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昨日我搓的不过是些用来练手的面粉丸子,又怎么能帮大公主治病?” “大公主的身体根本没病。”清秋道人就让陈锋去给自己斟杯蜂蜜茶来,“她就是被那群自以为是的嬷嬷们耽误了。” “她只要一个月不吃那些药,身体就会慢慢的恢复。可要让她一个月什么药都不吃,我估摸着她会很心慌,所以我让你拿了那些面粉丸子给她,以宽她的心。” 陈锋没想到还能这样瞧病,也算是开了眼界了。 “医病没有那么简单的,有时候医的是病,有时候医的却是心。”清秋道人就同陈锋笑,“你跟着我,以后只会见识到更多。” 这话陈锋信。 其实跟着清秋道人的这些日子以来,陈锋发现她并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也不喜欢摆谱。 她和所有人的相处都是一视同仁。 绝不会因为位高就高看一眼,也不会因为位低就瞧不起人,就连在面对承佑帝时,她都始终不卑不亢。 这就让陈锋有些好奇:这到底是她的性格使然,还是因为修道让她变得超然。 可这份超然的印象却在两日后被清秋道人打破了。 原因是,自永宁公主离开后,后宫的娘娘们便络绎不绝地来访,让她们这热闹得像菜园子一样。 一开始清秋道人还能客气地同她们说上一两句话。 可来得人多了,她就有些疲于应付,脸色也垮了下来。 她一脸烦躁地交代着陈锋:“以后不管谁来了,一律不见!” 这可愁坏了陈锋。 在宫里什么都不是的她,凭什么去拦那些位份一个比一个高的娘娘的娘娘们? 一个忤逆的罪名扣下来,她还要不要活? 可这人往往是怕什么就来什么。 正在她不知该如何是好时,就远远地瞧见李贵妃和郭丽妃各带着一群宫女往东厢房这边而来。 陈锋就头如斗大。 可她也只能硬着头皮迎了上去:“兮若见过两位娘娘,真人今日要给皇上配药,恐怕没空接待两位娘娘了。” “怎么这么不巧?”郭丽妃就有些不高兴,“这李真人莫不是看碟下菜吧?我可听闻昨日姜成妃在这可是坐了快一个时辰才走,前日许容嫔也坐了半个时辰。” 陈锋就陪着笑脸:“您也说了那是昨日和前日,今日真人是真没空。” “我倒是无所谓,就看姐姐怎么想了。”郭丽妃说着,就挑事似的将眼神划向了李贵妃。 李贵妃就似笑非笑地看了郭丽妃一眼:“这可真是不巧,不过本宫今日不是来找李真人的,本宫是来寻兮若的。” 听闻李贵妃找的是自己,陈锋也很是惊讶。 因为她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地方值得李贵妃亲自来一趟。 “你别慌,本宫来,也就是想问你一句,五皇子这一路没有给你们惹事吧?”李贵妃就笑盈盈地问。 “没,没!”虽然这一路五皇子就像是个凑数的,可陈锋哪敢当着李贵妃的面说五皇子的坏话,“就是这一路五殿下也吃了不少的苦,回京的时候人都饿瘦了一圈。” “那也是他活该!”李贵妃听着,却好似心情很好地笑,“之前我劝都劝不住,他一定要跟着你们去……” 李贵妃就摆出一副打开话匣子的架势,同陈锋唠起嗑来。 一旁的郭丽妃瞧着根本就插不上话,可自己的位份又没有李贵妃高,就直得跺了脚:“既是这样,妹妹就不打扰姐姐了。” 说着,她就带着人气鼓鼓地走了。 瞧着她远去的背影,李贵妃也收了脸上的笑,问陈锋:“真人是真要配药,还是单纯的不想见我们?若只是配药,那我就改成明日再来,若是不想见客,那就另当别论了。” 陈锋感谢李贵妃刚才帮她拦住了郭丽妃,可若说实话,就恐怕连李贵妃也要得罪了。 她只得硬着头皮道:“真人要配药是真,不想见客也是真……只不过她不是针对您,而是先前的那些娘娘们占用真人太多时间了,真人不得不……” “行,我懂了!”李贵妃就点了头,“说起来,我也只是来感谢真人这一路对五皇子的照顾,这份恩情我记下了。” 说完这话,李贵妃就带着人施施然地离开了。 第二日,陈锋就听闻李贵妃给各宫的妃嫔下了禁令,不许她们无事来打扰清秋道人。 陈锋和清秋道人这才过上了相对安生的日子。 就这样约莫过了大半个月后,清秋道人便向承佑帝提出了要出宫:“皇上的病情经过这大半月的调养也算是进入平稳期了,只要每日服用我留下来的药,倒也不用我每日都守在宫中。” 承佑帝自是不愿。 他自己也明显感觉到用了清秋道人的药后,整个人都变得舒服了,即便有几次在朝堂上情绪有了些起伏,也未察觉到不适。 “可你若留在这宫中不是更好吗?”他道。 “这毕竟是宫里,我一方外之人住着还是很不方便。”清秋道人坚持着,“若不是因为如此,我当年又何必装死都要逃离?” 承佑帝听着就没有再多话,而是让福公公安排马车将她和陈锋送出宫。 出了宫的陈锋,顿时就觉得自己像飞出了笼子的鸟,整个儿都活了过来。 得了信的姜大卫则在宫外等着她们,在见着陈锋的时候,还忍不住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 “你们就不能收敛着些么?”清秋道人就斜着眼睛瞟了他们二人一眼,“你可帮我们安排了住处?我可不想住进你的宁王府。” “如你之意,在东大街上盘了间医馆,”姜大卫虽还未认清秋道人为姨母,但心里已不似先前那般防备她,“那间铺子如今正由兮若的爹娘帮着打理着,坐馆的大夫还是之前留下来的那位,坐馆的价钱还是照之前的开给他。” 第219章 闹事的 清秋道人就迫不及待地想去看看那家医馆。 东大街即是东华大街,是从东华门出来回宁王府的必经之路。那家叫回春堂的医馆与其说是开在了东大街上还不如说是开在了东大街和金鱼巷交叉的路口上。 在商铺林立的东华大街上只有一张斜斜开着的小门脸,若不是上方挑着一杆膏药旗,还真让人注意不到这是家医馆。 陈锋多少就有些理解这家医馆为什么会被上一任东家盘出来了。 可走进这回春堂后,她又被医馆里的布置所惊讶。 因为这间医馆同她以往见过的又都不一样。 别的医馆,一进门就是大堂。大堂的一边是诊厅,一边是抓药的柜台,讲究一点的可能还会有帮忙熬药的炉火灶台。 可这家医馆,一进门竟是间带抄手游廊的小花园子,小花园里摆着拙朴的石桌石凳,墙边码放着一排高高低低形状各异的破坛子,坛子里种着叫不出名的花草,即便在这白雪之下依旧透着些许的绿意。 陈锋就开始想象这园子在春天的模样。 穿过这小花园,就变得豁然开朗,面阔三间的大堂宽敞又明亮,浓浓的药香更是扑面而来。此刻再回首看那小花园,竟像是一道屏障将外间的纷扰隔开,让医馆有了闹中取静的意思。 清秋道人瞧着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