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袖的想法和他不谋而合了。 这里说明一点,这并不是不信任王晨,而是他们想要借此机会培养华夏其他的科学家的能力。 推动科技进步的往往是极个别人,但是这些人的脚下却也站着无数人的肩膀。 现在华夏最尴尬的一点就是,厉害的人太厉害,其他人又太平庸,缺少中间力量。 借此机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科学家出来,以后王晨却全新的科学领域开疆拓土的时候,其他人也能够有所研究,这才是最好的科学发展模式。 “对了,王晨怎么又闭关了,他又在研究什么?”交代完任务之后,领袖端起茶杯抿了一口。 他的年纪也大了,这几天又时刻关注王晨的动向,精神上也有点困乏了。 徐青山闻言苦笑着说道:“他说是量子……量子卫星,陈教授他们也不知道是个什么东西,我估计应该是个全新的领域。” “量子卫星?卫星?” “你说王晨准备研究卫星?” 领袖端着茶杯的手定格在半空中,他的眼中骤然暴起一团精光。 徐青山点了点头。 “好!”领袖一下放下茶杯,表现的极为欣喜。 卫星好啊!他一直苦恼华夏没有属于自己的卫星很久了,做梦都想发射自己的卫星系统上去,但是条件一直不允许。 王晨开始研究卫星了,这是一件大好事儿。 他研究出来的东西,最差也应该比得上GPS吧?有了新的卫星系统,华夏再也不会在通讯导航领域被外国人扼住喉咙了。 “从即刻起,你随时向我汇报的任何情况。” 领袖对徐青山说道:“至于王晨的需求这些,就不用汇报了。他需要人,就给他调集人手,他需要钱,就无上限科研经费,他想要研究什么就让他研究什么,只要他能研究东西出来,我们华夏全部无条件支持他!” 徐青山暗暗咽了口唾沫。 无上限经费?想研究什么就研究什么? 王晨这待遇不要说在华夏,在全世界,在历史上也算是蝎子拉屎独一份了吧? 另一边,京城的科学院里。 王晨满脸茫然的从房间里出来。 他整整查了五个小时的资料,终于让他给弄明白了。 还真不是陈耀邦他们坑自己,这个世界,还真从来没出现过量子这个概念! 王晨揉着脑袋, 之前他的研究从来没有涉及过量子领域,所以他并没有过多研究,几乎也没查过这个世界关于量子的资料。 结果昨天不查不要紧,一查吓了他一跳。 这个世界有爱因斯坦,有薛定谔,也有波尔、普朗克这些大佬,但是量子的概念却从来没出现过。 就仿佛这些大佬们快要研究到量子这个领域的时候有股神秘的力量干扰了他们,让他们拐了个弯开始研究别的东西。 或许有人隐约有量子的概念,但是在这个世界,量子领域却还是一片空白。 ![]() 量子他知道,他也有这方面的知识。 但是他知道不代表其他人也知道啊,要研究制造量子卫星可不是他一个人能搞定的,需要非常大量的科研经费。 他说服不了其他人,谁愿意给他投钱啊。 此时的王晨还不知道,他在华夏的科研等级已经被上升到了最高,领袖甚至连他研究什么都不过问了。 只要他想研究,就会有无数人作为他的后盾。 “算了,先不想造卫星的事情,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如何将量子的概念引出来。” 王晨摇摇头,不由得喃喃自语。 “这个世界还根本没有量子力学这个概念,甚至连最顶尖的科学家都不知道量子是什么。而前世的量子理论研究即便经过了数次科学大爆炸,经过了无数大佬的努力,理论的完善也冲闷了波澜壮阔一路坎坷,在这个世界只有我一个人,应该推广量子的概念呢?” “先教陈耀邦教授他们?然后让他们再教导其他学生?不行不行,这样速度就太慢了。” 王晨不由得陷入沉思之中,脸上还带着一丝无奈。 空天母舰和核物理的很多理论其实他只用提出来,很多东西都可以靠陈耀邦他们自己完善,但是量子理论不一样啊,这需要他来开创。 但是其他人凭啥相信你开创的理论? 你王晨说你研发出了微型核聚变反应堆你就可以开创新的理论了?这完全就是扯淡么。 改变别人的想法,永远都是最难的事情,更何况是让人接受这个世界还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概念。 没有人可以相互讨论,他们只能听自己说,他们甚至都听不懂…… 最大的可能,其他人会以为自己疯了,彻彻底底的放了。 而且最关键的是这个理论还是量子。 前世有人说过,量子这东西本来就带着智商甄别的属性,智商不够的人你连理解都理解不了。 无法理解,无法观测,纯粹靠猜想……这谁能认同自己。 王晨一边苦笑着,一边在纸面上写下关于量子的一些资料。 “前世的量子理论从发现到成熟最主要的还是三个人,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发现了量子,爱因斯坦为量子定义,解释了它的概念,而薛定谔创造了量子的基本公式,开创了波动力学……” “还有,薛定谔的猫。” “嗯?薛定谔的猫?” 写着写着,王晨的笔尖忽然停顿了一下。 他心里有了个大概的路线,量子的概念确实很难用语言来说清楚,而薛定谔的猫毫无疑问是其中最经典也最直观的试验。 要是他将薛定谔的猫的试验提出来,是不是大家就能重视了。 对,就是这样! “沙沙沙!” 王晨笔走龙蛇,再一次全身心投入研究之中的他根本感受不到时间的流逝。 “这样……对,我可以这样……” “还有这个概念,由浅入深应该也能让人接受,对,就是这样……” 夜深了,王晨的房间之中还在闪烁着灯光,他的影子被灯光拉的很长。 与此同时,相邻不远处的一个房间之中,也有人和王晨一样因为学术问题陷入了沉思。 第135章 灯光下。 华夏潜艇教父,世界知名潜艇专家的邓昌正在冥思苦想。 在他的面前,左手边摆着一个微型核聚变的图纸,而在右边则摆放着华夏最新一代的潜艇的模型图。 “老邓,还没研究明白呢?” 陈耀邦端着一倍咖啡走进来。 “唉……” 邓昌长长叹了口气,忍不住的摇头。 “太复杂了,难度太高了。” 邓昌苦着脸。 从王晨的图纸被陈耀邦拿出来之后,华夏科学界便沸腾了。 全国无数个机械工程,机械动力方面的专家齐聚研究院,共同研究王晨的图纸。 而针对空天战机和无人作战机甲的研究,现在已经有些眉目了,唯有他手里这个核动力潜艇还没有一点进展。 也不是他能力不够,实在是华夏的潜艇科技发展的太晚了。 在上个世纪初,美丽国,北熊国的潜艇便已经深入五大洋,而华夏的潜艇研究才刚刚起步。 截止到目前为止,华夏也没有多少艘具备作战能力的潜艇。 陈耀邦张了张嘴也不知道如何安慰。 要全方位强化华夏的军事实力,潜艇绝对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空天战机和空天母舰的战斗力很强,但是它们只能在天空作战。 而这个时代,海面海底作战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老邓,先别急,慢慢儿来。”陈耀邦也只能这样说。 “不急不行啊。”邓昌苦涩的摇头:“美丽国拥有七艘大型航母,其中四个都是核动力潜艇,而我们华夏连一艘属于我们自己的核动力潜艇都没有,我不想在这方面掉链子。” “必须尽快将核潜艇研发出来。”邓昌眼眉低垂,凝视着面前的图纸。 虽然这样说着,但是邓昌其实自己心里也明白,短时间内他绝对搞不定这些技术。 “要不……让王晨出手看看?”陈耀邦提议道。 邓昌沉默片刻,疑惑的问道:“王晨……他出关了吗?” “暂时还没有。”陈耀邦叹了口气,他转过头看了眼左手拐角处的那个房间。 房门紧闭,门上还挂这个‘请勿打扰’的牌子。 “我还是先自己研究吧,实在没有思路在找王晨帮忙吧。”邓昌摇摇头,重新将视线放到纸面上。 陈耀邦叹了口气。 现在华夏将可控核聚变和空天母舰研发出来了,外国一定眼红无比,所以华夏军备全方面强化刻不容缓。 他估计最终还是要找王晨帮忙的。 第136章 两天之后的中午。 科学院你的食堂里。 “核动力潜艇?” 正在吃面的王晨听到陈耀邦的话顿时陷入了沉思。 经过两天时间,他差不多已经将量子的基本方向确定好了,就等着先给陈耀邦等人科普了。 但是他没想到的是,他还没去找陈耀邦,陈耀邦倒是先找上门来了,而且一开口又是一道世界级难题。 “我试试吧,给我三天时间。”沉吟片刻,王晨点了点头。 刚好,这两天研究量子研究的他头皮发麻,换一个方向他也相当于休息休息。 “三天?” 闻言,陈耀邦和他身边的邓昌都懵逼了。 三天时间搞定核动力潜艇?这是不是太夸张了、 “小王,核动力潜艇关乎我国未来的军事部署,不能马虎啊。”邓昌害怕王晨太骄傲小瞧了核潜艇的难度,忍不住叮嘱了一声。 王晨笑了笑:“放心吧邓教授,潜艇我熟系1。” “而且微信核反应堆不是早就已经制造好了吗,现在就是想办法将潜艇的结构加以改造,难度不大。” 难度不大…… 邓昌闻言陷入了沉思。 要是其他人说这话,他早就一脚踹上去了。 但是现在,说这个话的是王晨!三天时间制造出了微型核聚变的奇男子。 与微型核聚变相比,核动力潜艇的难道好像真的不大啊。 吃完饭,王晨便回到了自己的房间之中。 他将这两天总结的量子的概念论述资料收拾好,然后开始研究潜艇的图纸。 其实潜艇这东西他也挺熟悉的,曾经无聊的时候他给王家村的小胖做个一个潜艇模型。 虽然是个模型,但是那里面该有的结构都有了,就是不能开罢了。 “啧……一晃都快半个月了,不知道王村长他们现在咋样,不知道我的研究所修建的咋样了。”王晨开了个小差,想到了现在正在大兴土木的王家村。 要不是东海研究所还在建造中,他也不用寄人篱下跑到京城来。 摇摇头将这些思绪抛诸脑后,王晨重新将注意力击中在面前的图纸上。 他之前是做过潜艇,但是那知识最普通的潜艇,所用的能源也只是两节五号电池。 |