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陈怀信的手段,果真是令人佩服呀!” 【靖平六年,二月。】 【平卢节度使所带领的骑兵,突袭至草原部落的临时都城。】 【此地有着草原的大量骑兵,还有着数量庞大的随军家属,忽然见到煜军突袭此地,那都城内顿时慌乱不已,许多人第一想法便是逃亡!】 【“煜国不可能派孤军直入,其后必然有更多兵马!”】 【这是那些逃亡者心中的想法,也是那混乱的缘由。】 【虽然仍有少许精锐,还想要尝试搏一搏。】 【但是。】 【当积雪被炸得满天飞。】 【地动山摇使得牛羊马匹四散而逃时。】 【那少许的精锐直接被吓破了胆,被煜国骑兵毫无压力的消灭。】 【“可惜。”】 【“没能将那热气球一起携带。”】 【“不然这临时都城里的人想逃都逃不掉!”】 【平卢节度使有些遗憾。】 【他按照着陈怀信的教导,采取战场分割之法,通过局部多打少,解决掉一些还敢反抗的人员后,剩下的便是看管那放弃抵抗的投降之人。】 【至于临时都城里逃亡的骑兵与随军家属,那就不用他多担心了,煜军主帅早就切断了能够逃亡的路线,剩下的就是慢慢蚕食,以及再杀一些不识好歹之人!】 【同月。】 【陈怀信在长安城中,派遣着人员前往各地赈灾。】 【虽然草原遭遇霜寒天气,让他们获得了绝佳的机会,但煜国同样也遭受着天灾,还好能够快速送达赈灾之物,让那损失降到了最低。】 ![]() 【“而且。”】 【“因为刚杀了一批人。”】 【“现在暂时无人敢再碰赈灾之物,让更多的能送到百姓手上。”】 【陈怀信轻轻松了口气。】 【而旁边逗着两岁孩子的姬长薇,有些好奇的看向了他,问道:“陛下,您好像并不担心草原战役?”】 【“有什么好担心的。”】 【陈怀信笑了笑,道:“做了那么长时间准备,还有着各种利器相助,若是这都无法取胜,他们也没必要再领兵作战了!”】 “的确。” “虽然没有热气球相助。” “但是那地动山摇之物还是太可怕了。” “就算是草原最精锐的骑兵,在初次遇见这种东西时,也必然会被吓破胆!” 姬长灵看着那鉴天镜,不知为何,她心中总感觉有些怪怪的。 她本以为。 此战应该会是有来有回,在经过兵法谋略的针锋相对后,才能艰难战胜对方。 可是那推演的未来里,煜国这方却显得非常轻松,就连那调动的大量兵马,也只是因为草原部落的人太多了,抓起来比抓猪要麻烦,不得已才派那么多人。 这让她心中那举世大战的幻想顿时破灭了! 但旁边的平卢节度使,却满脸羡慕的看着那未来的自己! “未来的我在陈怀信麾下混得风生水起,那功劳更是捞到手软,要不……我也别等以后了,还是尽早去投靠他吧?!” 【靖平六年,三月。】 【草原的捷报不断传来。】 【朝野陷入了狂喜之中。】 【那民间的尚文之气,也被这战事给冲散了许多,甚至让不少人的目光,盯上了那还有几个月就要开始的第一次武举!】 【“若是能够在此次武举中夺魁,必然能够被陛下所重视!”】 【“而我煜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想要建功立业并非难事!”】 【“更别说,那参与文举的人极多,参加武举的人尚少,想要拜将封侯,并非读书一条路!”】 【不少人做出了改变。】 【而陈怀信看到那些捷报后,脸上同样露出了笑容。】 【不过他也知道,光是凭借这些胜利,还不足以让文武之风气平等,他还需要再多加一些筹码上去!】 【“靖灵殿让我煜国士卒悍不畏死。”】 【“但是!”】 【“这还不够!”】 【“那些活下来的、残疾的、生活困难的士卒。”】 【“他们还需要多一点点的……关怀与认可!”】 第52章 生计、勋章! “关怀与认可?!” 在听到陈怀信的打算后。 姬清珞的脸上满是困惑。 她自然知道。 陈怀信想要扭转煜国风气,让文武之风能够保持平衡,除了那武举之外,自然还需要别的方法。 “可是。” “这想法。” “又是何意呢?!” 姬清珞不解。 她的目光看向了卫国公。 而卫国公也知晓,陛下这眼神的深意,他思索一二,开口说道:“关怀之意,或许是像我承国这样,给予伤残士卒之抚恤,但那认可……臣也想不明白。” “不!关怀应该不只是给予抚恤!因为煜国早就已经这样做了!而且也不像是我承国这样,有人敢霸占那伤残或死亡将士的抚恤!”姬长灵的声音响起。 只是她的这番话。 却让不少人的脸色一黑。 但姬长灵才懒得理会他们是怎样想的,在顺便提醒了自家小姑,别忘记军中还有不少巨蠹后。 她才继续的开口说道:“既然是已经有了的事情,陈怀信不可能再重复,而若是增加抚恤之钱,也是不太合适。” “那你觉得应该是怎样的?”姬长宁忍不住询问。 “我不知道!”姬长灵理直气壮。 她只是单纯觉得卫国公说得不对,所以才会出言否决的,至于那究竟是如何,她一个普普通通的皇女,又怎么可能猜到陈怀信的想法呢! “还是继续的看下去吧!” 【同月。】 【春耕开始。】 【由于花了整整三年时间作为铺垫。】 【从去年起就已经有煜国百姓,尝试接受了新型耕作器具,并且按照那各州试验田的新型耕作之法,来种植与耕作自家的田地。】 【等到秋收时,采取了新方法的田亩,普遍比采用老方法的田地,所收获的粮食要高出一截!】 【这让知晓了此事的百姓,全都感到震惊不已!】 【他们完全没有想到,这一代代传下来的经验,竟然会不如那官府的方法!】 【而等到今年耕作开始,不用朝廷劝说,大部分百姓便主动换上了新的耕作器具,采用新的耕作方法,以希望自己的田亩收成也能够提高!】 【“从去年到今年。”】 【“各地最繁忙的并非是官员,而是那当地的木匠!”】 【“因为我工部难以提供大量新型器具,百姓只能找寻木匠来进行制作。”】 【工部尚书在汇报此事时,那脸上满满的都是笑容。】 【不只是因为他们工部研究的耕作之法,的确让粮食得到了提升,让他们得到了煜国百姓的认可,也是因为总算还有人,能够感受到他们工部的辛苦了!】 【陈怀信的脸上也同样挂着微笑,道:“这些年来辛苦你们工部了,还有那养殖家猪之事,现在如何了?”】 【“已经有所成效了!”】 【工部尚书继续的回答道:“在进行对比之后,我们已经找到了比较好的阉割时间与方法,而那阉割之后的猪肉,的确没有任何骚气,煮熟之后甚至美味,并且在今年已经扩大养殖规模。”】 【“等到明年开始,我煜国的猪肉价格应该能够有所下降,让百姓也能够时常吃上肉了!”】 【说到这里。】 【工部尚书的脸上满是激动与期待。】 【他敢肯定,未来的史书上,所记载的这个百姓能够吃肉的盛世,必然会有他的名字!】 【“就是不知道后人会如何称我呢?修路尚书?耕作尚书?养猪尚书?”】 【“好像都不怎么好听呀……”】 【工部尚书忽然陷入了纠结。】 【而陈怀信并不知晓,工部尚书此时在想些什么,但当知道那养猪的规模,开始扩大开来后,他脸上的笑容更是灿烂了几分。】 【“要注意防止家禽之病。”】 【“还有鸡鸭鹅的养殖,也都不要落下了。”】 【“还有肥田之法与肥料,这也是耕作与产粮的关键!”】 【陈怀信提醒的说道。】 【工部尚书点了点头。】 【“臣定当牢记!”】 看着那鉴天镜中的煜国工部尚书。 承国的工部尚书段正清,满脸都是写着羡慕。 虽然说。 那煜国工部尚书的事宜极多,几乎每天都忙得脚不着地。 但是。 当看到那成果一个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