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时代如何克服“鲍莫尔病”

分类:经典文章来源:励志网阅读:2197

数字经济时代如何克服“鲍莫尔病”

昨日(9月26日),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视频致辞中指出,要合理界定数字产权,克服“鲍莫尔病”和“数字鸿沟”,实现包容性增长。在互联网经济面临规范与发展并重的监管趋势下,刘鹤副总理的这一表述值得认真体悟。

何为鲍莫尔病?这是美国经济学家威廉•鲍莫尔在1967年所提出的一种现象,也叫鲍莫尔成本病(baumol’s cost disease),主要在说明一种部门的生产力相对落后于另一种部门的理由。鲍莫尔建立了一个两部门宏观经济增长模型,其中一个是进步部门,另一个是停滞部门,进步部门生产率的过快增长将导致停滞部门出现生产相对成本不断上升。如果停滞部门产品的需求不是完全无价格弹性的,那么不断上升的成本会促使消费者减少对该部门产品的需求,最终使得该产品部门萎缩甚至消失。反之,如果停滞部门的产品需求完全无价格弹性,那么劳动力将会不断从进步部门转移至停滞部门,从而拖累整个国家经济增速逐渐变为零。

这一模型解释了上世纪各主要经济体产业变革的趋势和规律,对当下数字经济时代的诸多现象和问题亦足以鉴。就近年来我们身边的情况而言,但凡跟互联网和新技术沾边的行业,往往意味着高薪高福利,形成高素质人才的良性循环;但凡互联网和新兴技术发展迅猛的城市,如深圳、杭州、合肥等,往往活力迸发气势如虹,城市发展也形成良性循环。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发展思路和产业结构转型滞后的城市则在勉强支撑艰难度日。由是不难看出,数字经济已是我国经济活力的重要来源,毫无疑问地成为了当今时代的“进步部门”。

按照鲍莫尔的理论,进步部门生产率的快速增长,会导致停滞部门生产相对成本不断上升,而这些停滞部门的前途命运取决于消费者的需求价格弹性高低。如果需求价格弹性高,意味着消费者需求受价格变化影响较大,随着成本上升这个行业就会逐步萎缩,反之行业不仅不会消失,还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劳动力进入,进而将降低整个经济体的效率。那事实如何呢?我们看到,一方面,少部分难以通过数字化改进生产效率的行业,如表演艺术、居民服务等行业确实成本上升了,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近年来理发的价格越来越贵;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大多数服务业呈现与数字技术互相融合甚至跨界渗透的新趋势,比如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这就超越了鲍莫尔病的简单分析框架,需要进一步的深入分析、因势利导、扬长避短、趋利避害。

就国家全局而言,互联网不断拓展新边疆,对产业发展、经济结构、社会生活产生深刻影响,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广阔新机遇。但其迅猛发展特别是无序扩张,也带来了一系列负面问题。不难看出,鲍莫尔病的分析框架是以追求绝对效率为理论预设,其必然趋势就是资本流向回报率更高的金融行业和实体经济空心化,对数字经济时代而言,就会出现技术与资本合流形成的“技术利维坦”,不断向其他相关行业拓展延伸。如若缺乏规范和监管,势必会出现垄断、窒息竞争、妨害包容性增长。

发展与规范并重,支持与监管齐抓,方能营造更加健康的数字经济生态,真正促进包容性增长。我们既要牢牢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继续鼓励支持互联网企业创新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又要加强规范和监管,合理界定数字产权,防止互联网巨头垄断竞争和技术资本无序扩张,促进经济社会各部门均衡、协调、健康发展,这也是数字经济时代克服鲍莫尔病的必然途径。

转载文章请注明原创出处。
阅读更多经典文章请访问沃励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