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年前,有个应届毕业生,到我们公司应聘经理助理的岗位。 面试时,HR问她:“会不会熟练运用办公软件?” 她答:“反正单纯地打几行字,做个简单的表格没问题。” HR:“那你会不会撰写文案、策划活动、安排领导行程?” 她答:“这些我在学校里都没学过呢。” HR:“那你是否愿意在实习期内,学会以及熟练掌握所有工作流程?” 她答:“我也想,但我害怕万一学不会,怎么办?” 最后,她不出意料地被PASS了。 后来HR告诉我,其实她被淘汰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她不够优秀、经验尚且不足、懂的事情少,而是她的畏难情绪很严重,年纪轻轻就放弃了学习和成长。 其实在职场上,有很多事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难。 如果你一开始看不懂财务报表、不会分析KPI、写不好公文,其实一点儿也不可怕。 可怕的是,你从来没有想过脱离舒适区,花一点时间和精力去做一些原本你可以做,只是你害怕做、不想做、懒得做的事。 通常优秀与不优秀,只在一线之隔。 不优秀的人,总是守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去做一些他早就会做,并且极其简单、机械,甚至不需要动太多脑子的事。 而优秀的人,总是能不断地去突破自己的极限,去学习新的知识,去做一些看起来有些复杂、不太容易,但很有意义和价值的事。 2 记得前年夏天,我在外地旅行时突然收到一条消息,又有人找我写广告文案,而且这一次品牌方是个知名企业。 当时我的一个想法就是无论行不行,总要试一试。 因为很早以前,也有人找我写过文案。当时我想都没想过就直接拒绝了,理由就是我从来没写过,也不知道该怎么写。 可是后来我反思了自己,其实并不是我不会,而是我害怕写得不好被退稿,多伤面子啊。 这之后我就发誓,如果下一次再有这个机会,我一定要去尝试。 那天晚上我回到了酒店,熬了一晚上的夜。不仅在网上翻阅大量的优秀案例,还绞尽脑汁地去构思组词,终于我在第二天清晨,勉强完成了这篇文案。 虽然最后对方说,我写的内容还稍微逊色了一点,然后委婉地拒了稿。 但那天我真的超级开心,并没有觉得自己做了无用功,而是我终于战胜了自己。 这之后,我又陆续接了十几个文案,并且每一篇约稿方都很满意。 如果一个人想要进步,就必须勇敢走出舒适区,去做一些新的尝试、新的改变、新的突破。 哪怕最终你失败了,也绝不会吃亏。 因为重要的从来不是结果,而是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你的学习热情被充分调动,你的认知在不断更新,你的思维在不断提升,而这一切都是看不见的成长痕迹。 3 我有个朋友,她特别喜欢看书。 而且不仅广泛涉猎群书,还特别喜欢挑战那些年代久远、晦涩难懂、注释比原文还多的经典名着。 有一次,我就问她,为什么你要故意去为难自己呢? 她说,总是看自己看得懂的书,很少会有进步。因为如果每本书你都能毫不费力地看懂,证明你成长的空间就很小了。 所以这些年,她一直在有意地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从鸡汤文到哲学书。 她总是像攀登高峰一样,一步一个台阶地去挑战自己,而不是总在一个高度和维度徘徊不前。 而我身边的另外一些熟人,看的永远是浅显易懂、篇幅小、字数少、毫无价值的畅销书。 其实读一本好书,有时候甚过读一百万本没有知识含量的烂书。好书不仅能给你正确的价值引导,也能让你成长得更快。 可是,很多人就沉迷于快餐式的阅读,几乎不愿意费脑筋去思考、琢磨、消化更优秀的名家作品。 很多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并不在于谁的智商更高、更聪明、更会学习。而是因为,有的人愿意突破自己的瓶颈,不断地往前走,因此总是在进步。而有的人始终在原地踏步,所以也一直不见长进。 4 其实,趋利避害是大多数人的天性。我们对于未知的新领域、对于从未涉足过的新问题、对于从没有做过的事,我们总是会本能地产生畏惧和胆怯心理。 如果你只是满足于去做一些简单的、会做的、难度不大的事,那么你就永远都不会真正成长。 其实任何一个很优秀的人,并不是生下来就如此厉害。 比如,校园学霸。他们也是从最简单的加减乘除,到最后学会了微积分、学会了高等代数,然后循序渐进地学会了解更多更难的题。 比如,职场精英。他们最初也是从什么也不会、什么也不懂,慢慢学习和摸索,然后日积月累成为了行业的佼佼者。 比如,生活强者。他们刚开始也无法应付许多突如其来的小状况、小意外、小伤害。直到后来,他们直面问题、迎难而上后,慢慢地能够一个人应对所有疾风骤雨的侵袭和打击。 所以不要害怕失败,也不要害怕尝试,更不要怕自己不行。 你总要去做一些你从未接触过的,稍微有些复杂的、没有体验过的事,你才能更好地打磨出更好的自己。 成长,并不是身高长了一寸、年龄长了一岁,而是你愿意脱离舒适区,向更高一点、更远一点、更难一点的目标,不断前行。 来源:温暖的女子微信公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