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车紧张,姜宇下午打电话到苏锦瑶的回收站,抱歉的跟她说公司这边近期安排不上。 “老板娘,要不我给你找一下其他同行师傅,你看行吗?” 榕城单独接散单的货车司机还挺多的,他们接单不稳定,一般会挂靠在君达这边,要是公司这边有多的单子接不下就会推给这些散单同行。 “行,麻烦你帮我找两个。”苏锦瑶拜托道。 姜宇应下了。 苏锦瑶挂了他的电话,马上又给邻市钢铁厂打电话,这算是回收站上家之一,店里的重金属都是这家公司过来收。 电话接通,苏锦瑶问他们要不要钢渣,她这有一批要出。 “要啊,不过你什么价?” “三百八一吨。”苏锦瑶说:“包送货。” 对方嫌贵,“包送货也要不了这么多啊,废钢才多少钱一吨你我心里有数,这样,三百一吨,你有多少我们全收。” 苏锦瑶心道这价砍得也太狠了,“三百五十一吨。” “三百二吧,咱们也不要争了。” “行!” 价格谈好,苏锦瑶又见了陆文峰一面,之前说好的不算了,她要拉一车货付一车款。 陆文峰很不高兴,说苏锦瑶就是个奸商,出尔反尔。 可两人还没正式签合同呢,苏锦瑶觉得不算。 她才不管他怎么说,只有她自己会对自己的钱负责,一下子付掉全款一半,万一半路出点什么事,她不信陆文峰还拿得出钱退给她。 职工小区里那么多工人,就盼着工资到手呢,拿到手的钱,谁还舍得还出来。 所以不管陆文峰怎么说,苏锦瑶只能承诺拉一车就付一车全款,并且有多少她拿多少。 陆文峰想了想,同意了。 这次两人都长了心眼,当场签了份合同才算完。 “我车已经找好了,明天早上就来。”苏锦瑶挥挥手。 这次她说话算话,带来两辆大货车,一天拉两趟,三天就把堆积在车间里的两百吨钢渣全部拉走。 苏锦瑶也和之前说好的一样,货款按次结算。 三天时间,有惊无险的渡过,陆文峰拿到了他要的钱。 苏锦瑶这边一倒手,扣除人工费和运费,一吨赚了110块。 “你们这边够一车了你就打电话叫我。”苏锦瑶把自己的名片塞他手上。 这次陆文峰倒是不说用不着,然后给她还回来了。 他意外发现,这个小女老板还挺有钱,并不像是他一开始以为的那样。 苏锦瑶把这一次赚来的两万两千块打进公司账户上,姚兆文算账的时候,只觉得今年的半年奖又希望了。 他看着账本,时不时抬头撇苏锦瑶一眼,欲言又止。 苏锦瑶早发现了,笑着问:“你想说什么?” 姚兆文嘿嘿一笑,尴尬的说:“老板,现在店里生意越来越好,还有上门回收的电话也很多,我一个人又要看店,又要打包废品,还要上门接货,我感觉我体力有点支撑不住……” 苏锦瑶这些天都在外面跑废钢渣的事,上午直接去陆文峰那边,下午从邻市结完账回到榕城已经很晚,所以就直接回家了,店里的事情全都交给了姚兆文一个人。 但今天她回到店里发现,店内一切井井有条。 苏锦瑶深知,自己现在能够放心的在外面跑业务,都是因为店里有姚兆文在的缘故。 所以,她其实也在考虑提高他的待遇。 但这次好像不是提高待遇就能搞定的了。 姚兆文苦笑着试探提议道:“老板,咱们要不再多招个人吧。” 苏锦瑶想了想,让两人都暂时放下手里的活,来到办公室,面对面坐着商量要招个怎样的人。 姚兆文有点不好意思的说:“老板,我想尝试跑业务。” 苏锦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那以后账谁来算? 第128章 小三儿子满月酒 在苏锦瑶的店里,姚兆文身兼数职。 他现在既是打包员,也是会计,还是上门小工,忙的时候午饭都来不及做,只能去对面小饭馆凑合一顿。 晚上下班累得够呛,之前还挺喜欢自己买菜做饭的,现在看见那盆还没来的洗的碗,直接跑女朋友家里蹭饭去了。 这些变化都是因为一个字,累。 其实苏锦瑶也累,打包是回收废旧里最消耗体力和精力的一环,特别是那些精密电子零部件拆分,姚兆文根本不懂,都是她在做。 想到这些,两人对视一眼,确实该再招一个人进来了! 因为姚兆文想跑业务,苏锦瑶看他挺有信心,决定让他去试一试。 不过前提是,账他还得继续负责,同时还要把新招来的人培训好,确保店里不会乱。 这次苏锦瑶明确了要招一个体力人员,主要负责分拣打包和看店。 上门业务姚兆文继续做,等新来的员工熟练上手后再看情况交出去。 人倒是挺好招的,包吃包住一个月一百八,这样的条件算是很不错了。 新来的员工叫王大胜,一个二十三岁的年轻壮小伙。 他是外地来的,因为家里经济原因没能继续上高中,初中毕业后跟着家里叔叔进城打工,做过服务生,也在工地干过小工。 但都因为家里父母身体不好需要照顾,总干不长。 今年他从过年一直照顾父母到四月份,见父亲身体好转,母亲一个人可以应付后才出来。 可这时候工地招工的早招满了,去不了工地,就辗转找到了苏锦瑶这里。 王大胜老实肯干,干活很下力气,姚兆文在店里带了他三天,细分类的打包工作他已经可以独自一人完成。 店里不怎么忙的时候,苏锦瑶在店里看店,姚兆文就骑着三轮带他熟悉上门回收业务。 王大胜刚来路还不怎么熟,两人晚上睡一个宿舍,姚兆文就拿出笔和纸画地图,教他认路。 有姚兆文这样勤勤恳恳的师父,王大胜这个徒弟也慢慢被带出来了。 又一次接到陆文峰那边的电话后,苏锦瑶把王大胜留在店里,带上姚兆文,两人一块儿去了工厂。 去年的年终奖,姚兆文用它换了一辆自行车,两人一人骑着一辆,踩得脚下生风。 其实像是陆文峰这种自己找上门的业务,不需要花费太多精力。 主要还是拓展那些还不知道有绿曼存在的工厂,过年的时候苏锦瑶没想起来维护发展人脉,这次她吸取经验教训,重新做了一个电话本。 本子上记录着所有联系过或者接触过的公司工厂联系方式,姚兆文顶着尴尬,开始给电话本上的人打电话。 一开始脸皮薄,对方觉得烦,姚兆文能独自脸红好半天。 后来打得多了,越来越坦然,就算会被骂,也能淡定挂了电话继续打下一个。 把老客户交给姚兆文维护后,苏锦瑶就只负责新客户的开发,满城的跑,满城的转。 偶尔乡下有消息传过来,就下乡去看看。 但好运气不是一直有,假古董很多,真的是一次都没遇见过。 天气越来越热了,气象专家们从四月初就一直在说今年可能有大旱,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