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的方法经典读后感有感

分类:经典文章来源:励志网阅读:712

巨人的方法经典读后感有感

《巨人的方法》是一本由[美]蒂姆·费里斯(Tim Ferriss)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28.00 元,页数:59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巨人的方法》读后感(一):病榻测试

你如何拒绝不想浪费精力和时间的人和事?

墓志铭测试

“病榻测试” “当我临终时,我可能会想这个人吗?”通过这个问题,我可以确保把时间花在合适的人身上。

确保每天都有一定的期待,也许是你的工作,也许是下班后的篮球比赛、声乐课或写作小组,也许是一次约会。每天都要有一些让你高兴的事,它会让你的灵魂渴望创造出更多这样的美好时刻。

“艰难选择,简单生活。简单选择,艰难生活。”

要寻求异见。一定要努力找到和你意见不同的人,他们可以诚实且富有成效地扮演唱反调的人。挑战自己,真心聆听那些想法和意见与你相异的人。尽可能远离政治泡沫和回音室效应。愿意倾听那些持不同意见的人说的话。尝试每天改变你对一件事的看法。

事实上,当两个极端的观点相遇时,真理往往处于中间位置。如果没有接触过与你相左的那个极端,你自然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从而远离事情的真相。不要害怕犯错,因为犯错正是发现更多真相的机会。

《巨人的方法》读后感(二):一本值得常看常新的箴言书

断断续续终于认真研读完 Tim Ferriss 的新书《巨人的方法》,还是和上一本《巨人的工具》差不多的大佬访谈,只不过这次130位大佬采访的都是相同的11个问题。

有些问题简单又实际,比如“你最常当做礼物送给他人的3本书是什么”,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答案千奇百怪,130位名人里面居然还是有多达7位推荐了同一本书:《活出生命的意义》。

有些问题则深刻且尖锐,比如“在你的专业领域里,你都听过哪些糟糕的建议?”

对此我看到的最好的回答是:

“我认为大多数建议都很糟糕,因为它们都是通用型的建议(而非有针对性的、对个人有意义的建议)所以我认为,最有用的建议是如何提高你的判断力,从而有能力分辨好的建议和坏的建议。”

最后,“冥想”在全书中出现的频次实在太多了,大约有1/3的名人都提到了冥想给他们带来的好处,《人类简史》作者赫拉利写得尤其生动:

“通过观察呼吸,我学到的第一件事是,尽管我读了那么多书,但我对自己的大脑几乎一无所知,我也几乎无法控制它。尽管我尽了最大的努力,但是我集中精力观察呼吸至多也就十几秒,之后我就会走神!多年来,我一直以为我是自己人生的主人,但是,几个小时的冥想就足以表明,我几乎无法控制自己。

……

我认为,通过那10天观察自己的感觉,我更了解自己,也更了解整个人类了,这比我以前20多年学到的都多。而且,我不必接受任何故事、理论或神话,就做到了这一点。我只需要观察现实。我意识到的最重要的一点是,痛苦的深层根源在于我自己的思维模式。如果我想要的某件事没有发生,我的大脑就会通过产生痛苦做出反应。痛苦不是外界的客观条件,它是大脑产生的精神反应。”

和《巨人的工具》一样,感觉这本书可以作为收藏,常看常新。在人生不同阶段阅读应该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毕竟原作者也说了:

《巨人的方法》读后感(三):张口三分利

1. 你最常当作礼物送给他人的3本书是什么? 2. 最近有哪个100美元以内的产品带给你惊喜感? 3. 有没有某次你发自内心喜欢甚至感恩的“失败”? 4. 你长久以来坚持的人生准则是什么? 5. 你做过的最有价值的投资是什么? 6. 你有没有什么离经叛道的习惯? 7. 有没有某个

理论上,在社交媒体时代,我们可以联系上任何一个行业大牛。行业大牛那么多,到底哪个才是能够帮助我的贵人?

他心里有很多问题,却不知道该问谁。有一天,费里斯突然想到,“如果我拥有一个导师天团来帮助我,那会怎么样?”

问题的挑选和排序,需要精心设计,循序渐进,大有玄机。

比较宏大的问题放在后面问,「喝」好了之后,也就是话匣子打开之后

问题的难度和顺序 非常重要,一开始可以从warm up问题,不要恭维/吹捧/好高骛远,一开始可以从简单并且易回复的细节问题出发。

第一,不能一上来就问大问题。

比如“你的人生准则是什么?”这个问题很有价值,但是太大,你要是一上来就问这个,会直接把很多人吓跑了。他们会想:我可没有时间给人讲人生大道理。你要从几个具体的小问题开始问,比如经常送别人什么书,买过什么划算的好东西,等等,让回答的人先放松下来,慢慢进入思考的状态。

问题一定要具体,这样才能得到具体的回答,回答起来可以分成1234步。

第二,不要问难以回答的问题。

比如“你最喜欢哪本书?”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是个大坑。真正大量阅读的人,从很多书里得到滋养,没法说出来“最喜欢”的是哪本。可以换个问法,“你经常送别人什么书?”这个问题的难度要低很多,而且对其他人来说更有价值。

还是,如果问题比较抽象,也要从具体的层面 问出具体的问题

第三,比较抽象的问题要给出范例。比如,“你做过的最有价值的投资是什么?”“投资”在这里是一个比喻,并不是指理财投资,而是指对一件事付出的成本。这个解释起来很麻烦,你不如直接给范例,“有人告诉我,他做得最有价值的投资是花450美元报了泥人国际障碍赛,这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那么,你做过的最有价值的投资是什么?”在你和你想要的东西之间,只差一连串更好的问题。

《巨人的方法》读后感(四):《巨人的方法》:一部名人访谈大合集,专治矫情

我们都知道牛顿的那句名言:“我之所以比别人看得更远,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那么,巨人到底有什么样的智慧和见识呢?

畅销书《巨人的工具》的作者蒂姆·费里斯通过采访各行各业的杰出名人,找出他们成功的共通性,为普通人提供可参考的进步方式,想必原本陷入空虚和迷茫的人生,也会悄悄发生改变。

得到CEO脱不花说这本书“专治矫情”,没错,各界大佬们的建议、故事和经验教训是本书精华所在。即使不是人人受用的警世通言,但有人愿意献出宝贵的时间分享他们的人生经验,多少能带来启发吧!

蒂姆·费里斯采访了132位名人,每个人回答的都是相同的问题,一共11个:

由于问题多,采访的人也多,我也就挑自己有感触的几个问题分享一下。的确,没有什么正确的答案和方法,只有更好的问题。

1. 你最常当作礼物送给他人的三本书是什么?

如果你想要别人向你推荐书籍,那么《巨人的方法》真的合适,蒂姆·费里斯都会问这些名人们,影响他们比较深的三本书。而《活出生命的意义》在《巨人的方法》中出现了不止一次,我也曾读过。作者是维克多·弗兰克,一位精神病学医生,也是纳粹集中营极少数的幸存者。

在这个世界上,不让你活下来的理由有很多。

在奥斯维辛集中营,死亡是很普遍的,早上还在跟你聊天的人,晚上可能就死在了路边,你不能决定自己能活多长时间,也许一觉醒来你就精神崩溃了、发高烧病死了、被集中营头目打死了、送到毒气室烧死了……

曾是中产阶级的弗兰克,由于所从事的职业,是很讨厌别人接触自己身体的。但是,到了集中营,成千上万的人每天晚上都是一个人的屁股贴着另外一个人的肚子,这才发现,即使这样也能舒服地睡着,还能活下来,还能呈现精神抖擞、和其他犯人玩笑打趣的样子,生命的弹性如此之大。

我们常听到这么一句话:只有享不了的福,没有受不了的罪。

但是,在纳粹集中营种种折磨下,不想活的人实在太多了。有的犯人会逃跑,当他们冲向铁丝网,结果只有两种,要么被纳粹党人打死,要么触电而死。在那样的高压环境下,找到一个活下去的理由,真的太难了,你看到的都是绝望。

弗兰克在这本书里要阐释的,就是如何活出生命的意义,因为不给自己设定一个意义,你是活不下去的,更别说活出力量和精彩了。

在纳粹集中营,不找到这个活着的意义,你的精神状态会萎靡不振,下一个进入毒气室的人可能就是你;你的免疫能力可能会出问题,会生病会发高烧,稍稍有点问题就可能马上死掉。

弗兰克讲述了一个“意义”的重要性的真实例子,二战到了晚期,集中营有人传言1944年的圣诞节,纳粹就会被打败,这些犯人会获得自由解放。当这个好消息传来的时候,犯人们那段时间的精神状态非常积极。

结果,圣诞节到了,纳粹投降的消息根本没有传来,一部分人的希望开始破灭。接着有犯人说,圣诞节没有动静肯定就是元旦了,结果元旦来了,犯人还是没有被解放。

就在这几天,集中营的很多犯人抵抗力大幅下降,一夜之间死神带走了很多人。其实,只要他们再挺5个多月,纳粹就真正被打败了,他们也就真的解放了。

这个时候,精神的力量有多么重要。

反观我们现代社会,各种抑郁症、情绪病蔓延,压抑着,苦闷着,还有不少人彻底感受到生活的无意义,更极端的方式就是选择自杀,因为比起离开这个世界,活着更难受!

按说人类文明已经发展到了衣食无忧的地步,结果反而出现了大量的精神问题。有调查研究,抑郁症很可能成为人类杀手的前三名,现在排在前三的人类杀手是癌症、心脏病和糖尿病。

正如《人类简史》的作者赫拉利说的那样:非战争死亡的人数已经超过了他杀,撑死的人开始比饿死的人多了。

重新看待生活的视野,找到生存的意义,你才能活得下去。读读《活出生命的意义》吧,你会了解原来人在如此极端的情况下,依然可以活得那么精彩!

2. 有没有某次你发自内心喜欢甚至感恩的“失败”?

成功会让人感觉良好,但是意识到任何失败都不能摧毁你,会让人感觉到更自由,会让你有更多尝试的勇气。

正如帕顿·奥斯瓦特所说:“作为喜剧演员,每次在舞台上演砸了,都是我很喜欢的失败,因为第二天醒来,地球仍在运转。”

人生总是伴随着失败,就像维克多·弗兰克在《活出生命的意义》中说的那样:“不要只想着成功。你越想成功,越把它作为目标,就越容易与之失之交臂。成功就像幸福一样,可遇而不可求……幸福总会降临,成功也一样,常常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我希望你们的一切行为服从良心,并用知识去实现它。总有一天你会发现,当然是相当长的时间——注意,我说的是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正是由于这种不关注,成功将降临于你。”

《巨人的方法》中几乎会问每位嘉宾关于失败的经历,我想作者大概是想让我们从失败案例中寻求成功之道吧!

但是,这并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问题,正如本·希伯尔曼所说所说,如果遇到了问题,你应该充分利用,并思考如何做得更好。由于人们对失败的处理方式不同,失败者的经验教训会在情感上产生较长时间的影响。大多数人对失败都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情感厌恶。

如果坚决认为所有的教训都应该从失败中汲取,而忽略了研究优秀的人、成功的人,这种想法未免太扭曲了。对失败的过度关注会渗透到方方面面。“你需要花时间与表现最好的人在一起,而不仅仅是把目光放在所有问题上。”

3. 你如何拒绝不想浪费精力和时间的人和事?

对身边的人和事说“不”本身就是一种挣扎,起码我自己还在努力当中,努力做到像脸书联合创始人达斯汀·莫斯科维茨那样,遇到浪费自己时间和精力的人和事,一口回绝才是最干净零落的。

达斯汀·莫斯科维茨认为,我们很多人虽然已经确信自己不想参与这件事,但碍于拒绝别人带来的尴尬,很容易含糊其辞,比如告诉对方在决定之前先听听某人的意见,或者先答应了部分请求。一旦你打开这扇门,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你会一而再再而三地碰到难以拒绝的请求,因此,你会面临永无止境的尴尬和苦恼。

更糟糕的是,你这样做了会让心理界限变得模糊,在请求者眼中,你已经成为对这类事情或问题感兴趣的人。然后,请求者会借着这个机会继续向你施压,以后还会继续对你提出类似的要求。与第一次就一口回绝相比,这时候你再拒绝就会更加尴尬。

4. 在你的专业领域里,你都听过哪些糟糕的建议?

强生公司人类行为研究所联合创始人吉姆·洛儿,也是举世闻名的绩效心理学家,他觉得自己听过最糟糕的建议就是“做真实的自己”,某些时候,这句话确实可以当作维护自己个人特质的有效工具,但同样它也可以被用作伤害他人的致命武器。

因为在很多情况下,人们都习惯性地用“没什么啊,我只是表现出了真实的自我而已”作为恶劣对待他人的借口,这对他人也是不公平的。比如在讨论会上,有个人的发言态度轻蔑且粗暴无礼,随意指责他人做得不好,完了他还会说上一句“哎呀,不用放在心上,我只是做我自己,表达我自己的看法而已”,以此来推卸责任,为自己差劲的沟通方式作美化。

在吉姆·洛儿看来,当“我在做我自己”这句话被用来给不道德的行为找理由时,那么,这句话不过是一个诡计。

你有做真实自己的权利,但是也不要建立在任意践踏他人权益的基础上。无论我们面临什么样的困难和挣扎,我们都应该表现出尊重、谦卑、诚恳,这才真正代表了最好的我们。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个人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因此,你有无限的自由可以不断重塑自己,不断开辟新的道路。

“欲变世界,先变其身”,我们总是花太多时间抱怨现状,却忽略了我们有能力改变一切。

转载文章请注明原创出处。
阅读更多经典文章请访问沃励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