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论我们遭遇过何种打击,无论个人愿意与否,选择的权力一直都在我们手中。实际上,关于情绪的脑成像研究发现:痛苦是一种自我选择!这句话会冒犯很多身处心理困境的来访者:我的悲伤、孤独、愤怒、无力、绝望是如此真实,我对此完全无能为力,你凭什么说这是种选择?对有抑郁情绪的来访者或抑郁症患者来说,这句话尤其残酷,他们可能会强烈质疑:你是在攻击我们吗?你认为是我们自己主动选择了抑郁?难道我们不想摆脱抑郁?这当然不是我想表达的。在回答质疑之前,先让我们一起看看关于情绪、感受的实证研究。 巴蕾特博士是美国东北大学一位杰出的心理学教授,在将近三十年的时间里,她一直从事情绪领域的研究。在扫描过数百个大脑、分析过涉及数千名实验对象的数百篇生理研究、探讨过几乎每一篇与情绪有关的大脑成像研究后,她在自己的新书《情绪如何产生》中提出一个全新的研究结论:我们的情绪并非天生,情绪的变化完全是后天经验以及自我选择的结果。她的研究结论与海耶斯教授的关系框架理论研究成果几乎不谋而合:痛苦源于个人经验,源于我们的知识建构模式。 举例来说,当我们准备在一个重要的比赛中上场时,可能会心跳加速、肌肉紧绷、手心出汗,胃肠也可能开始搅动。此时,如果我们有焦虑发作的经验,可能会想:糟了,我感到非常紧张,我又焦虑发作了,而这会搞砸比赛的……然后,我们真的会开始焦虑,并出现与之吻合的多种反应。但同样的身体感受,可以有不同的解读,譬如手心出汗,其原始的适应功能包括握紧武器或抓紧树干,以便更好地战斗或迅速逃避可能的风险。如此,我们便可以换个角度来观察:即将上场让我感到兴奋,我现在充满力量,有信心面对一切挑战。在这种思维下,我们会跃跃欲试,对即将来临的挑战充满信心与力量。如何解读发生的一切,这是个人可选择、可掌控的——在这种选择之后,我们的感受会随之发生变化。所以,感受不是天生的,它是我们的选择所制造的。 巴蕾特的研究显示,当身体出现这些变化时,如果学生能习惯性地制造出充满力量的决心而非焦虑时,他们的考试表现会更好。回到来访者可能会有的质疑问题上,“痛苦是一种自我选择”这句话并非攻击,它只是一种提醒:我们一直拥有生活的选择权,哪怕是在困境中,依然可以通过有效的练习,让自己更有智慧面对各种挑战。但是,要接受“我能选择并掌控自己的生活”这一信念,对很多来访者并不容易。因为意愿、选择、掌控不仅意味着希望,更意味着责任——对很多人来说,希望、责任都是危险的,尤其是责任,它们可能意味着新的伤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