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三年,唐朝出兵突厥,突厥朝唐朝俯首称臣。 贞观四年,李世民再次下旨进攻突厥,从而彻底消灭突厥,活捉颉利可汗。 曾经归顺突厥的少数民族马上投奔大唐,纷纷派出使者前往长安纳贡。 从此之后,唐朝把大漠以北也纳入了国土,北部边境得到安宁。】 [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就平定曾经称霸一时的东突厥,不愧是我的老祖宗们,本人西安人。] [哈哈,那我的祖宗可能就是曾经被按着打的,本人内蒙的(微笑)] [李渊听到死对头被消灭后,贼拉高兴,在宴会上亲自弹琵琶,李二则翩翩起舞。] [大唐气氛组上线!] [不说假话,我想看二凤跳舞(狗头)] [嗨起来!] 贞观初。 自天幕出现到现在,太上皇李渊现在才高兴起来,一下子就原谅了天幕之前对他的不友好。 高兴道:“想当年汉高祖被匈奴围困在白登,二郎以后却能消灭突厥,活捉颉利,真是扬眉吐气!” 李世民也很高兴,和文臣武将们相视一眼,随即大笑。 显然他们都默契地想到了颉利可汗“长安舞王”的称号。 至于天幕调侃他跳舞的事,这有什么,高兴起来唱歌跳舞都是人之常情。 【消灭东突厥后,大唐剑指吐谷浑。 吐谷浑的伏允可汗臣服于西突厥,开始强大起来,威胁了西域与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 贞观八年,吐谷浑派兵入侵河西走廊地区,李世民大怒,任命李靖等人率军进击吐谷浑,出兵次年大获全胜, 吐谷浑的可汗慕容伏允逃跑后自缢身亡,其子慕容顺被封为可汗,带领吐谷浑归顺大唐。 平定吐谷浑为统一高昌和控制西域使西突厥归附,奠定了良好基础。】 [慕容顺以前在唐朝当过人质,深受汉族文化影响,又不满弟弟当上太子,李世民原本就想要从他入手的。] 已经经历过吐谷浑之役的李世民皱眉:“哼,慕容伏允不仅派兵入侵我大唐的兰州等地,还扣押了使臣赵德楷,之后又兵犯凉州,不征伐吐谷浑,我大唐威严何在?” 【接下来,李世民的目标就是高昌国。 高昌国是通往天山南路和北路的重要咽喉,必须经过高昌,才能走通丝绸之路。 贞观四年,高昌王向唐太宗表达归附之意,大唐通往西域的通道彻底打开。 但不久之后,西突厥控制了高昌,两者联合攻打位于天山南部的焉耆,阻断了西域与唐朝的往来。 贞观十三年,唐太宗诏令侯君集率兵征讨高昌。 高昌王麴文泰得知唐军来袭,忧惧而死,其子麴智盛即位。 贞观十四年,侯君集率军攻下高昌。 大唐在高昌置西州,在可汗浮图城置庭州,又置安西都护府于交河城,留兵镇守。 后来西州为大唐统治西域提供了坚实的基地。】 贞观后期,早已荡平西域的李世民再次感慨:“大唐有君集在,何愁边疆不定呢?” 侯君集感动:“臣不敢居功,全赖我大唐将士的英勇。” 有陛下这句话,他就满足了。 嬴政:……丝绸之路又是什么? 自从天幕出现,他不知道的东西是越来越多了。 刘·穷得一干二净·邦:丝绸?!!想要!!! 【消灭高昌后,东面是高昌、西面是龟兹的焉耆,又成为打通丝绸之路的的新障碍。 贞观十四年,高昌被灭,侯君集焉耆被夺取的城池和百姓交还,唐与焉耆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同年,焉耆的公主嫁给了西突厥大臣屈利啜的弟弟,焉耆又和西突厥结成联盟,威胁到了唐朝和西域之间的道路。 唐太宗命安息都护郭孝恪出兵,大破焉耆,俘获其国王,立栗婆准为王。 但之后,西突厥的屈利啜带兵攻下焉耆,另立薛婆阿那支为王。 直到贞观二十一年,唐将阿史那·社尔征讨龟兹,擒获薛婆阿那支,立先那准为王。
自此,才彻底解决焉耆问题。】 [在唐初,不灭一个国,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将军。][龟兹在之后逐渐成为唐朝边境的威胁,被阿史那·社尔击败后,龟兹丞相疯狂反击,留守的郭孝恪被杀,之后再次派兵才被彻底收服。] [初唐,西突厥实力挺强盛的,贞观二年后西突厥内乱,之后陷在连年内乱里,后面虽然搞事,但一直还在,直到高宗时西突厥才被平定。] 贞观二十一年。 一直静静看天幕的郭孝恪连忙吩咐士兵戒严起来。 原本以为龟兹已经解决,才开始放松,就知道他会被杀,真是心情有够复杂。 但还是默默感谢了下天幕。 (唐-××恪:多谢提醒!) 长安的老年李世民面色大变,他可不想损失一员大将。 看到天幕上孝恪的发言,知道他定会防备,松了一口气。 【消灭东突厥,平定吐谷浑,灭高昌等国,西域许多小国也纷纷摆脱了西突厥的控制,和大唐王朝频繁往来。 唐朝还设立了安西都护府,保证西域和中原的交通畅通,促进双方经济、文化的往来和繁荣。 大唐成为了当时世界上多民族统一国家中最大的国家。】 [怎么回事?竟然有点诡异地感动。] [前面提到侯君集我就想说了,他最后与李承乾谋反的事败露,李二都不想治他的死罪,无奈处斩后,还十分难过,侯君集太糊涂了。] [搞政治的谈不上糊涂不糊涂,做了就得承担后果,反正最后他还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对他犯的罪来说,已经够了。] [好怀念盛唐啊。] [发现作为大的皇帝的继承人下场好像都不怎样,同为千古一帝的儿子,扶苏、刘据和李承乾,坐上皇位的都不是他们。] 晴天霹雳! 第12章 和亲政策 第12章 和亲政策 秦朝,秦始皇二十六年。 扶苏脸色煞白,嬴政则目光深沉,周身威压浓重,下方的臣子默默降低存在感。 嬴政沉思,他虽然没有立太子,但朝臣心中都清楚,扶苏是他默认的继承人,虽然有些地方不合他的意,但总体上他是极其满意长子的。 刚毅勇武,为人宽仁,如果扶苏不行,谁还能当秦二世? 至于千古一帝,嬴政眼都不眨,他开创这番伟业,是千古一帝难道不是应该的吗? 而扶苏想得就更多了,前面才提到李承乾谋反,后面又说到了他,难不成他以后也会谋反? 不,一定不会,他绝对不会这么做。 汉朝,元朔元年。 才喜得长子的汉武帝刘彻刚为儿子取名为据,转头天幕就说他的儿子下场不好,勃然大怒。 连天幕透露出他是千古一帝的好消息都压不住那份恐慌和愤怒。 未央宫椒房殿,卫子夫强压下心底的担忧,第一时间就抱紧儿子前去建章宫请罪。 无论未来发生什么,现在请罪,若儿子有错,陛下怒意会减轻些,若没错,陛下也许会愧疚。 总之这一趟必须得去。 路上遇见急匆匆赶来的弟弟卫青,姐弟俩目光相视,不发一言。 唐朝,贞观三年。 才十一岁的李承乾身体发抖,眼神惊惧。 他读过那么书,知道谋反是多大的罪,天幕说他以后会谋反,阿耶会不会讨厌他? 他不敢去看阿耶,只敢用余光去找阿娘。 李世民不可置信。 高明聪慧体贴,是他最满意的继承人,怎么会谋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