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这是可行,但是太慢,病人已经接近昏迷,可能等不及你的方案,为师今日就教你更快的方法。” 只见白俞一根银针直接刺入足三里下一寸的阑尾穴上。。这是一个奇穴,男左女右。 如果这里有压痛感就可以确诊阑尾炎。 白俞检查的时候按压了姑娘的右腿。见病人脸色明显难受,就知道这是肠痈。 还好盲肠还没有破裂变成腹膜炎。因为腹膜炎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疼痛会在最激烈的时候突然消失,然后腹部冰凉。 随后天枢。关元,足三里,下巨虚分别下针。 留针提笔写方:大黄六钱,牡丹皮三钱,桃仁四钱,冬瓜子十钱,芒硝三钱。写好递给平安。 片刻平安把方子拿出去给小伙计抓药煎药。 等她回来的是病人神情依然放松很多,抓住床单的手也松开了。 “这牡丹大黄汤针对肠痈效果奇佳,也是她还没盲肠破裂,不然今天还得用上这把小刀。”白俞手里把玩着一把精致的小刀。 “那奇穴的位置可记清了?” “嗯,足三里下一寸,男左女右。”平安仔细观察留针位置,只见银针周围皮肤泛红一圈,银针还在上下跳动,这是得气最有力的证据。 刚刚师父下针速度又准又快,前世她练习的机会较少,针灸是她的短板,又因为学的是纯中医,对手术也是基本不懂。 就连骨科正骨也是成绩平平。她需要学习的好很多。 “你的方案,针对比较轻症的患者还是可行的。不要灰心。”白俞拍了她的头。 随后净手,取针。 针刚收好,第一遍的药水也煎好送了进来。 待病人喝了药,得到更多缓解,困意上来,平安几人退出了病房。 “大夫?”那妇人赶紧上前,一脸期盼的看着白俞。 白俞没有因为她刚刚的冒犯而生气,病人家属的心理他还是明白的,之所以刚刚那么严厉,也只是不想耽误救治时间。 “已无大碍,等两个时辰我再施针一次,喝一剂汤药,就可回家。坚持服药五日症状即可消退。” “谢谢大夫,谢谢大夫!”那妇人一听,眼泪顿时流了出来,顺势跪在地上。 “救人是医者本份。”白俞扶起那妇人。 “让她睡一觉,你可以进去但是不要吵醒她。”说完白俞就带平安进了后院一间房间。 这是白俞来这里落脚的临时休息的房间。 进房后,又仔细的和平安讲解了今日病例。 平安收益良多,小本本上写满了笔记。如获至宝的收在自己的小药箱里。 “你这银针,嗯,改日为师给你专门打制一套。”白俞看着平安简陋的药箱,露出来那么一点点嫌弃。 “谢谢师父!”平安笑得两眼弯弯,阳光从窗外投在她头顶。仔细还能看见一根根发丝飞扬。 待施针完成,白俞才带平安归家。 出去一趟,小娃还挺兴奋的,回家就拿着白俞给她买的零嘴分给大家吃。 果然年景不好,今天上元节,花灯也是没有,只有几个小摊贩出来卖点自己做的零嘴,买的人那是寥寥无几。甚是惨淡。 白俞已然成了今日街上的大主顾,大包小包给平安买了不少。 无他,就是有钱任性。 十五过后,常家兄弟算是彻底能下床活动了,常洪要严重一些,还只能散散步,常福已经可以轻微活动筋骨顺便指点一下村里人日常练武。 也算是回馈大顺的救命之恩,来了这大半个月,也知道了村里之前对抗外来入侵的事,看见他们有这种提前练武预防的意识,常福还是很有感触。 指点起来也是不留私,村里人进步神速,本身庄稼汉有把子力气,又跟猎户学了一年拳脚,已经有了基础。 看常福的架势就知道他武功不俗,定是个高手,只是伤情并未痊愈,不能大展身手,让大家见识见识。 后来姜锋还和大顺提了一嘴,说要是能留下教导几个孩子的武艺就好了,但两人自觉不可能。 最近也大概听说常家兄弟之所以受伤,是因为去姑姑家发现姑姑已经去世,留下一个孤女,他姑丈其实是一个武将,出征北境时英勇殉国,导致孤儿寡母只能回到姑父族里生活。 又只说常家当时自身难保也没有留下外嫁女儿,结果导致这场悲剧。 姑姑去世族人想要吃绝户,毕竟当年带过来的财务房产并不少。乘机在常家兄弟的吃食里下了药,又不敢直接残害,就先把两人关了起来,饿了好几天,身上又中了软禁散,好不容易逃出生天,又遇到另一伙人追杀,这才不敌,差点葬身雪地。 只听这是事情大概,就知道常家不是寻常人家,至于为什么跟百家商队前行,原因不明,多半也就是避免打草惊蛇。 这样的家族,定是不可能留下教导孩子的。做一个武夫子简直是埋没人才。 但是他们的话,被常洪散步时不小心听了去。暗自在心里有了打算,只等回京。 雪水化开之时,不少地方又加紧挖了一些小池塘,开始地冻住了,挖不开,现在还能抓住冬季的尾巴,多挖一寸夏季的时候就能多喝一口救命泉水。 各村都在甩开膀子干,姚家村也挖,不然怕别人怀疑。 现在基本村村都新增两三个小池塘。把花开的雪水都引进池塘,只是看起来有点脏。 时间会让脏污沉淀,只留精纯。 很多还就盖上了油纸布,防止蒸发。家家户户的油纸贡献出来拼在一起,还是能遮很大面积的。 很快春耕开启。 朝廷发放了粮种,没办法啊饥荒的时候不要说粮种,树皮都被吃了,哪里还会丢下今年粮种。 每个村派人领回,在村里田地数量发放。 大顺作为新任里正,在官府办过证件后就正式上岗了。 第89章常家兄弟归京 领粮种的任务自然是他去跑腿,今年因为是官府发放,还发了以前他们这边没有的粮种。 一种杂色豆子,名花豆。 说是很抗旱,是北方他国雍右王朝传过来的。应该是花了大价钱置换而来。看来上面的人也不是一点办法都不想。 分到粮种就可以着手翻地,泡种育苗。 大顺还做主在县城高价买了几头牛,节约耕地时间,早一天成熟,就少一分风险。 牛属于村里集体资产,各家都可以按照报名先后使用,加上以前村里的四五头牛,基本够用。 平安之前也想过,山里的野牛利用利用。但是问过了,它们不愿意失去自由。不愿意被扎上耻辱的牛鼻环。 平安也不勉强,牛各有志。 毕竟现在也没有一头牛能听懂她说话,还要花花去传话。 野牛的倔脾气她还是了解的,等下在田里给你来个西班牙斗牛,伤了人得不偿失。 牛虽然贵,但是也不是买不到,基本都是之前跟去逃荒过的牛车。就是都有些瘦。养养便就好了。 都说春雨贵如油,今年比去年还贵,一场雨都没有。育苗只能每天去洒水。 水田里还好,之前就关了水。旱地就要麻烦一点。一连半个月的太阳就已经晒干的土地表面的水分。 等玉米苗出来,基本七八天就要去地里泼水。 平安见她爹每次泼水不是撒的不均匀就是泼出去水量太大,地里来不及吸收直接流走了。 她想起了前世浇花的水壶。 她想能不能结合起来,于是画了图纸让大顺拿去了村里木匠伯伯家。 两天,就做出来了。大小刚好可以直接放进桶里。灌满水又提起来,花洒的小洞让水均匀的流出,因为控制了流速,也不会太多水分流失。原来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