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大夫人说的话,好似耳旁风。 “弟妹,你要怎么才让柔儿出殡,你到是说啊?”宋大夫人皱眉问道。 喜事有吉日吉时,丧事同样也要择时辰的。 “柔儿孤坟一座,清明中元也没得人给她烧张纸,上炷香。”宋二太太哭诉道。 宋大夫人冷着脸问道:“弟妹,你是想给柔儿过继一个孩子?” “求大嫂成全我这片慈母之心。”宋二太太眼中含泪地看着宋大夫人。 宋大夫人盯着她,“你想要过继谁?” “哲儿。”宋二太太说道。 “这事不成。”宋大夫人拒绝,纵然宋哲只是个庶孙,在大房也不得宠,但过继给宋宜柔做个无父无母的孤儿,太过可怜。 最主要是宋大夫人不相信宋二太太会真心待宋哲,更害怕宋二太太把宋哲养成第二个宋宜柔。 宋宜柔是女子,闹出来的事,宋家尚能应付,宋哲是男子,要成了祸害,宋家怕会有灭顶之灾。 “大嫂,我求求你,你就可怜可怜我,可怜可怜柔儿吧。”宋二太太哀求道。 宋大夫人不为所动,“来人,二太太伤心过度,糊涂了,扶回院子去,让她好好歇一歇。” 言罢,她亲自带人将宋二太太拖开,宋宜柔的棺木这才顺利地被抬出了府。 宋家这场闹剧,宋大夫人没有下禁令,一个时辰后,城中各府皆知。 大家只觉得宋二太太太太真是异想天开,姜长宁对此的评论:“能养出宋宜柔那样脑子有问题的人,她脑子也不会有多正常。” 这时屋外传来小明儿的呼喊声,“母妃,母妃。” “儿子,我在书房里。”姜长宁扬声应道。 秀兰忙过去打起帘子,“小世子。” “谢谢秀兰姨姨。”小明儿提着个小草笼进来了,“母妃,您看,蛐蛐!” “这蛐蛐哪儿来的?”姜长宁笑问道。 “墙角下捉的,我捉到的哟。”小明儿骄傲地道。 “我儿子这么厉害呀。”姜长宁看着他的小脏手,额头青筋突了突。 小明儿挺着小胸脯,“我很厉害的,我一下就捉到了,捉来送给妹妹。” 说着,就要用小脏手去摸他娘的肚子,吓得姜长宁赶紧抓住他的手,“我们明儿真是个好哥哥。” 小婢女送水进来,秀兰赶紧过去抱起小明儿,“小世子把手洗干净,再和小郡主玩。” 因小明儿坚持说姜长宁肚子里的是妹妹,大家也只能听他称呼肚子里的孩子为小郡主。 小明儿洗干净手,秀兰帮他脱了鞋,把他抱上软榻,让他坐在姜长宁身边,把小草笼塞回他手中。 “儿子,知道这蛐蛐的学名叫什么吗?” “什么叫学名?” “你的乳名叫小明儿,大名叫赫连逾明,这学名就相当于大名,蛐蛐儿是小名。”姜长宁用他能理解的词解释道。 “那蛐蛐的学名叫什么?母妃告诉我吧。” 姜长宁笑,柔声道:“蛐蛐的学名叫蟋蟀,它还有很多俗名,有夜鸣虫、秋虫、促织。” “我记住了。”小明儿点点头。 “那你知道捉蛐蛐是干什么的吗?” “跳,它会跳。”小明儿举起小草笼。 那蛐蛐果然在里头跳,还跳的挺高的。 “这蛐蛐它善斗,捉蛐蛐,不是看它跳,是要看两只蛐蛐斗,” “那我再去捉一只,让它们斗。”小明儿说着就要从榻上下去。 秀兰赶紧上前,帮他穿鞋。 小明儿心急火燎的往外跑,“小苟子,小苟子,快带我去园子里捉蛐蛐,我还要再捉一只,我要让它们斗。” 秀兰跟在他后面喊:“小世子,你慢点,别摔着了。” “我不会摔着的。”小明儿朝着院门飞奔。 跟到院门口,遇到回来的晋王,立刻停步,把提着小草笼的手放在身后,“儿子给父王请安。” “你手里拿着什么?”晋王问道。 小明儿在晋王严厉的目光下,把小草笼拿了出来,“父王,是蛐蛐,是我在园子里捉的,我捉来送给妹妹的。” 晋王翘了翘唇角,“玩归玩,书要记得背,明天先生抽背,你要是背不出来,可是要被打手板的。” 他并不禁止儿子在休息时玩耍。 “书我都背得了,不会被打手板的。” “行了,去玩吧。”晋王打发走儿子,进院子,找他的王妃去了。 第301章 口风 边关的战事虽吸引了不少注意力,但对京城普通百姓的生活,影响不大。 只是没想到,这天八百里战报传来了,九江王战败。 战败就算了,最令朝中哗然的是:九江王被活擒了。 “废物!” 骂他的人,不仅有晋王,还有庆王,甚至庆王更愤怒,毕竟九江王是他举荐的。 姜长宁听闻这个消息,对九江王的生死,没有过多的在意,只同情那些被九江王坑惨的将士们。 还忧心一件事,“你是不是要带兵去救援?” 晋王淡然道:“不去,谁弄出来的烂摊子,谁去收拾。” 他清楚的知道不到山穷水尽时,庆王是绝对不会让他带兵的。 庆王要把他困在京城,盯着他,他也就顺势而为,就留在京城。 知道晋王暂时不会离京,姜长宁稍感放心。 九江王被抓,生死不明,九江王妃领着儿女,哭哭啼啼的进了宫,在太后面前,要死要活的。 也不知道是谁给她出的主意,她把王府的田契、地契奉上,别的话没有,就一句,“只求能救回我家王爷。” 就算九江王妃不闹这一出,太后也是要命人将九江王给救回来的。 毕竟大秦立国这么多年,当年争天下时,都没有品级如此之高,身份如此尊贵之人被敌方抓走的。 “王妃放心,我朝将士一定会将九江王给救回来的。”太后认真承诺。 太后还省下了一句,就算九江王死了,尸体也会抢回来的。 任由九江王在敌方手中,大秦丢不起那个脸。 太后召见了三位摄政王,以及兵部两位侍郎、几位大将军,商量派兵解救九江王的事。 庆王说的是对异族一贯的政策,“双管齐下,先派兵威慑,再派人和谈。” “若不打场胜战,怕是派兵也震慑不住,更不可能和谈。”兵部左侍郎直言不讳。 兵是肯定要再派的,至于领兵之人...... “臣觉得晋王爷最适合,当年晋王爷就曾战胜过氐人,晋王爷带兵前往,必能令氐人闻风丧胆。”兵部右侍郎说道。 太后意动,庆王不同意,竭力反对,晋王不置可否。 兵部左侍郎趁机举荐另一位将军,“樊将军用兵如神,定能打败氐军,救回九江王爷。” 樊将军在朝中算是中立派,庆王和豫王对视一眼,同意由樊将军领兵去迎击氐军。 只是他们没想到的是,这天晚上,樊将军在一秘室见的人是晋王,“卑职见过王爷。” “不必多礼。”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