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的他,哽咽着承诺:“嘉舒,我不会让你再受伤了,再也不会了……” 可那是十八岁的秦慕云,不是二十二岁的秦慕云,更不是二十四岁的秦慕云。 承诺只是承诺。 一句空话罢了。 “秦慕云。” 听到自己的名字,秦慕云抬起头,望向许诗韵的眼神中,满是哀求与希冀。 而许诗韵眼中,却只有一片冰冷。 “现在的你,让我觉得,荒唐至极。” 秦慕云眼中的光被她一字一句击垮,最终变化成了点点水光,汇入黑夜。 “你来找我,究竟是发现自己喜欢我,还是因为我突然离开脱离了你的掌控?” “又或是,你只是习惯了身后有我这样一个人,寸步不离地追着你?” 秦慕云喉结滚动,却一个字都没说出来。 见他沉默,许诗韵冷笑一声,转身走进了宿舍楼。 “不是的,嘉舒、嘉舒,我是真的喜欢你!” 秦慕云慌忙解释,想要追上去,脚下却像生了根,寸步难行。 而许诗韵离开的距离足够她听清秦慕云的话。 可她的脚步却没有一丝停留。 秦慕云。 我们都往前走。 别回头。 ![]() 第22章 十年后。 北京,会场入口。 秦慕云低声吩咐队员:“各就各位,确保没有任何干扰,这次发布会,不容有失。” 十年,让他的外表更加成熟坚毅,气场强大不容忽视。 对讲机回应:“明白!每扇门都有专人守护。” 庄严肃穆的会议室内。 主席台上,摆放着精心准备的讲台,两侧立着国旗,中间悬挂着“红星一号”的标志性徽章,熠熠生辉。 台下,数百位来自世界各地的媒体记者已就位,摄像机镜头闪烁着光芒。 孟慧雪一身得体职业装,挂着记者牌,拿着麦克风,站在摄像机前:“现场气氛异常紧张,各国记者云集,等待着‘红星一号’的神秘面纱被揭开。” 各国记者也在紧锣密鼓地报道。 “这不仅仅是一场发布会,更是一次历史见证,全球安全格局可能因此重绘。” “我刚刚收到线报,这次‘红星一号’可能涉及的技术突破,将对未来的军事平衡产生深远影响。” 电视台导演对着耳麦喊道:“三分钟准备,各机位确认,我们要把这一刻带给全国,带给世界!”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无声又强烈的兴奋感,每个人的眼神都聚焦于讲台,等待着那一刻的到来。 穆老被许诗韵搀扶着,一步步走向讲台。 方才还躁动的会场,顷刻间安静下来。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期待这历史性的一幕。 许诗韵帮穆老调整了麦克风,一阵刺耳的电音过后,穆老苍老又沉稳的声音,缓缓流出—— “尊敬的各位来宾、媒体朋友们,在这世纪之交的历史性时刻,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隆重向世界展示我国国防科技的最新成果——” “‘红星一号’先进防空导弹系统。” “接下来,就由‘红星一号’副总设计师,许诗韵同志,为大家汇报!” 穆老声音苍老,但情绪高昂。 他朝着许诗韵伸出手,眼神就像在看自己最得意的孩子。 两世师生,风雨同行。 这一次,他们终于赶在命运之前,完成了使命的交替。 一身军装的许诗韵站起身,大步走到主席台中央,流畅而标准地行了个军礼。 她坚定自信,目光始终直视前方,眼神中透露出荣耀与信仰。 随后,她接替穆老站在聚光灯下,缓缓拉开了“红星一号”的神秘面纱。 “‘红星一号’结合了最新的制导技术与复合材料科学,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拦截精度和反应速度。” “它能够高效识别、跟踪并击落各类空中威胁,包括隐身飞机与超音速导弹。” “同时,‘红星一号’采用主动雷达制导,与红外成像技术的双重锁定机制,确保目标捕捉的准确性和灵活性。” “其独特的飞行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复杂大气层内高机动性飞行,显著提升拦截效率。” …… 发布会一经结束,就引起了国内外新闻记者的广泛报道,当天登上米约时报头版头条。 《军报》:“红星一号”——我国防空导弹技术的新篇章 《国防报》:划时代之作,“红星一号”引领防空科技新潮流! 《米约时报》:“红星一号”:中国防空导弹的卓越实力展现 发布会一结束。 身为记者的孟慧雪就拦住了许诗韵的去路…… 第23章 “嘉舒,好久不见。” 孟慧雪笑容得体,说话时,眼神却有意无意扫过门口。 “没想到你现在已经是防空导弹的副总设计师了,这么多年没有你的消息,我还以为……” “算了,不说这些,这次回京你要不要去看看老爷子,他现在年纪大了,经常说起以前的事,常和我提你。” “可我和小叔都没有你的消息,也不知道该怎么提,你当初一声不吭地走,真是有点太任性了。” 许诗韵面色平静,似乎没听到她那些夹枪带棒的指责,和若有若无的炫耀。 只低头扫了一眼孟慧雪胸前的工作牌。 淡淡道:“孟记者,请问你的这些发言是会议提问,还是单纯叙旧?” 紧接着,不等孟慧雪回答,她又继续说道:“如果是提问,与会议无关,叙旧的话……改天吧。” 说完,她便收好东西,扶着穆老,在众人的保护下离开了会场。 不远处。 不知道两人究竟说了什么的秦慕云,只是目送许诗韵离开的背影,久久没能回神。 众人散去,孟慧雪这才狠狠地跺了一下脚。 脸上的笑容再也维持不住。 而秦慕云自始至终都没有看她一眼,就好像孟慧雪这个人不存在似的。 …… 回到红旗车里。 穆老脸上浮现出一种复杂而深邃的神情,混合着释然、感慨与少许哀愁。 苍老的眼眸中闪烁着泪光,岁月的风霜与理想的光芒交织在一起,嘴角上扬,绽出一抹满足的笑。 “小沈,我们成功了,‘红星一号’问世,米国的军事霸权垄断,坚持不了多久了。” 穆老的眼睛望着前方,目光中有缅怀也有感慨。 身旁的许诗韵抓住他干瘪、斑驳,布满老茧和皱纹的手,声音轻缓,语气却格外郑重。 “老师,您放心,我们不光会有‘红星一号’还会有‘五号’、‘六号’……我们会一步一步,让世界各国聆听我们的声音。” ‘红星一号’全面问世。 ‘二号’、‘三号’已研发成功,随时可以投入战备使用。 ‘四号’正处于研发阶段。 ‘五号’、‘六号’研发项目,目前已在规划。 穆老感慨点头,欣慰地拍了拍许诗韵的手背。 “小沈,谢谢你,一想到国家还有你们这样的年轻人,我就放心了。” 说完,他弓着背身体震颤,剧烈地咳嗽起来。 洁白的手帕上,多了鲜红血渍。 许诗韵知道,穆老的时间不多了。 可他眼中却没有一丝对死亡的恐惧,更多的是一种历经沧桑后的平静与从容。 “本以为,直到生命尽头,我都不可能完成这项坚定而伟大的任务,是你们让我看到了希望,帮我实现了理想。” “遇到你们这群孩子,是我的幸运。” …… 与此同时。 西部沙漠深处。 指挥帐篷里,李知渊盯着电子显示屏,眉头紧锁。 她的一边眼镜片上满布裂纹,脸上沾了灰,目光却明亮而坚定。 突然,她拿起对讲机,果断下令:“各就各位,准备!三、二、一、发射!” 第24章 话音未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