辰,清远该回来了。你先去把波棱洗了,中午就用波棱鸡蛋汤。” 李玥妩看了眼角落的漏斗,再有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