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全文阅读周止安闻又微-周止安闻又微最新章节

分类:励志人物来源:励志网阅读:71

”闻又微笑,“将在外嘛,对陈述就不是很尊重了。”

  周止安乐得摇头。

  她说:“当年,陈述让你很有危机感吗?”

  周止安:“无差别地嫉妒所有你看得上的人。”

  闻又微:“?”

  周止安:“霸哥也曾是。”

  闻又微差点把咖啡喷出去:“霸哥?那么久之前你就……说起来毕业我就没他的消息了。”

  “后来他回校做过一次宣讲,我又见到他,”周止安说,但他表情看起来一点也不像是嫉妒,还藏了些隐秘笑意,果然,他补充了一句,“他已经秃了。”

  闻又微低头,失笑:“我就说……用脑太多头发容易出油无依据,仅为闻又微习惯性扯淡。。”

  而后她看着周止安,两人心照不宣笑起来。周止安随即神色微敛:“与其说是嫉妒,不如说是对自己失去掌控的关系而感到不安。”

  他已经说过,闻又微也明白:“所以你现在……”

  周止安学着她得意时的样子微微抬眉:“嫉妒没有用。我学会了自己开屏。”

  “哈哈哈哈哈哈,”闻又微不可抑制地笑出声来,“周止安你……”

  ……

  对关系有安全感,不意味着分开时不会难受。周止安这里的事情处理完要先走,闻又微同他演了一回执手相看泪眼。

  一会儿觉得工作害人,惹得有情人一个月加起来相处不到几天;但真把人送去机场,回来打开电脑进入状态,又觉得工作还是挺有趣的。

  她给周止安发:谈不完的恋爱和做不完的工作,都好好啊!

  周止安:前半句认可,跟你一起。后半句,它符合劳动法吗?

腼腆,但笃定

  闻又微见到了她名义上的上级老江。作为核心又能远离各种争斗,谁远看他都得说一句“生存智慧满级”。但他真人看上去并没有一眼可见的精明或狡黠,是个非常普通的干瘦中年人,像闻又微从前见过的很多中学老师。

言情小说全文阅读周止安闻又微-周止安闻又微最新章节

  老江问她知不知道陈述为什么选她做这个业务。闻又微跟他不熟,没好意思说“因为我挺行的”。于是她迂回地问:“当初我有其他竞争者吗?”

  老江倒真的报了几个名儿。闻又微觉出味儿来,肯定了一件事——跟 S 市的项目太和本来就想做,她不出这个头,也会有别人去做。眼下能顺利到她手里,她该感谢自己的“多此一举”。至于鲁敬……她如果没猜错的话,他可能因为他的傲慢和失察,失去了一些信任。

  老江问:“那现在知道为什么是你了么?”

  闻又微没说话,但她隐约有了答案。

  老江说出的几个名字她觉得都不错,比她职级高,做过成功的项目,不过“成功”和“资深”在太和快要成为一种魔咒,大成过一次的人再做新项目往往都很失败,还是手下人怨声载道的那种失败。

  其实不难理解。人能成功一次,往往同时是“做对的事”和“时机”的叠加,后者玄一点叫运气也没错。但人的心理如此,容易忽略属于时机的部分,认为都是自己努力带来的,有些人接下来靠输出当年的成功方法论吃一辈子。

  老人做新业务,容易陷入一种惯性,带着“我还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儿”的心态,没法沉下心去慢慢捋顺业务逻辑。还有一部分是位置太高,已经不敢、也无法面对失败。最后就硬上,硬干。业务框架还没搭起来,就把指标往下一摊派,跑死了员工,也挤不出成绩,最后刷刷数据,热热闹闹迎接崩塌。

  太和自己骄傲的“太和节奏”也是问题的一部分,这几年多有尝新之意,但大多以失败收场。正常情况下,起新业务得悠着点来,项目越重要越不能着急,你总得有个论证成与不成的过程,前期多经历几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循环,先把业务逻辑跑顺。而太和的胃口显然也被早年的强劲增长势头喂坏了,恨不能每周发一次业务捷报,别说没有纠错的时间,就连正常成长的时间也被压缩。

  成长不快的就几乎算是失败业务,这种氛围下,底下人该怎么办?只好硬做,瞎忙。真想做事的被逼走,用更高的薪水招新人。或者假数据做做,假装一切都好,继续往下跑。跑到假数据也掩盖不了方向错误的地步,找一个负责人扛好锅再开掉。

  老江见她是个不好开口的样子,自己先道:“你们觉得太和很大吧,还有成长空间,而我们觉得,太和已经很老了。”

  “陈老板的想法我认可,让可靠的新人放开手脚去做。不需要表面数据,不需要每周发个捷报,成了就是成了,不成再说不成的话。但太和真的不缺假业务了。”说完他看向闻又微,好似十分想确定她听懂了,又补充道:

  “我也不会多干涉这件事,怕你束手束脚。陈老板要你每个月回去汇报一下也只是帮忙把关,不要踩到前辈已经踩过的坑;若有我们能出力的,好及时协调资源给你。不是要你带着生造的增长数据回去,你懂我的意思吗?”

  他们有此洞察,闻又微还颇感意外,又多了些信心。

  闻又微觉得每个人都知道先前那些起不来的业务是怎么回事儿,但太和的好处和坏处都在于,它太大了。大到在某些方面已经尾大不掉,就按照惯性跑下去一时半会儿也没问题。

  她曾困惑过,站得更高的那些人知道有这个问题吗?现在老江的话告诉她,是的,他们知道。

  这才是正常的。她想。

  当初核心的几个人——大老板渐渐退居幕后,更多时候像个吉祥物。二老板徐泠很有能力,不过她一直在做海外市场,最初这活儿没人看好,这几年海外市场的增速开始惊人,硬拉着太和整盘的业务都好看了些。再有像老江这样的,跟谁都不争,守着自己的偏远“封地”过日子。已经功成身退、拿钱人走的不提,剩下的,还有鲁敬把着太和原有的核心业务,闻又微没见过他在太和创业之初的样子,不知他是否也曾明智过,她见到的鲁敬已经是个能力和洞察都不足的中年老废物了。核心业务…诶!闻又微电光火石间意识到什么,这块业务眼下……好像已经落到陈述手里了。

  闻又微有意从老江那里打听这番安排的用意,她有太多好奇的地方和猜测,但老江一看不是个八卦的人,也不接她的话头,闻又微只好寂寞地作罢。

  无论如何,跟老江一番沟通后,知道新的业务线对太和来说也是大势所趋,闻又微的心更定。

  她开始投入到工作中,去解决具体的困难了。新项目启动需要的人手就够她烦上一烦,哪怕在本部拿到的位置没有那么好,人们大多也希望留在那里。做现成的业务,甭管增长难度如何,好赖有一口稳定的饭吃,短时间内死不了,太和也不可能让原有业务死。新业务,如果做个一年半载,没成,回去之后还有好位置吗?能留下大概率也是被边缘化。

  她忽然意识到,除了“新人做新业务更有希望”这种甜美的理由之外,也有一部分是,真没什么人愿意来。成就傍身的那几位即便答应被“发配”来此,估计要的条件都不会太低。

  而陈述知道她是真·说走就走。不养植物不养动物,虽说有一个家,水电一断,到哪儿都行。那几年里被工作塑造出的“人味儿稀薄”不是说说而已。闻又微心想,好家伙,我这是性价比之选啊。

  执行层她就索性在当地招,这对当地人来说是好选择。按太和标准给薪酬,又不用离家太远,真被闻又微挖到几个有活力又有能力的年轻人。当然努力的不止她自己,老江给她送来几个技术人才。闻又微经历了兵荒马乱的头半个月,终于把场地和第一波人员码齐。

  最开始闻又微也担心做不好怎么办,现在倒没有那么害怕了。

  她相信不敷衍自己,也不敷衍别人,最终结果就不会很差。况且来 S 市的项目不是一个拍脑袋的决策产物,每个环节都被论证过可行,没道理不成吧。

  最坏的结果是顶锅离职,大不了房子卖掉过来这里种树,按照这里的消费标准她可以提前退休。

  ……

  趁回去给老陈汇报进度,她找时间去见周止安。周止安当天有课,但正好,闻又微一早就好奇周止安讲课时是什么样,索性自己回了趟 Z 大,偷偷从教室后面溜进去,听周止安讲课。

  讲台上看台下一切都尽收眼底,周止安瞄到有人进来下意识多看一眼,见是闻又微,瞳孔倏然放大。

  但两人都极有分寸,闻又微只跟他对视一眼,而后轻悄悄找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下,完全只把自己当个来听课的学生,多余眼神都没再递。周止安下意识弯了弯嘴角,又极快恢复如常。目光偶尔落到闻又微身上,有不易察觉的柔软。

  闻又微奔着看人来的,听了一会儿当真听进去觉得有趣。但她桌面儿太干净,除了手机啥也没有。身边男同学挪过来一点:“同学

转载文章请注明原创出处。
阅读更多励志人物请访问沃励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