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的大智慧读后感

分类:读后感来源:励志网阅读:1035

论语的大智慧读后感(一)

论语的大智慧读后感

最近,我在本校教师阅览室有幸拜读了《论语中的大智慧》这本书,觉得孔子在两千多年前总结出来的道理,在当今的社会里,仍然那么实用,把两千多年前的论语用一个现代人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是一种纯粹的态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升华,对当今时代的人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在为人、为政等诸多方面如何实现心灵所向往的那种理想追求。读论语让人感觉视野开阔、豁达开朗、风清气正,充满智慧。

如: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孔子说:“国君以道德教化治理正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孔子主张以道德教化作为治国的原则,这段话代表了孔子的“为政以德”的思想。

其实,德治正是中国儒家文化所极力倡导的治国理念。《论语为政》在第一章就提出“为政以德”的思想,堪称儒家德治的总纲。在《论语》的其他篇目中,孔子也曾多次谈到执政者的品德的重要性。

又如:子曰:“政者,正也。子辛以正,熟敢不正?”(《论语颜渊》)战国的儒家孟子把德治推到了极致—仁改。孟子周游列国力劝统治者施行仁政,还说如果能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改,那么“治天下可运之掌上。”这就是说,一个人如果把仁政作为执政的基本理念,治理天下就会成为一件非常简单而轻松的事情。这是孟子所想象出的天下大治的理想状态。

在治国上,儒家特别强调道德的作用,但也绝不排斥法治的作用。除了“为政以德,”孔子还认为从事政治要“宽猛相济。”“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左转昭公二十年》)

孔子只是倾向于以德治为主,而以法治为辅罢了。由此可见,德治和法治这两种治国方略,就好像人和两只脚,哪一只都不可偏废。

德既是一种坦诚的态度,也是一种宽容的胸怀。宽容,使人拥有博大的心理空间。治国如此,做人也罢。

论语的大智慧读后感(二)

读完论语之后,脑子里都是中国伦理道德和我们民族传统的文化思想,但整篇文章下来,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孔子关于学习方面论述,下面我就学习从四个方面来浅谈自己的学习心得。

其一,关于学习的态度。孔子很重视学习态度,强调要终身“好学不厌”。他肯定孔圉“敏而好学”,而且谦虚地说自己都没有做到“学而不厌”。他还特别提倡互相学习的态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种“乐”,是与朋友相互学习,研讨之乐,是增长学识之乐。最可贵的是孔子提倡“不耻下问”的精神,他肯定了学生孔圉“不耻下问”的精神,其实他自己就是楷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人”当然不会都是强于己的人。只要有“善者”,就要“从之”,对于“不善者”要引以为戒,改正自己也有的缺点。这里指出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传说孔子曾向郯子、苌弘、师襄、老聃等人学习,他就是一个虚心求教善于学习的人,所以才成为古今闻名的大教育家。

其二,关于学习的方法。第一、二、三、五则都谈到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强调温习的重要。孔子的时代,教的功课有礼、乐、射、御,所以不仅有温习,还有实习,要实际操作。“默而识之”,强调了“识”,即记住,只有记住才谈得上掌握巩固。“温故而知新”,温习的目的是什么呢?固然为了“识”,为了掌握巩固已学过的知识,但不要忘记“知新”,只有有了新体会,新发现,才达到了“温故”更深的目的。文章提出了知识的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只有不断地继承、创新、再继承、再创新,才能使知识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温故知新”闪烁着辩论思想的火花。孔子还特别强调“学”与“思”的结合,不可偏废一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为学则殆”,“学”是“思”的基础,“思”要在“学”中进行,二者相辅相成。另外,孔子还非常重视精益求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对一知半解,浅尝辄止。

其三,关于学习的内容。孔子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他提出要用四种东西作为自己的学习纲要,这就是“文,行,忠,信”。即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忠诚笃厚,坚守信约。这四项内容对于自己和别人都具有重要意义。孔子在重视博学的同时,也强调学习要抓根本的东西,孔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这里孔子在回答子贡的问题时,说明自己的“多学”是相对的,在多学的基础上,我是用一个道理来贯穿自己的学说的,这个道理就是学习的根本,学习重在抓住根本。这里孔子间接地说明了博与精的关系,值得借鉴。

其四,关于学习的目的。孔子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也就是说,熟读《诗经》三百篇,交给他政治任务,却办不成;派他出使到外国,又不能独立作主应对;这样,虽然书读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处呢?又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也就是说,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习,听到正义的事不能去做,有错误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论和实际不能结合,这才是我们忧虑的。由此可见,读书的目的,不在于死记书本,而在于应用,在于实践,在于“举一反三”地灵活运用知识。关于这一思想,在孔子的学生子夏的思想中也表现出来。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也就是说当官时有余力就应该学习,学习后有余力就可以做官。这一思想实质上也体现了学与用的关系,要想当好官必须学习,学习的目的应是更好地当官,体现了学习与应用的关系,也体现了孔子办私学的目的,即通过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让他们直接登上政治舞台或作教师培养政治人才,当然在孔子看来,学习的目的也在于对道义、真理的追求,“士志于道”,“朝闻道,夕死可矣”。

孔子是大学问家,一生勤奋治学。他总结出丰富的治学经验,传延百世。做学问自然以“学”为中心,然而不能忽略“习”“温故”“问”“思”等。他指出“温故”与“知新”,“学”与“思”的相互依存关系,非常可贵。他认为学无止境,所以要“学而不厌”。越是大学问家越能感受到知识汪洋无际,孔子就是这样的大家。

总结一下,其实学习《论语》的过程,也就是帮助我们认识自己、与自己的毛病习气作斗争的过程。通过学习,使我们看到了自己身上许多的缺点,比如懒惰、贪吃贪睡等,老师说,君子见得思义,不占别人便宜,即使是随手可得,也决不沾染。在学习后常常感到非常的惭愧,当后不再造,作一个安分守己、精进好学的人。

论语的大智慧读后感(三)

薛泽通先生是位地方官员,他在认真研读了《论语》后写下了厚厚一沓笔记,出了《论语的领导智慧》一书。他在文中提及许多做人的道理,有幸拜读之后感受颇多,仅选一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而从古至今,无数的仁人志士都为了一个目标而努力,那便是:君子之道。君子,是一个高尚的名词,是可贵品质的拥有者。

君子严修己过,君子疾恶如仇。孔子与弟子出游,又累又渴,经过一条河流,想酌水而饮,但一听说这河名叫“盗泉”,便忍渴扬长而去。孔子是古之贤人,其言行,其仁义之心,无愧于君子的称号,当他渴甚,看见河水却毅然离去,正是由于他的品质使然。有些人觉得孔子傻,但他身上所体现出的风节却是有些人所独缺的。不愿饮盗泉之水,我看不仅是为了那个名字,更重要的是他内心的道德,对恶事的愤恨,正如投江于汨罗江中的屈原所说:安能以身之察察,而受物之汶汶者乎?

君子高节独立,君子充满自信。以清廉着称的吴隐之也有过这种经历。吴隐之曾经途径“贪泉”,人称喝了这泉水会变得奇贪无比,但吴隐之却笑着说:“如果让伯夷、叔齐古代圣人来喝,不会改变他们高洁的情操吧!”说罢,舀了一杯贪泉水一饮而尽。此后他仍一直保持清廉的品行。与孔子不同,吴隐之喝了,是因为他有绝对的自信,自己的品行不会因外物而改变。这是一个君子,也是每个现代人应有的素质。因为我们无法选择社会,而每一个社会也必然会有阴暗的角落,所以,重要的是如何身处汶汶之物,仍保察察之身。虽饮贪泉之水,仍清廉如故。

在如今的社会中,仍应发扬这种“君子之道”。(www.wolizhi.com)多少人宁愿一头扎进恶堆里,不愿自拔。贪污,腐败,犯罪,违背了心中道德的天平。多少人因为怕被世间污浊所染,遇事畏缩,对自我没有自信。

古语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的基础在于修身,而修身正应以君子为目标,为楷模。疾恶之心,可以让人永远保证面向正确的人生道途。严修己过,可以让人远离罪恶之门。高节独立,可以出淤泥而不染,似菊般清高脱俗。充满自信,可以不畏汶汶之物,仍敢于在污浊之中保持内心的准则。

在古希腊,有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世上最重要的有两样东西,一个是头上的那片星空,另一样就是心中的准则。而君子就是各个时代所需要的准绳,是道德的明镜。各个时代都需要君子。随时,我们应努力去成为这样的人,一个高节的君子,去生活于社会之中。

论语读后感450字 论语读后感700字 论语读后感200字

转载文章请注明原创出处。
阅读更多读后感请访问沃励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