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能够再次立功,让主人再帮它出一本书。 直到孩子们的家长在喊人了,隐隐听到声音的两个小孩就回去了,回去的路上,两人还在讨论着追风和利剑的事情。 第95章 连环画风靡家属院 利剑就是连环画中追风原形的事情被俩孩子一宣传,很多孩子都知道了。 孙向东手中的连环画成了孩子们的抢手货。 有些借不着的,就央求父母给买。 可到了新华书店才发现,《忠犬》的连环画已经卖光了。 售货员见问的人比以往的都多,只能给说了一下,“之前连环画卖完的时候,我们已经联系出版社那边要加货了,那边再印也是要时间的,你们就是说破嘴该没有还是没有。” 孩子只能跟着父母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这时候不知道是谁听说了时听雨这个作者手里还有书,就跑过去跟时听雨买。 时听雨放学的时候看到家门口站着几个妇女同志,心里就有了不好的预感。 今天在学校的时候,就有不少老师跟她打听她手里还有没有连环画这事。 当时办公室的人都在,还有其他办公室来的老师,她只能找个理由推脱了。 只说之前出版社是寄过的,后来她给寄回老家送给亲戚们了。 要不,这给谁和不给谁都是个问题。 一众老师扼腕不已,刘晓红也如此,她悄悄地对时听雨道:“时老师你不知道,我家月丫头吵着要你那连环画快吵得我脑仁疼了,上次带她去新华书店,那里早卖光了。” 她嘴里的月丫头是她九岁上二年级的女儿陈月。 也是时听雨的学生。 时听雨也只能尴尬地笑笑,“这个具体情况我也不知道。” 放学铃声响起的时候,时听雨感觉自已终于要解脱了,没想到到了家门口就见到了那几人堵在了自家门口。 ![]() 见时听雨过来,几位妇女同志脸上带笑地上前道:“哎呦,时老师放学啦,真是辛苦了。” 另几人见此也跟着说。 “是啊 ,现在的孩子都调皮,老师不好当。” “时老师受累了。” “时老师以后要多注意休息。” 这一番体谅人的自来熟寒暄,把时听雨因为在家属院住习惯了,好久没犯的社恐给激发出来了。 她尴尬地笑着跟几人打了声招呼,问道:“几位嫂子是找我有事?”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还是最先开口的那人说道:“也没有旁的事,就是想问下时老师手里还有连环画吗?咱们家里孩子都喜欢看,如果有的话,能不能卖给我们?” 能过来这边买连环画的,基本都是家里条件比较好的,也溺爱孩子。 既然已经拒绝了学校的老师,时听雨自然也不会再把书卖给其他人,便还是用了之前的那番说辞。 几位嫂子互看一眼,也不知道时听雨这说的是真是假。 时听雨观察人还是很有一套的,见对方存疑,便直言道:“各位嫂子,书是真没有了,那些是出版社免费寄给我的样书,如果能够卖点钱,我也不会傻得留着积灰不是。” 众人觉得也有道理。 如果是她们,顶多留一本作纪念,但凡能够卖出去的,她们也不会留着。 见没有书买,几位嫂子也就告辞了。 只是走得时候一个个愁眉苦脸的,家里的孩子要有的闹腾了。 当晚,陆卫国回来的时候,跟时听雨也说起了这事。 他道:“媳妇儿,今天总有人问我家里还有没有连环画。” 时听雨面露紧张,“你不会说出去了吧?” 他要是真说出去了,到时候就穿帮了。 她是没想到,这些家长为了孩子能够做到这一步,嫂子们来问她还不够,居然都问到了陆卫国的面前。 陆卫国看她紧张的模样,庆幸地:“除了把我们去新华书店买的那本给了冯伟,其他我一律说的不知道。” 事实上,冯伟来跟他要的时候,他就觉得奇怪。 对方不是个差钱的主,这五毛钱的连环画不是买不起,这会儿跟他要就有点奇怪了。 一问之下才知道,原来新华书店那边都卖光了,家里的孩子想看,磨得他没辙了。 陆卫国这才把书给了他。 等到第二个人来问他家里有没有连环画的时候,他就警惕了起来。 直接说了不知道,只说这书的事情是他媳妇弄的。 这才打发掉了几人。 “冯教不会说漏嘴吧?”时听雨有些担心。 陆卫国却很有信心,“放心吧,老冯精着呢,察言观色最有一套,按你的说法家属院的人不少没买到书,他肯定不会说出去的。” 这下子,时听雨算是放心了。 陆卫国看着自家媳妇,颇为感慨地说了一句:“我媳妇这下可算是出名了。” 时听雨:“我平时也没少出名。” 陆卫国上前抱住了她,语带笑意地道:“确实是,我媳妇的美貌无人能敌,刚到家属院的时候就引起轰动了。” 时听雨朝他翻了个白眼,心道,往事不堪回首。 想想当初被家属院的人讨论的事情,她到现在想起来都还想脚趾抠地。 那时候她都不乐意出门,从众人面前走过的时候,总感觉她们在说她。 别提多难受了。 陆卫国也知道自家媳妇的性子,也没再继续这个话题,洗了手,跟媳妇一起做饭。 第二天一早,时听雨正在和陆卫国吃饭的时候,广播响了起来。 邮差来送信和包裹了。 时听雨听到自已的名字后就要放下碗出门,被陆卫国给拦了下来。 他端起碗把粥几口喝光,道:“你继续吃,我去拿。” 说着,去房间拿了时听雨的印章和证件就出去了。 要是信还好,若是包裹,这些东西得用到。 陆卫国到门口的时候,门口的警卫员朝着陆卫国敬了个礼。 其他几个嫂子见到陆卫国也跟他打起了招呼。 自从出了连环画的事,她们现在看到陆卫国也尽量克服恐惧,开始寒暄了。 为了孩子,她们不怕。 陆卫国有些意外,不过还是朝着她们点了点头。 只是那张脸没了在自家媳妇面前时的柔和。 陆卫国报了时听雨的名字,邮差找到了一封信,递给了他,“同志,这是时听雨同志的信。” 陆卫国看到是京市美术出版社的,也就没有多看,签了字盖了章就拿走了。 他走后,几个嫂子在一起忍不住感叹了起来。 “小陆就是勤快,不像我家那个,让他来拿下包裹,眼都不带抬一下的。” “我家那个也是,在家就跟个大爷一样。” “谁说不是呢,回去我得好好跟我家那个说说,让他跟小陆好好学习学习。” 第96章 再版,收益惊人 陆卫国还不知道自已的出现,给不少家男人带去了一顿数落。 他回到家后把信递给了时听雨。 时听雨看到寄件人那里是出版社,大概知道是什么事情了。 她拆开信一看,果然是《忠犬》再版的事情。 只是这次再版的印数高得有点吓人。 这次再版印数直接翻番,由原本的十万册,变为了二十万册。 当初签合同的时候,再版的版税比首印的版税高两个点,也就是百分之十二,这次她能够拿到一万二的稿费。 同时信中在催时听雨的第二册故事了。 希望她能够继续投他们出版社,版税这块好商量。 看完了出版社的信件,时听雨深深地呼出一口气,她看着陆卫国道:“《忠犬》要再版了,这次的钱能拿一万二。” 陆卫国也惊了,“这么多?” 时听雨道:“这次再版的印数比上次翻了一番。” 原本能拿五千,这次直接干到了一万二。 陆卫国见自家媳妇还有点回不过神来的模样,安抚道:“没事,这是你应得的,你要是单独卖画,价值比这个高多了,不要有负担。” 时听雨也不是矫情,就是觉得这钱有点太扎眼了。 尤其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 现在万元户都少,她再版一次就赚到了。 这事可不能走漏了风声。 不过她又想到了前世看到的一些报道,新中国成立到大革命之前,稿费都是很高的。 当时上海的翻译家钱春绮老师,翻译了一本《诗歌集》就拿了八千的稿费,那时候工人工资还不如现在高呢,真是的一本书一座四合院。 这么想着她又淡定了下来。 没事,只要不被邻居们知道就成。 翌日,时听雨去了邮局一趟,给出版社回了个电话,告诉对方对于再版的数量和版税她没有意见。 打完电话交过钱后,她顺便把上次出版社寄来的样书寄到陆爸陆妈那里,都说了这书她没了,老是放在这边,要是哪天露馅儿了也不好。 这次她还把画好的《忠犬》第二个故事寄到出版社。 如果第二个故事没有问题的话,到时候又有一笔进账了。 这次出来,时听雨给自已补充了些画材,家里有的颜料快用光了,画纸也得再来点。 这一次时听雨干脆一次性多买了些。 放一半进空间,剩下的放在明面上。 此时国庆已过,天气也日益冷了。 想着再过不久就要入冬,到时候得买点衣服给她爸妈寄去。 当初被下放的时候,他们能带的东西不多,一些稍厚一点的衣服,还是后来安顿好了拜托陆爸陆妈给买的。 当初买的时候是新的,送到牛棚的时候,外面已经被陆妈用旧衣服缝了些补丁在外面。 看着好好的衣服瞬间变成了“破烂货”,看得陆妈当时心里头就直抽抽。 买衣服不能只买给她爸妈的,两家的老人都要顾到,东西太多,她准备等陆卫国哪天休息了一起出来买。 毕竟陆爸陆妈的尺寸她现在还不知道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