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他说回家便是回兰台。 如今她就在兰台,他又要她回哪里去呢? 他说,“回大梁的家。” 小婳闻言心如刀绞,她在大梁没有家呀。 她在这人世间也已经没有家了。 眼底便沁出了泪来,她想问一句,问他,“公子也不要小婳了吗?” 但她问不出这样的话来。 还在暴室的时候,她便知道总有一日也会被崔韫厌弃。 如今这一日也果然到来。 难怪昨夜要了她一整夜,也难怪今日要给她补一碗长寿面。 是因为不再留她,便也不会等到小年夜了。 他一直都没能想好如何安置她,那如今便是想好了罢。 她心里的人在说,小婳,你看,再没有人要你了。 魏国舍弃了你。 大表哥舍弃了你。 良原君舍弃了你。 连公子也不再要你了。 那人温声说,“打开看看,还缺什么。” 第159章丧家之犬 小婳这才看见一旁的矮案上有叠得整齐的衣袍,也有一只小包袱。 她迫回眼泪,打开了小包袱。 里面有母亲留给她的桃花簪子,有沈宴初留给她的郡主玺绂,还有那枚云纹玉环。 云纹玉环原被他摔成了两半,此时也都被赤金镶嵌完整。 还有几件换洗的衣袍,一双缎履,几枚刀币。 他的金柄匕首。 甚至还有药草。 他把曾占有她的东西全都还回来了。 甚至备下了路上要用到的衣物,要喝的汤药,也预想到了也许可能遇到的危险。 那把金柄匕首,她曾两次要刺杀于他,如今他却留给了她,那便是真的要她走了。 她想,她的确该走了。 兰台就要迎来它的两位女主人。 她不该再留在这里,给他增添困扰。 眼泪就在眸中团团打着转儿,她垂着眼帘,将眸里的一眶水遮住,然而那水却似洪流一般,仍旧不争气地滚了下来。 她系起了小包袱,可除了桃花簪子,那玺绂,那玉环,于她而言都没有什么用了。 但小婳记得有一把绘着木兰的红梳子,曾在扶风被刺客劈成了两半,有一半没能寻回来,有一半她就藏在这卧房的木纱门外。 那人催道,“走罢,你的事没有出过青瓦楼,无人知道。” 他说的是笼子、项圈、暴室的事罢? 她原以为兰台必是人尽皆知,原来竟没有吗? 他给她留了脸,留了体面。 青瓦楼里的不堪,只有他自己知道。 槿娘也知道一些,但槿娘不会说出去。 她抱着衣袍去屏风后换上,男式的素色衣袍十分合体,蹬上了小靴子,把那不算柔顺的乌发挽成了一个髻,先前被刀削掉的乌发垂下几缕,落在脸畔。 好似有人曾经说起过,“鬒发娥眉,生得极美,原不需什么金簪玉饰。” 她打量着这屏风之后,她曾在这里度过数个日夜,这九个多月来一直要离开的地方,也终将要离开了。 她并没有最初预想的那般欢喜。 心里那两个人此时又达成了一致,一人说,走吧,讨人嫌的东西。 另一个人也应和着,快走吧,脏东西。 换好衣袍,背起小包袱,就似最初在燕军大营一般,跪伏在地朝那人磕了头。 “拜别公子。” 他温和地说,“小婳,保重。” 她眸中水光盈盈,向崔韫温静笑起。 却见那人眼尾泛红,亦是冲她温柔一笑。 她没有再说话,背着小包袱走了。 掩上了木纱门,掀开了玉簟一角,那一半木梳犹自在玉簟下安然藏着。 俯身捡起木梳藏进怀里,回头望了一眼,隔着木纱门,那芝兰玉树般的人兀自立着。 沿着木楼梯往下去,路过藏书阁,路过厅堂,大约也路过地下的暴室了吧? 那夜风大雨急,她不曾留意到暴室的门到底在哪里。 出了厅堂,便见青天白日,九月的日光仍旧刺得她睁不开眼。 她有近四个月不曾出过青瓦楼,总觉得好似哪里不一样了。 是哪里不一样,是兰台的木叶已然泛出了黄色吗? 不是。 她立在廊下,环顾周遭,周遭悬满了大红的绸带。 哦。 今日兰台公子连娶魏国公主与北羌郡主,是三国的大喜事,因而寺人早就将兰台布置妥当了。 从前觉得青瓦楼古朴素净,唯有那赤尾锦鲤纸鸢才是唯一的亮色。 如今这满目的红绸带生生刺痛了小婳的眼。 耳畔好似犹有人问起,“我愿意娶,你可愿嫁?” 分明是不久前的事,距离这一次的问话好似已经过去了千万年之久。 裴孝廉正黑着脸挎刀立在廊下,他大概仍想寻机杀她罢? 寺人已着了新袍进进出出地忙活,路过她时,亦会眸色惊异地瞟上一眼。 小婳心里惶惶,她想,他们定然是知道些什么,不然看她的神色怎会像看一个怪物。 可青瓦楼里的人说,她的事旁人是不知道的。 她低垂着头拽紧了小包袱,仓皇往外逃去。 不敢去瞧路过的寺人,也不敢去看兰台的一草一木。西林苑的猎犬不知听见了什么声音,正远远地吠叫,青狼亦被引得嚎了起来。 她第一次正大光明地离开兰台,却像个过街老鼠。 亦像个丧家之犬。 步履匆匆地走着,脑中一片空白,脚底发着飘,不敢抬眸,不敢回头。 气喘吁吁地到了大门,府门外正停着他的王青盖车与仪仗,王青盖车缀着大红的绸带,仪仗队亦是不见尽头。 周延年正在府外牵着一匹马恭候,见了她忙上前递来缰绳,“姑娘的马。” 小婳原是没有马的。 这马亦是公子给的。 当初进燕军大营时是个将死的战俘,只有一身被抽烂的破袍子,一双浸透了雪水的烂靴子。 来时两手空空,走时竟有了满当当的小包袱。 她想,公子到底不是个坏人。 她怔怔地接过缰绳,回头看了一眼青瓦楼,楼台上那人正负手立着,遥遥朝这边看来。 那青色的高楼上飞檐走兽依旧,那篆刻“大乐”二字的瓦当也依旧,木兰依旧,高门长戟依旧,这兰台里的人,兰台里的狼,也都依旧。 她在兰台发生的一切,都好似从未发生过一般。 那无法评判的公子,那话多的槿娘,那凶狠的将军,那龇牙咧嘴的小狼,都留在了这喜气洋洋的高门之内。 蓟城兰台双喜临门,就要迎来两位夫人。 唯有她自己,孤零零地立在这燕庄王十六年的白露秋霜之中。 来时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