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慰好友:“我的都到了,你的肯定马上就来。” 闻书阳的能力毋庸置疑,陈瑾川从不担心他落考。 第二天,傅慧英和另外一个女生的录取书陆续到达知青办,傅慧英被北师范录取,另外一个女生被川师大录取。 第三天,李勇的也到了,他的学校并不是本科,而是大专。 第四天,最小的男知青收到交大录取通知书。 第五天,终于轮到闻书阳。 短暂又漫长的等待终于结束,从最初的焦急到后面的释然,再到此刻峰回路转,迎来清华的邮件。 闻书阳将薄薄的邮件捏在手中,吐出一口浑浊之气仰望天空,即便今天没有太阳,他也觉得今日是好日。 米歌从爸爸那儿得知闻老师等一众知青的高考结果,她情不自禁为他们高兴,七十年代的大学欸,多么青涩美好呀。 最重要的是含金量极高! 考上大学的年轻人迫不及待收拾行李准备返家返城,录取通知书就是他们的通行证,想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 闻书阳临走前特意来了趟米家,当了米歌几年的家庭教师,说实话,他舍不得这个有趣又聪慧的小家伙。 为纪ʝʂɠ念为祝福,他把随身携带的一个福袋送给了小家伙,“我母亲在我乡下前去寺庙求的福袋,可以保佑你无病无痛,事事顺遂。” 小姑娘的五官愈发长开,精致且美丽。眼眸如月光清冷,对着他却温暖得紧,双手接过福袋,抿唇笑说:“闻老师,恭喜您即将开启全新生活,我也祝您青云路上九宵冲,万事如意。” 1978年十月份,落榜的最后一个知青回了城,从此再无上山下乡。 十岁的米歌小学毕业,捧着班主任发放的毕业证书,以及脖子上没摘下的鲜艳红领巾被爸爸接回家。 饭桌前,方棠拿着女儿的成绩单看了会说:“成绩这么好,到时肯定能被县城重点中学录取。” 对上丈夫的视线继续道:“闺女从小到大没离开过家里,住宿舍……,能习惯么?” “闺女那性子,能习惯才奇怪。”米季远非常了解他女儿,一不合群,二讲究,集体宿舍摩擦多,她去了绝对不习惯。 “所以”两人异口同声,“你先说。” 方棠放下成绩单,正襟危坐:“我打算去县城租房陪读,让女儿走读,每天吃我做的新鲜饭。” “行”,他答应的特别爽脆。 作为一个从小将女儿捧在手心宠的父亲,他早有此想法。 而当事人的意见,…嗯,当然是没意见啦。 父母能近距离陪着她,简直再好不过。 去县城租房的事迫在眉睫,米季远隔天就骑车去了。兜里还揣着不少钱,因为妻子嘱咐,宁可贵点,也要尽早租下! 租好房子还得搬家,打扫,清洁整理,好多事情要做呢。 近几年经米歌旁敲侧击的灌输储蓄风险,夫妻俩都有存钱意识,并将储存的钱分门别类,比如日常费用,突发费用(有人生病或意外事故),教育资金等。 方棠偶尔会做些小零食让米季远搭去卖,加上米季远自己有打猎本事,所以他们家长年累月存下不少钱。 租的房子属于学区房范畴,离学校大门路程五分钟,在主街的某个巷子中。 需要爬三层楼梯,两室一厅一厨一卫的布局。房子里面看上去比较破旧,墙角地板均有不知名物体的污渍,家具更是没几样好的。 房东解释,他们这栋楼房修缮不久,大前年重新整过一遍外墙内壁,全是因为上一家租户不爱干净,小孩又多,把家里搞得乱七八糟。 方棠沉默的听着,大致看完一圈后开始砍价。米歌和爸爸全程保持闭嘴状态,任由她发挥,最终以每月十块六毛的租金成交。 第41章 开启新生活 考虑到家里只有一辆自行车,能搬的东西有限,方棠就做主大件的重新买,三个人必须物品带上即可。 “楼房独门独户,少了邻居窥探,我们家以后想干嘛干嘛。” 她贴近妈妈,软声软语说:“我可以提供全新的厨具碗筷,还有床上用品等。正好咱们家那些用了好多年,趁这次都换新的吧。” “行呀,都听我闺女的,你说咋办就咋办。” 搬家之前一家人去了趟外婆家,随着年岁增长,方母的耳朵愈发不好使,身体各项机能也在慢慢退化。 每次回娘家,方棠就没空手过,大部分都是给她妈用的,有保健奶粉,治坐骨神经痛的膏药贴等等。 这回带的是一条猪尾巴,两个筒子骨和藕,一小包晒干的红枣,用这些炖汤喝对老人好。 方母伸出颤颤巍巍的手接过,习惯性念叨:“又买这么多,还要不要过日子了。” “给你补身体的,今天中午就炖,别留着变味。”天气热,荤菜放久了就会变味。 方亮最小的女儿唤作三三,因为排行老四,四字不好听,于是改叫三三。 小丫头已经能说长段长段的句子,她是个话痨,整天嘚吧嘚嘚吧嘚。 比起亲哥亲姐,小丫头唯爱表姐米歌,颜控属性明显,是个妥妥迷妹。 “米歌姐姐,你过来,过来。”神神秘秘躲在门背后,做小猫招手。 米歌嫣然一笑,好奇过去,“怎么啦?” “你看”,掌心向上,托着只黑色小鸟。小丫头羞涩的献宝,炫耀她新得的宠物。 “哟,这鸟儿好像受伤了呀。” 小孩眨眨眼,疑惑道:“受伤?” “是呀,你看它站都站不起来,肯定受伤了。” “那咋办?” 米歌牵着表妹的手来到厨房,找妈妈要了块废弃的干净布条,拿蒜子油给小鸟的伤口消毒,再用布条绑好。 她轻柔地抚摸小鸟的羽毛,认真对小表妹说:“接下来要好好照顾它哦。” 表妹认真点头,小脸绷着十分严肃:“嗯!” 临近中饭时间,小伟哥跟在舅舅身后埋头进院。 父子俩这十几天都在隔壁村搬砖造窑,不包中饭,一块砖一分钱,每天能赚个五六块。 虽然窑砖那边的老板说他们算短工,等场子建成业务稳定后会裁员。 但即便是短工,父子俩使劲搬砖,一个月下来也有一百多块咧。 称得上巨款! 方亮带着儿子拼命干,主要就是想给儿子攒彩礼钱,好让他早点结婚成家。 “小伟,累不累?”米季远搭在侄子的肩膀,一整个力道压下来,让刚搬完砖的小伟差点没跪下。 “姑父,你谋杀亲侄啊你。” “哈哈哈哈哈哈哈……” 普通农户家吃饭不讲究食不言寝不语那套,听大哥讲完窑场的趣事,方棠趁机宣布他们一家即将搬去县城住。 方母惊讶,“好端端搬去县城做啥?” “歌儿要读初中,我和她爸爸不放心,想去陪读。” 舅妈于翠翠听完立刻挑高双眉,惊讶地失去了表情管理。 对小姑子说:“初中可以寄宿吧,何必费钱去租房,城里的房子很贵诶。” “你们进城生活总要有个谋生手段,阿远,你有打算吗?” 方亮点到了关键。 米季远夹起一粒花生米扔嘴里,慢嚼慢咽,说话的语调也慢条斯理,“继续我的木工作业。” “开店?” “先把住的地方弄好再谈其他吧,现在也不好说。” 下午,三人准备回家。方母拉住女儿的袖子将她往房间带,“跟你讲点事”。 宝丫结婚后,方母带着小孙女住一个房间。房间采光不好,有点暗。 熟门熟路摸进枕头套里掏出一包东西,青白条纹手帕层层包裹的一沓零票。 方母颤巍着手指掀开手拍,将最底下几张大面额的钱抽出来再数了几张两块的纸币加一起给女儿。 “这里有三十五块,你收好。剩下的几块我自个儿留着急着,其他的事,妈也帮不了你。” 方棠垂下眼帘看着手里这几张皱皱巴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